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儒教和道教的区别

1第一,佛教讲“超越”,道教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是人的苦海。现实中的人你无能为力,只好忍着,超然——也就是“超然”。要忍,要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越生死轮回的“苦海”,进入涅槃(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摒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修养和对来世的向往。?道教认为,提升个人修养,甚至成为不朽的明道,在于个人修养,与他人无关。主张远离人群,在山林中找个地方修行。道家的修炼方法也充分体现了道家“出世”的思想。道教用内丹和外丹修行。所谓内丹是气功,外丹是服长生不老药。内丹外丹的修炼是个人的秘密事情,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提倡“出世”。

儒家主张参与社会,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只有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和对家庭、对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儒家主张“入世”。

第二,佛教重视心理,道教重视生理,儒家重视人。

佛教对“心”的解释有很多层次的分析和解释,用很多比喻来解释我们的心,从而教会我们如何去发现,去安心,去净化我们的心。“心理学”的西文原意是“解释心灵的知识”,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生命的解释,所谓“心能生诸法。”佛教从心性的角度总结世间万物,对人的行为进行根本的探讨和解释。所以佛教早已构建了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是推心置腹的,这在很多儒家经典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之学”对人的精神的分析是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的。

道教主张以命为真,追求长寿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是由生命力组成的,身体是精神的居所。要长生不老,就要形神双修,即“内修”和“外修”。

儒家思想是一种礼仪,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都应该怎么做。儒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即使削足适履,也需要人适应宗法社会的规则,即“修身、治国、平天下”。

佛教讲清净,道教讲静,儒家讲尊。佛家讲修心,道家讲练气,儒家讲修身,真正求道的人不可或缺。

第三,佛、道、儒三家的特点。

佛教融合了伦理与功利、理性与巫术,透露出一种独特的生存智慧和待人接物的机智。道教保留了更多原始宗教的元素,颇具巫术色彩,更适应当时底层民众的需求。而儒家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伦理或道德宗教的特征。

道教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了一条相对隐蔽的道路。道教不喜欢做“普及教育”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视全民“普及义务教育”。道家弟子特别注重自己的“根”,也就是所谓的“才”。你的根不好。如果你不是这块料,道教是不会收你为徒的。

与佛教和道教相反,他们的隐逸和清高风格,特别喜欢普度众生和讲究“三公被子”。就像我们现代的义务教育一样,佛教也喜欢普及他们的义务教育。佛教主张“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普渡众生”。佛教的这种流行风格,使得佛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广泛传播,发展和传播都比较快。

儒家主要是教育学者。他们不像道教那样隐居,也不喜欢佛教。他们主要通过学校教育传播教义和思想,所以儒家弟子往往是“学者”。

第四,练习方法的差异。

在修行方法上,佛教的修行方法更加多样,所谓“十万八千法”就是佛教的修行。有一种说法是,道教的修行也来源于佛教。这不追求它,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佛教修行方法有很多。人们经常看到佛教徒念诵“阿弥陀佛”作为修行的方法,称为“念佛”。念佛法是当今佛教最流行的方法。

道家的修行方法是重视心性的修炼,也就是注重心性的锤炼和自我修养。道教修行多选择在山中僻静处,一般人往往很难见到道士。

儒家往往把读书本身当成一种修行的方法。儒家云:“你满身诗书”,意思是说,如果你学习和工作得当,你会变得非常有活力,你的身体素质和气质会得到极大的优化,你会看起来英俊潇洒,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