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回晋时,中国的开国者司马燕是什么人?看看唐太宗的评价

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朝代有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北宋、元、明、清,一* * *数为10。其中中原三汉,秦,西晋,隋,统治时间最短,存活了差不多五十年。

西晋,265、365、438+07年,历经四帝(武帝、惠帝、怀帝,365、438+03年晋帝在长安登基),处于一隅,只控制关中地区。那算吗?),***53年。

在三个短命的朝代中,西晋的国家是最长的。这应该归功于司马燕的无为而治和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不像秦朝以商鞅的严法暴政而闻名。

司马燕建立西晋王朝后,立即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特别是废除了自曹魏以来严重畸形的屯田制度,颁布了新的田赋改革的关键制度,即占田制度和户调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对稳定社会经济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并对我国后来的农业和土地改革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至于外军的使用,除了剿边乱和伐吴统一之外,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因此,既没有秦灭六国的连续战争,也没有杨迪那样的军国主义征服。大力裁减军备,武器入库,南方放马,建设和平。西北、永义、长江流域虽有鲜卑、羌、巴、汉人的一些叛乱,但基本上是局部性的动乱,并没有使整个国家机构瘫痪。

从太康元年(280年)开始,太康的统治持续了十年,社会经济和人口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得国家和平安宁。文学艺术和科技生产也在这一时期充满活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

司马燕于290年去世。随即,西晋陷入内乱。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强大统一的西晋王朝就像秦二世和杨迪的统治一样,迅速滑向灭亡的深渊。这个变化有点太突然,太不可思议了。把一个刚刚统一的中国再次带入了近300年的黑暗分裂,五湖四海,中国版摇摇欲坠,让人苦不堪言。这是什么造成的?

300多年后,唐太宗李世民也在思考这个严肃而重要的问题。贞观十八年(644年),组织专门力量,集体编制,讨论西晋得失。方、褚遂良等当时著名的大臣受委托编辑《晋书》。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正史先例,唐太宗亲自为宣帝的司马懿和梁武帝的司马燕写了检讨制度,希望总结西晋兴衰的根本原因,以史为鉴,为李唐王朝的长治久安提供一个实证的教科书。

唐太宗对司马燕的评价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即位到统一中国(265-280),第二阶段是统一后的太康统治到司马燕死后的永嘉悼念(280-311)。

第一阶段,唐太宗毫不吝惜地对晋武帝大加赞赏:“持图御宫,用图导民,为我所用。”司马燕登基后,把握国内局势,以王者风范称霸天下。以德育人,而不是靠严苛的法律来维持社会;让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司马燕早期执政的大致轮廓。

具体来说,“治乱。放弃朝贡,雕饰,使奢俗变节俭,停止浇风而非简朴。”就是通过各种治理措施来改造长期分裂混乱的社会,大力提倡节俭朴素,反对骄奢淫逸的生活。

在个人性格和重大决策上,“仁为御,广为民心,坦荡大度,有帝王之量。”于是民静,家足,我用武,我思。上帝的决心是基于深切的关怀,野心是基于讨论。“司马燕的大度和宽宏大量,足以显示一个当之无愧的皇帝;让人民过上太平日子,过上富裕生活;鼓励文武官员积极扩张领土。精心策划平定河西叛乱和伐吴等深谋远虑;果断地在朝廷吹响了统一中国的进军号角;

结果,“一兵不血刃,岳洋一片废墟。”结束了东汉末年三国以来长达90年的割据战争局面。“天人成大事,霸王成大事。”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用第六路军一起作战,突破长江天险。在战略战术的完美配合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终成就了开国皇帝司马燕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

"王拙从益州下船时,皇族的幽灵已经在南京城内憔悴了. "刘禹锡的《西堡山旧事》描写的是当年伐吴的英雄从长江上游扬帆直下,直击长江,横扫千军,征伐吴都监的威风。现在读起来,还能感受到当时那种激烈的感觉。

司马燕前期制定的治国方针,他相对友善的性格,辅以宽大的统治,团结了朝廷众多大臣,做出决断,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崭新而美好的大一统时代。

第二阶段,画风转。“骄泰之心,因之。”随着世界的统一,司马燕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首先,是胜利者普遍的傲慢。虽然他还有些自知之明,虚心谢绝了大臣们对泰山闭关的请求,但他的自满言行却渐渐显露出来。慢慢闲于政治,沉迷于后宫盛宴。历史上著名的羊车巡捕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后宫美女一万多,要赶一辆车去约会,极其夸张。

“见地之广,谓万物弃而安;看到世界的和平,意味着它将永远持续几千年。”我以为,辽阔的土地可以高枕无忧,天安将被统治千年。

“不知何处宽何处窄,可宽可长;若住于治而忘危,则治无常。”不知道路宽,前面的路就会窄。没有这样的思维,怎么能保证前面的路能一直这么宽广?现在的危机,在和平中被遗忘,没有烦恼,这样的和平不会长久。

此时的晋武帝在城楼上俯瞰,天下太平,无忧无虑。他的内心充满了野心和傲慢,他已经失去了前进的欲望。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享受胜利果实,安排好国家的遗产。

“此外,立错地方,则人才尽失,志气平平安安,先遇灾难。”司马燕认真研究了曹魏政权为什么容易被他们司马家族篡夺的深刻教训,认为可以通过大肆封王来建立保卫中央王朝的安全栅栏。把部长寄予厚望的人托付给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朝廷上下,腐败骄横的风气,身为皇帝的他不加制止,火上浇油。结果被认为帝国成就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却率先迎来灾难。

“情况是以易动的新套为基础,很难长期拔出来。所以贾充凶悍傲慢,欲掌大权;杨军是一只狼,他的心是奉献的。”而且新建立的帝国基础还远远不够牢固,没有人规划好长治久安的战略;于是就有了贾充这种危险小人奸诈的机会,伺机掌权;像豺狼一样虎视眈眈的杨军心怀叵测,却能一心辅佐朝廷。

“至于宫车出来晚了,恐怕不是一个星期前,和约翰已经变得亲密无间,连士兵都失去了根;柱子忠臣假,人各有威。”司马燕死后,还在服丧的时候,各地藩王的亲戚就反目成仇,在调兵遣将中互相攻击,竞相摧毁国家的根基和命脉。而国家的栋梁甄干也从忠臣变成了伪叛军,各有各的军事。

“前几年网络纪律混乱,国产版摇摆,祠堂被搬。王涛皇帝游,反对纹身的习俗;深州赤县,变身毛之乡。”但短短几年间,国纪大乱,四海动乱激烈,宗室庙宇流离失所。统治帝国的王道让位于胡人的文身习俗;中国的土地都成了外星人的家园。

“弃大以育人,藏小以养己,笑傲天下,有何意义?”放弃自己的优点却帮助别人,掩盖自己的弱点,寻求自慰。从此被全世界嘲笑。原因是什么?

“善因疏忽于前,所以生事于后。而知子为智父,知臣为智君子;子不孝,家亡,臣不忠,国乱;国乱不能太平,家亡不能全。防其始者为君子,圣人无所事事。”冲在前面实在是不谨慎,所以把灾难抛在了后面。何况知道儿子的人品才是合格的贤父,洞察臣子的品质才是称职的君主;不道德的儿子会毁了家庭,不忠诚的大臣会导致国家动乱。国家动乱,天下不得安宁,家破人亡,大家都救不了。所以君子要防患于未然,圣人则需要在微小的开始就预见到麻烦。

”而世祖迷惑了许逊的心机,王凡的奸诈计谋,人心一再向群众移动,事情都在自己的计划之外。元海应除而不除,死令扰区夏;惠帝能废而不废,最终推翻弘基。”晋朝始祖司马燕被荀虚的狡诈奸诈所迷惑,痴迷于王浑的恶计和假策(为什么要指责王浑?没看到相关资料)。人心往往在人的讨论中摇摆不定,大事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决定。匈奴刘元海不除,结果发展灾难,危害中国;司马皇子决心不废,最终金朝的宏伟基业被颠覆破坏。

“夫孤为轻,救世为重,弃子为小,安生为大;更有甚者,三代之后事业有成,两害相权取其轻。所谓“轻德弃功”,就是怕小而隐忍,却忘了孝道。圣贤之道,如果是!虽善始于初,善令止于终,但对史策殷勤,不能不慷慨。”所以,拯救个人只是积德,拯救整个世界才是大功业!弃子只是一时之痛,稳定国家才是天地间的大孝!况且,今天的巨大成就,是祖孙三世日积月累的努力换来的。怎么可能只有两个恶儿子撑下来,之前的成绩都白费了?俗话说得好,藐视德行,放弃重活,不敢忍小痛,忘了什么是大孝,都是贪心。圣人的治国之道怎么能这么忽悠!虽然司马燕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他完全偏离了正确的道路,走向了失败的结局。所以每当我看到这段历史,总会感慨万千。

应该说,唐太宗对司马燕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虽然不全面;但是把西晋的灭亡归罪于司马燕就有点不公平了。

司马燕虽然是开国之君,但是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斗才真的轻而易举的得到了皇位,也被后人认为是不正当的职位。没有居安思危的深谋远虑,对周围大臣慷慨过度,威望不足。后期亲信争夺平台,有所放松;宣扬骄奢淫逸之风,大谈饥荒;在选举王子和太子妃这么重要的事情上,他屡屡犹豫犯错,埋下隐患;都督不在城里,这样野心勃勃的司马王业就可以自尊地支持他的军队。朝廷一旦内乱,内外勾结,随时出击;丧事安排不严谨,导致杨贾之争,而朝臣为了荣誉,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徒劳无功,不能中流砥柱;宣帝纵司马伦平庸卑鄙,狂妄篡位,盗龙之计,大败朝纲,把常规的宫廷斗争变成了中央与藩王之间的皇权战争,战场从宫廷延伸到其他郡县的大规模军阀混战,连胡人也卷入其中,危机一发不可收拾,贾南风皇后是罪魁祸首;长期以来,北方边境大量异族与汉人杂居,胡部落的繁衍不可避免地与汉人发生碰撞,无法察觉周围环境的恶化,朝廷也未能安抚梳理,放大了灾情。不幸的是,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最后,在司马燕死后,它被一个黑天鹅事件引爆,帝国大厦倒塌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绝不是司马燕的错,但几乎所有的祸根都无法避免。

历史学家吕思勉曾说,“中国人不缺历史知识,缺的是历史观。”

参考资料《金淑》和一些网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