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与人生感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法等核心思想为基础,集调养性情、强身健体、搏击格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太极和人生感悟。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Page 1:太极传的人生哲学喜欢太极传很多年了,却一直遗憾没有老师指导。这半年来参加学习班,受益匪浅。越深入,越能感受到太极拳的博大精神。然而,与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相比,太极拳只是沧海一粟。传统文化就像一个大海,太极传只是一粒水。一个人怎能不生出民族自豪感和承前启后的使命感?在我的学习中,我发现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极好的健身方法,而且是一种更好的养心方法。且不说这些,太极拳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第一,放松,自然和谐。
太极拳讲究“动而不动”,与全身齐头并进。这意味着当身体的一部分运动时,整个身体都会随之运动。不能有死板的地方。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和谐?靠柔软。放松是太极拳最重要的成就。一开始老师要求全身放松,整个打拳过程要完全放松,不允许用力。老师说太极拳和外家拳不一样。外家拳练的是力量,但太极要先放松。我不想失去我僵硬的力量,但我虚弱的力量。只有笨拙的力量得到净化,真正的力量才能诞生。似乎不合理。但我仔细体会过,这和我们为人处事的方式一模一样。执着和贪婪就像我们身上的刚性。我们越是执着,离我们所追求的就越远。相反,如果你放手,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比如对大量财富的执着追求,不择手段,最后一定是空的。相反,不要贪,施舍。必须得到财富的回报。再比如,到处都有一些领导想要控制别人,对待别人,利用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他们必须疏远德国,背叛他人。相反,如果你能处处放下自己,成就别人,你就会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支持。很多时候你会发现道就在对面。这个不难理解,先放松再力量的道理。
而且,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整体。只要各部分不是刚性的,就达到了动而不动的理想状态。所以我们是一个集体,不是吗?如果大家都不坚持自己。如此小的一个社会单位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我们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动而不动,失而不失。
第二,尾巴在中间,画图长。
太极传无论做什么动作,都要求尾巴在中间,尾巴就是尾骨。要求尾巴直立,其实就是要求整个体型直立,不偏不斜,重心稳定。如果你偏了,就会被对手牵着走,失去平衡。这和画图长度有关。所谓反拉长,就是做动作时必须有一个反拉的力,也就是相反的力来牵制它。保持平衡而不失去重心。比如出拳或掌掴时,拳头向前出拳,肩膀向后拉,好像要拉长手臂。有时候胳膊腿拉,前腿后腿拉。这其实就是阴阳平衡的原理。拳击就像生活,我认为这里面也有很多智慧。比如你不守规矩,你就心安理得。偏激的依赖,恶是偷偷生的,最终会失败。平等对待同事,对学生更加公平公正。我们心里有偏袒的想法,相当于失去了重心。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不能尽力而为。善待身边的人,要有原则,不要太过分!面对观点不同,甚至对立的人,一定要有原则,不能断了手,也不能用力过猛。不选择断手,说明你的身材不正,用力过猛,说明没有张力。他们都倒下了。
惭愧,拳击是初学者,理论还不了解,语言也不漂亮。我们将拭目以待。
第二章:感受太极“生命在于运动”。
生命在于静止。
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的对错背后,似乎没有什么难以解释的哲学含义。但是有一段时间,我真的很困惑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关于生活质量的问题。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而坚持前者,也有人用这样一个有趣的说法来证明后者是一个颠扑不破的事实,也就是这句“经典之言”——“千年龟就是千年龟”。
其实稍微有点常识和判断力的人都知道,绝对的运动和绝对的静止对生命是有害的。只有一定量的“动”和一定程度的“静”在不同的时空里,恰到好处、和谐地统一在适应性不同的个体身上,物质生命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注解和反思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完全没有必要引用现代医学的辉煌研究成果。《大道至简》。生活在远古时代的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就在那张精美的“太极图”上诠释了他们对世间万物存在规律的认识!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太极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术语,意为推导万物的本源。太极图形象地表达了其哲学思想,阴阳的旋转,相反,相辅相成是万物产生和变化的根源。
太极图外面是一个正圆,里面是黑白逗号状的部分,称为“阴阳鱼”。黑与白,代表阴阳、天地,称为阴阳。白底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底白点表示阴中有阳。因为左、上、上、浮、白为正,左边有白、向上浮的棋子代表“阳”;右边一块呈黑色向下凹陷的代表“阴”;中间形成一个倒“S”形,黑与白的分界线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的人体部。这是阿泰太极阴阳图(太极图中阴阳鱼互相纠正)。企业愿景
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原理的重要图像。太极端的意思,极端极端的意思,就是说,至于极限,没有任何意义。它不仅包括极端原理,还包括由大到小的时空限制。放了就六位一体了,体积藏在心里。它可以大于任何量但不超出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何量且不等于零或零。这些都是太极的含义。
道家太极图与乾坤同构:所谓道生一、二、二、三、三事;即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合生万物。宇宙是无限的,所以叫太极,但宇宙是有形的,也就是有实质内容的。按照易学的观点,有形之物来源于无形,所以是无限的,是太极。太极是一个动态的实体,即宇宙是在运动的,运动到一定程度就会相对静止,静止了就是阴气。所以当它运动和静止的时候,阴阳之气是互为根源,运行于无穷之中的。
一切都是按照这个规律生活的!感人的签名
说起来很搞笑。当我年轻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有一次在一个偏僻的村子里,我看到了一种黑白对比强烈的阴阳鱼图案。我不明白这是什么,但我感到完全惊呆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认识到这个世界,逐渐明白阴阳鱼的图案不是想当然的东西,它的起源是神奇的。这几年偶然接触到太极拳,就喜欢上了他,关注太极和太极图。从此,我对世界的认识打开了更广阔的视角,就像宇宙奇点的大爆炸一样,新宇的视界被“红移”,扩大,无限延伸...
本性不凡,修行不倦的婆婆,给了我一套“披风”拳服,带领我加入了太极拳的练习者队伍。我婆婆年过七旬,虽然练拳晚,但在阳泉跟太极拳爱好者学过孙、杨、陈、吴的拳、刀、剑。她练拳念经的精神,她刻苦钻研的毅力,让我们后辈汗颜。
太极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远古先民的睿智发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太极传的内涵恰恰是太极图所揭示的认识宇宙、立天、立人“三才”的原理,类似于所谓的“六爻之动、三极之道”。《太极传》动态演示了太极图的“结构、规则、旋转、平衡、和谐、变化、方向”七种含义。
太极拳拳法环环相扣,拳圆,阴阳相合,虚实分明,刚柔相济。太极拳强调以心运体,四肢要松,全身要协调,动作要轻,内外要调和,精力要通畅。其美还在于“脱去体力,生出神力,不因软弱;除浊,改气,不为无气。《太极传之术》能体现儒家的不偏不倚的中道,佛家的真修行,道家的自然无为的妙道,“是对立统一之拳,互变质变之拳,否定之否定之拳,与哲学三柱相合”。
古人出于健身和实用的目的,创造了太极拳。俗话说“无武功无拳”,太极拳的本质是攻防,武功在防身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太极拳之所以有益健康,是因为太极拳符合人体生理运动和人体骨骼折叠的规律。太极拳在灵活的原则下,以圆周动作为动作基础,也是练身理气的好功夫。总之,太极拳不同于其他运动。它慢慢伸展,放松全身的肌肉。通过缓慢、纤细、均匀的腹式呼吸,通过思维、呼吸、动作的协调,改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预防心脏病,提高人的平衡能力,预防骨质疏松,对腰椎有益。此外,太极拳的姿势要求,如上吊、沉肩垂肘、随胸拔背、收腹开臀、收臀等,使练习者充分锻炼全身肌肉,保持良好身材,具有健美效果。
练习太极拳最普遍的意义在于,它能使人在舒缓适宜的运动状态下,体验到内功积累的过程,从而使全身体质得到增强;还能使人在锻炼的过程中认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明白浅显的哲学道理,这是一个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聚集正能量的过程。当然,更高层次的‘习练者’可以在耳目一新、赏心悦目的太极拳动作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武功,完成精神和心灵层面的审美表达和哲学领悟。
梅老师是一代武学宗师杨鲁禅、孙杨成福创立的杨式太极拳正宗传人,师从赵继福先生。梅老师的手、眼、身、法、步都很有条理,相当有规律,完美诠释了杨式太极拳静、稳、正的特点。他的姿态是静中有动,静中有动,稳中有谋,悠然自得;它的拳法是连续的,连续的,不停滞的,一气呵成的。看到梅小姐在拳击中舒展的身姿和深厚的内功,你自然会感叹,把拳击练到这种程度是极其重要的!她的拳法如同写楷书,画工笔画,精妙无比,完全是练习者学习的典范。梅老师每教一招,都要认真研究拳法,研究架、力、意的理论,详细论证攻防的意义,不厌其烦地讲解练习中的注意事项,保证每一个初学者对功夫的掌握不偏不倚。听她讲太极,大家都能得到最快最准确的进步和理解,我总是受益匪浅!
孙老师是我的第一个教练。虽然他已年过六旬,头发花白,但由于每天坚持练拳,他充满了青春的容颜,朝气蓬勃的精神和蓬勃的老年。他的讲课充满了笑点和趣味性,尤其擅长将太极拳博大精深的智慧和趣味性与他的练习和理解、练习过程乃至生活关怀结合起来。第一次听到这些生僻字的时候,头都肿了,更别说上半身了。但在孙老师的生动教导下,数十位修行者都能够轻松体验,不怕苦,不怕烦。老男女们很快得到了实惠,乐在其中,变得更有活力,更年轻了!我对太极功夫的好感是从他的课开始的。
杨师傅,虽然叫师傅,但不是老人。我和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同行。他诠释陈的混心太极,似小泽龙蛇驰骋江湖,又似山河垂千尺;静则如山,急则如闪电。风成仙,混元,风韵自然。没有一丝僵硬!他常常要求练习者要有极其宽广的胸襟和广大的觉悟,做到“太极无处不在”。欣赏他的拳法,犹如看到一幅动态的“太极图”,将太极拳运动、发展、变化、对立统一的根本规律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梅老师的太极传是写楷书,画工笔,那么杨老师就是狂写,洒脱,挥洒自如,天人合一。
易太哥也练太极。一开始,我有点惊讶。那汉什么时候学的,功夫如何?直到有一天看到他不经意的手势,我忍不住和他击掌。易易哥哥的身份有点特殊。虽然他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他得到了杨振铎大师的口头传授。他的拳架具有大宗师的性格,挺立,舒展适度,柔和活泼,轻盈从容。如果你长期努力,你一定是一个深刻理解太极意境的直系传人。易太哥的拳法套路和我不一样,但我叫他易太哥是因为他隐逸的气度和对太极的执着。有一天,我看到他在一个局促的地方还能伸拳头。虽然对他的决心印象深刻,但感觉和自己不一样。他笑着说,如果我练拳击,我会飘飘欲仙,穿着拳击服,占据100米的正方形面积。他笑着问:“做活和跳舞有异同吗?”他的哲学智慧很有感染力。
易易哥说的对。拳击确实不同于其他运动。
国内练太极拳的人很多,但真正练太极武术的人很少,太极武术“纯靠内功控制,形神莫测,不为人知,不言自明”。“体、形、意的变化,对太极传来说是小鱼。思维和意境是太极传的爪子。身、形、心的改变和提高可以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来实现,而思维和意境的提高只能通过哲学和艺术的多年积累来实现”。
但是,在我看来,拳击讲究的不是境界。我修行,故我在!
在达到太极传法最高境界的过程中,功夫技巧可谓是终身无止境的练习。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有“虽不能来,却向往之”的朴素情怀。即使太极拳在最低级的体育锻炼中被训练成“太极体操”,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当人类处在一个科技发展日益繁荣、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生活行为急剧变化的时代,精神世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冲击,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洗去精神污染,修复文化沙漠,提升精神道德,重建生命绿洲!
练太极拳有这种快乐和理解的力量。
选择一个安静通透,风景优美的地方,看看云,闻闻花鸟,放松四肢,分离浑浊的空气,心旷神怡,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境界?正如古代诗人五六涛先生所说:
盖房子是人情,没有车马。
问你能做什么?心远非以自我为中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越来越好了,鸟也回来了。
这话有道理,我都忘了想说什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