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钟的方法有哪些?

我们的身体是在人体生物钟的控制下进行一切活动的。说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什么是生物钟?那么我们必须从几个问题开始。你可以想一想,为什么你每天都按时醒来,却没有闹钟。为什么公鸡早上打鸣,蜘蛛半夜织网?为什么深秋大雁南飞,春天燕子归来?合欢的叶子为什么总是迎着朝阳绽放?为什么女人的月经周期跟月亮刚好差不多?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我们身体的生物钟。一个生物体的生命是非常奇妙而复杂的,它在每一个节奏上都演奏着一首引人入胜的“节奏交响曲”。

近年来,时间生物学认为生物和植物的生命都是随着昼夜和四季的周期性运动而变化的,揭示了生理活动的周期性节律。在古代医学中,天地被视为大宇宙,人体被视为小宇宙,这意味着大小宇宙是紧密相连的。健康人的大部分活动都表现出一种昼夜节律,这与地球有规律的自转形成的24小时周期相适应,说明昼夜节律是由外界环境(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同步的。体温、脉搏、血压、耗氧量、激素分泌水平都有昼夜节律变化。生物近似时钟的结构称为“生物钟”。周期节律称为24±4小时的“日钟”,29.53±5天的“月钟”,12二月的“年钟”。时间生物学提醒我们,植物、动物甚至人的生命活动都有一个“持久”、“自动上弦”、“自我调节”的生物钟。这是人体的生物钟,正常的生物钟意味着人体是健康的。

生物钟和时钟一样,不分昼夜地工作,其工作节奏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生物钟的周期性振荡节律是内生的,或是在不同器官中独立进行的。生物钟的存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可以使生物适应周期性的环境变化,尤其是对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的迁移、觅食、交配、生育等,甚至可以提前做出安排。比如早上起床前糖皮质激素就已经上升了,所以要提前做好白天活动的准备。而生物的适应性是有限的,生理周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跟随外部周期性。当偏差过大,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刺激过强过弱,使生理振荡变得越轨,干扰了生物钟的正常运转,造成个体不同器官节律位置的紊乱,破坏了有序的配合,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因此,生物钟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和保护。只要生物钟正常,人体健康就能得到保证。所以在生活中,保护生物钟是自我保健的核心。

保护生物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证自己规律的生活。要按时作息,均衡饮食,积极锻炼,形成一个“系统”,就是一年四季都要坚持,节假日也不例外。在人类生活过程中,许多生理现象都是由一种与时间因素有关的物质所控制的。自从生物诞生以来,太阳的升降引起的光照变化就与生物体内的生命活动建立了同步关系。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按照太阳的规律形成了体内的活动规律,受生物钟控制。人体生物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由松果体“指挥”。松果体是大脑中豌豆大小的腺体,分泌的激素叫做松果(也叫褪黑素)。总之,只有保证生活规律,才能保障生物钟的健康。生物钟健康了,人体才会健康。

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有规律的。研究发现,一个人的体温在凌晨2 ~ 6点最低,下午5 ~ 6点最高。癌细胞的生长也是有规律的,在生长速度最快的时候,放疗是最容易杀死癌细胞的方法。此外还有血糖含量、基础代谢率、经络电位等。,也随着昼夜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生物钟运转。生物钟的紊乱,褪黑素的极度减少,正常节律的丧失,会影响体内许多生理功能的紊乱,造成睡眠障碍、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损害健康,甚至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遵循昼夜规律和季节规律,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生物钟的干扰。要有规律的起居,正常的作息,合理的饮食,不干扰生物的正常运作,保持自然健康。

比较注重养生的朋友应该听说过“生物钟养生法”,就是通过生物钟来养生。按照这种养生法,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由生物钟控制。人的活动如果能符合生物钟的要求,就能达到健康、长寿、智慧、快乐、美好的境界。否则,人体会受到一些损害,表现为疲劳、智力低下、不快乐、早衰和疾病。所以我们按照生物钟规律做事,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比如:按时作息,劳逸结合;按时吃饭,不要暴饮暴食;适应四季,顺应自然;改掉坏习惯,不伤害人体机能。只有保证正常的生物钟,才能得到健康的身体。

如果违反了生物钟规律,就会有一系列的不适。如果感觉不舒服,一定要及时补上并纠正,以免进一步发展,引发疾病。眼球充血,熬夜太多,可以通过睡眠来调节;眼睛发黑、过度疲劳可以通过休息来调节;舌苔白、胃部不适可通过饮食调节;精神压力和心理失衡可以通过缓解心理压力来解决,等等。只有照顾好自己,重视自己,自我保健,自我治疗,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