艾灸治疗失眠有哪些穴位?

艾灸是中医的一种灸法。艾条或艾叶制成的艾条在人体各穴位熏烤是一种自然的治疗方法。现在很多人都会通过艾灸来治疗疾病。艾灸还有很多其他作用,还有减肥、治疗失眠的作用。那么,艾灸治疗失眠有哪些穴位呢?。

1,涌泉穴

涌泉穴是人体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位。它位于足底中线前、中三分之一的交点处,足趾屈曲时,足底前凹陷。艾灸涌泉穴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疗效。

2.挂铃点

失眠往往与落枕有关,玄中穴是治疗落枕的最佳穴位。因为它主髓,而髓与骨相通,所以对虚弱、气血失调引起的落枕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落枕后,通过对航中穴的滚、揉、捏、推等有力刺激,短短十几分钟就能感觉到颈部的放松和缓解。

神门穴

方法:取神门穴时,患者应采取坐直、抬掌的姿势。神门穴位于腕部,腕关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处。

功效:神门穴主治胸痛、便秘、焦虑、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症。此穴是手少阴心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3.心俞穴

方法:取穴一般可选择坐位或俯卧位。心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两侧开两指宽(或约1.5寸)。

功效:心俞穴主要症状有:心经和循环系统疾病、胸痛、心悸多动、晕车、头痛、恶心呕吐、神经官能症等。

4.安明

方法:安明在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中点处找到耳后颅骨突出部分。在骨下,他能感觉到颅骨与肌肉之间的凹陷,即安明,左边一点,右边一点。

功效:安神助眠。

5.快速治疗失眠的两种灸法。

温和灸

穴位:心俞、内关、神门、睡眠。

操作方法:患者取适当体位。施灸者站在患者身旁,点燃艾条的一端,对准待灸穴位,在距皮肤2~3厘米处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无灼痛感。每穴艾灸1.5 ~ 20分钟,直至患者感觉舒适,局部皮肤发红。艾灸每天1~2次。

隔姜灸

穴位:心俞、脾俞、膈坝、神门、足三里。

操作方法:将鲜姜切成约0.3厘米厚的姜片,用针扎几个孔,放在艾灸点上,用大中艾条点着,放在姜片中央艾灸。如果患者有灼热感,可将姜片“抬起”离开皮肤片刻,然后立即放下,再进行艾灸治疗。一般每个穴位每次灸5~7强,一天灸1~2次。

6.有关注意事项

1.要全神贯注,耐心等待,施灸时注意集中,施灸时不要分散注意力,以免移动艾条,停在穴位上,只会伤及皮肉,浪费时间。对于保健艾灸,要长期坚持,偶尔艾灸达不到预期效果。

2.注意体位和穴位的准确性。一方面,体位要满足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的舒适性和自然性,根据处方找到正确的部位和穴位,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服很多都是化纤、羽绒等质地,容易燃烧。所以在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降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防止艾炷滚落。艾条灸完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塞入直径略大于艾条直径的容器内,便于熄灭。

4.注意保暖,防止中暑,因为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冬天注意保暖,夏天天热要防止中暑。同时注意调节室内温度,及时打开换气扇交换新鲜空气。

5.避免烧伤,防止感染。化脓灸或灸治不当,可能因局部烧伤而生疮,勿破疮。如果已经破了,感染了,及时用消炎药。

6.掌握艾灸的程序,如果穴位多而散,要按照先背部、先胸腹、先四肢、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艾灸的时间。有些病一定要注意艾灸的时间。比如失眠应该是睡前艾灸。饭前和饭后不要空腹施灸。

8.循序渐进,第一次使用艾灸时,要注意掌握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使用小艾条,或灸时间较短、次数较少的强灸。以后加大剂量。不要从大剂量开始。

9.防晕灸。晕灸虽然少见,但一旦晕,就会引起头晕、目眩、恶心、面色苍白、心慌、出汗等。,甚至昏厥。晕灸发生后,立即停止灸,躺下服温水。

10.注意艾灸温度的调整。对于皮肤不敏感者或儿童,将食指和中指放在艾灸部位的两侧,感知艾灸部位的温度,以免灼伤皮肤,效果良好。

11.艾灸应由家属陪同或监督,以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