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少吃对身体好吗?

早在两三千年前,《黄帝内经》就主张:“饮食适度”,“饮食加倍,伤胃。”梁代医学家陶弘景在《养生增年录》中指出:“吃得越少,心胸越开阔,寿命越长;吃得越多越有感觉,减的年也越多。”可见古人早就发现,饮食限制可以抗衰老,延年益寿,而频繁饱腹则使人过早衰老,对人体有害。

国内外病理学研究表明,经常暴饮暴食不仅会使消化系统长期超负荷运转,导致内脏器官早衰,免疫功能下降,还会引起体内脂肪沉积,导致“富贵病”和“文明病”。

日本科学家发现,长期饱腹感会导致大脑提前衰老。因为饱腹后,胃肠道循环血量增加,导致大脑供血相对不足,影响脑细胞正常的生理代谢,甚至引起冠心病患者心绞痛,诱发胆结石、胆囊炎、糖尿病等。

所以,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七分饱,通过调整食量来延缓大脑的衰老过程。

◆饥不择食。

因果报应?不,饿是有回报的!2007年6月5438日至10月065438日,澳大利亚科学家发表的研究表明,少吃20%可以让你的寿命增加20%!因为如果你吃得少,你可以:

第一,避免胃超负荷。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过多,使消化系统负担过重。如果胃一直处于饱胀状态,胃的容量就会过大,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这样,未消化的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长了,会产生很多毒素和致癌物质。这些毒素和致癌物不仅容易使人患上肠道疾病,还会被肠道吸收,通过心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使人衰老。

第二,避免饱腹感导致的大脑代谢紊乱。科学研究证明,饱腹后,大脑中有一种叫做“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因子,会比未饱腹时增加数万倍,而这种生长因子会使脂肪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变大,促使脑动脉硬化,大脑皮层缺氧,脑组织萎缩,脑功能退化,最终导致痴呆,缩短人的寿命。

第三,避免暴饮暴食损伤细胞,造成早衰。人呼吸时,吸收的氧气中有2%被氧化酶催化形成活性氧(自由基)。活性氧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可引起细胞损伤、动脉硬化、疾病、衰老甚至死亡。人体消耗的能量越多,产生的活性氧就越多,人体衰老的程度就越快。少吃可以减少活性氧的产生,保护细胞免受其害,从而延缓衰老。

第四,避免长期饱腹导致的肥胖。如果不能有效利用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就会大量储存,导致营养过剩、肥胖、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肠道肿瘤等疾病。

第五,忌酸性体质。现代人普遍喜欢吃肉类、精制谷物等酸性食物。如果过量摄入,会造成人体内环境的酸化,形成酸性体质,为各种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第六,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些节食者发现,当他们只吃适量的食物时,他们的思维变得活跃,他们的创造力变得更加丰富。这是因为饱餐后,胃肠道负担加重,血液在饭后一定时间内集中在胃肠帮助消化代谢。大脑缺氧供血不足,人处于困倦状态。如果总是吃得太多,大脑总是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自然会觉得“笨”!吃的少了,这种状态就不存在了。

七、理财专家没有告诉你,面对快速上涨的cpi,少吃也是一种“拦截”的解决方法。

◆饥饿法则

11击退食欲的小技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想要摆脱美食的诱惑是非常困难的!好在相关专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经过深入研究和严格使用,相信你一定会看到效果的!

1.在体积相同的前提下,用细长高挑的容器盛食物更好。

2.将食物放在透明容器中有助于防止吃得更多。

3.把食物放在厨房、冰箱、食品柜等远离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所的地方,有利于控制食欲。

4.尽量避免一次买太多食物,以免造成“堆积”效应。因为当人们看到更多的食物时,他们想尽快吃掉它。

5.有意营造单调有序的视觉效果。人在吃饭的时候,单调的食物颜色会限制食欲。把不同的食物有条不紊地摆放比堆在一起要好。

6.在餐厅用餐时,不要被菜单上构思精巧的菜肴所吸引,提高自己内心的期望。

7.慢慢吃。人的大脑对食物满足感的反应时间因体质而异,瘦人约为12分钟,胖子约为20分钟。“慢食”可以保证大脑有足够的时间对食物产生满足感,从而避免暴饮暴食。

8.最初的几口是最重要的。美国营养学教授琳达?培根博士认为,最大的食物享受来自最初的几口。尝几口后,味觉开始对食物中的“美味”化学物质失去敏感性。注意享受饮食的前几口将有助于防止暴饮暴食。

9.换一个小盘子。

10.吃“饱腹感”的食物。

11.吃点糖吧。糖通常被视为节食者的敌人,但糖实际上是一种天然的食欲抑制剂。一组人饭前吃了一些葡萄糖,结果比不吃葡萄糖的人吃得少。两周后,他们的体重减轻了。

把吃饭变成一种仪式。

目前欧美流行一种兼顾心理减压的饮食方式,即“吃得津津有味”。这种饮食关注你是否饥饿、孤独、痛苦、无助,并给出药方。其实,为什么吃,怎么吃,比吃什么更重要。饭前用这个小“魔法”,用心去品味,你会有前所未有的新鲜感觉:

1.拿起你手中的一片面包,仔细看着它,想想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它;

2.把面包拿近一点,试着“看透”它。你看到了什么?

3.闭上眼睛,花半分钟仔细闻一闻,想象一大片麦田在风中摇曳;

4.撕下一小块面包,轻轻放在嘴上,试着感受它的触感;

5.把一小块面包放在嘴里,感受它丰富的味道;

6.慢慢品尝每一口面包,想象食物能给你带来能量和营养,直到你吃掉整片面包;

7.我的心里充满了对所有制作这个面包的人的感谢:农民、厨师、司机和销售人员。

◆吃多少合适?

每天吃多少是有科学标准的,当然也要结合具体情况。以一个1.70米左右的小伙子为例。体重正常,体力劳动也不是很重。那么他每天的能量需求大概是2000大卡,其中谷物应该占50%左右,数量大概是250 g到400 g,蔬菜水果分别是300 g到500 g和200 g到400 g,鱼禽蛋应该是65438。零食,甜点,酒之类的应该够了。如果体力劳动有点重,那么这些东西也可以适量增加。

从我自己的感觉来看,每次饭后都觉得精力充沛,下次吃饭前有点饥饿感就好了。

如果每顿饭吃完都放下筷子,直到有饱腹感,其实已经超标了。如果长期饱腹,人体对食欲的调节机制会慢慢失效,饱腹感会变得迟钝,导致越来越胖的恶性循环。

◆饥饿的奥秘

人的大脑中存在饥饿中枢和饱腹中枢,它们与大脑皮层一起,通过胃肠反应有效控制人的食量。当胃空的时候,大脑皮层接收到饥饿信号,神经中枢向饥饿中枢发出进食指令,向饱腹中枢发出抑制指令,这样我们就开始进食了。当胃肠道感觉肿胀时,会通过反射发回饱腹信号,于是进食停止。

贪吃多吃并不总是因为饥饿,而是一种长期的习惯。人在吃饭或边吃边想其他事情时,往往会花很长时间专注于聊天或其他事情,饱腹感相对较慢,容易暴饮暴食。吃饭时狼吞虎咽,吃得比饱腹信号的传递速度还快,也会暴饮暴食。

1.饥饿等于食欲?

不对!饥饿是由体内的刺激引起的。当胃里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它就会收缩。如果不补充食物,会引起轻微的头晕、颤抖和血糖降低。与饥饿感的形成相反,食欲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比如食物光鲜亮丽的外表和美味可口的味道。

食欲和饥饿感经常被混淆,因为两者都有相同的现象——唾液开始增多,胃开始收缩。不同的是,如果你不注意,你的食欲很快就会消失。经常节食的人不太可能分辨出他们是真的饿了还是只是贪吃。一旦他们屈服于自己的胃口,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渴望高热量的食物。超重的人要么让自己挨饿,要么吃得太多。所以他们更容易陷入饥饿→暴食的陷阱。少吃多吃,就不会有这种不可抗拒的强烈欲望。

2.天生贪婪?

不太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叫做瘦素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决定食欲的大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一个生理正常的人饭量很大,很可能是童年时的家庭喂养习惯造成的。用奶瓶喂养的宝宝,往往会被喂太多奶,形成吃得比需要的多的习惯,这个习惯会伴随一生。

出生的季节也可能影响食欲。出生在寒冷天气的人通常比出生在温暖季节的人胃口更好。

3.运动后食欲更强?

不对。许多人认为运动让他们更饿。事实上,运动后身体会释放一种可以抑制饥饿感的化学物质。从长远来看,运动有助于稳定食欲。经常锻炼的人可以更好的控制食欲。研究表明,经常锻炼的人会吃更多高碳水化合物低热量的健康食品。

4.眼睛大肚子小?

是啊!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营养学教授布莱恩?沃辛克将54名志愿者分成两组。第一组喝的是普通碗里的汤,而另一组的碗却被偷偷做成一个机械装置——底部连着一个大汤锅。结果,第二组的人比第一组的人多喝了73%的汤,平均消耗了113卡路里。但两组的自我满意程度基本相同。沃辛克教授评论说:“这表明人们是用自己的视觉,而不是胃的实际感觉,来判断摄入了多少卡路里。这对饮食控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七分饱有益健康,减缓衰老。

老鼠吃得少活得长已成定局。那么,人和其他大型哺乳动物是否也有这种现象呢?

这是一个有趣的实验。48只两周大的狗被分成两组。一组每日热量摄入为1745?6千卡,另一组少吃了25%,然后养在狗圈里。这个实验持续了14年,直到最后一只狗死去。

结果发现,每天进食量少于25%的狗,除了进食量少的狗体重轻了20%之外,在快乐程度和活动能力方面与另一组没有区别。

在第一个五年里,两组狗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五年后,食物充足的狗狗开始出现肥胖、骨质疏松和糖尿病,到第七年,狗狗迅速衰老,相继死亡。但是,吃不饱的狗还是很健康的,衰老的时间晚了好几年。

最后,如果狗的进食量低于25%,寿命会延长50%,平均寿命是全喂狗的1.5倍。而且,这些狗的晚年生活质量比那些喂养良好的狗要好得多。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专家也对恒河猴进行了类似的研究。

这项已经进行了近20年的研究发现,每天摄入低于30%热量的猴子的寿命从平均23年延长到了30年,而且这些猴子更有活力,患糖尿病、肥胖症和高血压的机会也更少。

这项对大约300只猴子的长期研究再次验证了限制热量摄入可以延长寿命的假设。

事实上,因为猴子最接近人类,这个假设很可能和人类一样有效。人不需要过度节食,只要每天每餐都能吃到7分饱,就能健康生活,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