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的《浮生六记》都有说明。

沈复,苏州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他死于一个免试年,写了《浮生六记》。其实原著只有四个记载,分别是闺阁、闲情、沉浮、浪迹。还有两篇失传的文章,分别是《孙中山日历》和《养生》。从作者的整体构思来看,《孙中山纪年》的主笔陪同清廷高官赵杰山游览琉球,描写了麒儿岛的风土人情和海上壮丽奇异的景色。《养生》这本书,大部分介绍的是照顾生活和养生的知识,以及与人交往的知识。郑先生以前也考的,不过最近流行的两个实在不靠谱。俞平伯先生也对这本书进行了考证,发现以前的注释中时间相互矛盾,很难做到“通顺”。

这本书最初是以手稿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后来被苏州都武庙的居士杨在湖龙街的一个冷摊上看到。他立即带回去刻制,由王韬作序,发表在东吴大学《燕来红》杂志上。这使得这块文学“碧玉”得以出土,得以问世,再度辉煌。

《闺乐》这篇文章是关于这对夫妇爱情的感人故事。两情四溢,温馨甜蜜,笔墨纯正,不猥琐轻浮,语言含蓄,让人不用言语就能明白。其表现手法重在率真热情,自然幽默,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在明清文言笔记中堪称“一品”。

《闲情逸致》一文选取了夫妻间生活中的琐碎细节,但作者却把片段渲染得非常诗情画意,让我们觉得仿佛“人人都有,但确实人人都没有”。而且这篇文章结构精巧,别具一格,读起来像是银线穿珠,水晶般洒落满地。

《闺中乐》《闲中乐》后来被改编成话剧,由上海明星公司搬上银幕,经久不衰,倾倒无数观众。

一篇名为《忆苦思甜》的文章,是文人落魄后的苦涩自白。语言简单,感情真实。比如母亲生病时“隐形,缺医少药,亲友无人相助。”空空的口袋,他为什么会死,为什么要传呼?可谓“但不像曾经一起穷过的人知道的那样”,悲痛摧人泪下。

《一个旅行家的游记》整体结构合理,作品本身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俞平伯先生曾把《浮生六记》比作“一颗纯净的水晶”,称赞它“美丽迷人,读来引人入胜”,并专门为作者写了年谱。林语堂先生努力把这本书翻译成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在他的两本畅销书《中国人民》和《生活的艺术》中,有很多引用自《浮生六记》的话。因此,这本书走向了世界,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关注,在古典文学的长廊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