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问题:胆囊健康维护知识、胆囊疾病种类、胆囊息肉预防等。
胆为六腑之首,属奇恒腑。胆囊与肝脏相连,附着在肝脏的短叶之间。胆经和肝经相连,属于表里。《苏文本草》说“胆是精气之所”含有清洁的液体,即胆汁,它直接有助于食物和饮料的消化。
胆汁的生理功能是储存和排泄胆汁。胆汁的化生和排泄受肝脏的导泻功能控制和调节。它由肝的精华产生,聚集在胆囊,排泄在小肠,以帮助食物和饮料的消化和吸收。如果肝脏排泄不畅,就会导致胆汁产生和排泄异常,影响饮食的消化吸收,出现多种消化不良症状,如厌食、腹胀、便溏等。胆汁溢出就是黄疸,表现为眼黄、身黄、尿黄。
因为胆经本身没有传化饮食的生理功能,贮藏精气汁液,所以也是一个奇特而不变的腑脏。
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中医认为胆经是从头到脚的一条经络。胆汁遇冷,往往会导致经络不畅,直接影响人体的消化。胆经最容易受寒的地方是大腿外侧,也是最容易积寒的地方。这个时间段的胆经是最方便跳动的,所以建议最好养成终身追求的习惯,每天不到10分钟就可以完成。
胆结石包括胆囊炎和胆结石。
胆囊炎和胆结石是两种独立的疾病,但往往互为因果,并存。其临床表现均以胃脘痛为特征,防治有诸多相似之处,故一并讨论。胆囊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胆囊炎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转为慢性,慢性胆囊炎常以急性发作的形式出现。急慢性胆囊炎均可并发胆石症,在胆汁潴留的基础上导致胆道梗阻和胆囊感染。此病属于中医“胸痹”、“胁痛”、“黄疸”、“黄癖”等范畴。
病前预防。
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绪低落,是预防本病的重要前提。据临床观察,大部分患者在患病前都有情绪障碍史。
吃好,忌食油腻、肥腻、甜食及生冷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当出现肠道寄生虫,特别是蛔虫时,应积极治疗,避免逆行感染。
彻底治疗邻近器官的炎症,防止炎症扩散和蔓延到胆道。
中年女性和肥胖者要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减肥,增强体质,防患于未然。
疾病的预防和变化
患病后,除了右上腹疼痛外,主要影响消化功能,表现为食欲不振等。迁延久了,体质下降,甚至因结石嵌顿而出现胆绞痛等危险疾病,应尽早彻底治疗。已经患病的人应遵循上述预防措施,同时积极服药。急性胆囊炎发作时,应彻底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后,仍需坚持服药一周,以免迁延不愈。
(一)中医治疗
1.右上腹间歇性隐痛、腹胀、发热频繁、食欲不振、舌红、苔薄白、脉细是肝气郁结的表现,宜疏肝解郁、利胆止痛。方药清胆汤:柴胡10g,黄连10g,半夏10g,枳壳10g,郁金10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木香65438。
2.右上腹腹痛剧烈,有明显压痛,发热恶寒,口苦咽干,恶心呕吐,无食欲,皮肤黄,便秘,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以湿热蕴结,肝胆实热为主,宜清利湿热。清胆利湿汤处方:柴胡10g,黄连10g,半夏10g,木香10g,郁金10g,车前子10g,木通10g,栀子65438。
3.右上腹持续剧烈疼痛,明显压痛和反跳痛,持续高热或频繁寒热,周身黄染,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暗如茶,舌绛红,苔黄糙或多刺,脉滑或细。即使是神志不清,四肢冰冷的人,也是湿热化火,热毒入侵。宜疏肝理气,疏通湿热,清热解毒。清胆泻火汤处方:柴胡15g,黄芩15g,虎杖15g,半夏10g,栀子10g,木香10g,郁金10g,茵陈30g。
“总攻”疗法
这种方法是中西医结合,下面举几个例子:
童丹排石汤:金钱草30g、茵陈30g、海金沙30g、郁金15g、枳壳12g、木香12g、大黄10 ~ 15g、栀子15g。
总攻方案:每周2 ~ 3次,6 ~ 7次为一疗程。
药物和时间的例子如下:
这种方法是中医和胆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法相结合。石头的横向直径不超过一厘米,直径不超过三厘米。大多数情况下,结石是可以排出的。以下是一些例子:
时间治疗措施
7: 30口服排石汤一对(300 ml浓汤)。
8: 30注射吗啡5mg,皮下注射(胆绞痛发作时不用)。
9: 10阿托品0.5毫克皮下注射。
9: 15 33%硫酸镁40ml,口服。
9: 20 0.5%稀盐酸30 ml,口服。
9: 25脂肪餐(2 ~ 3个煎蛋或3两脂肪)。
9: 30电针右丹俞(阴极)、两门或太冲(阳极)。
(3)针灸疗法
选取胆囊、足三里、中脘、阳陵泉、胆俞、太冲、枳沟等穴位,采用强刺激、通下法。耳穴为神门、交感、胆、胰、十二指肠,每侧各取2-3个穴位,以中强刺激捻针保持20-30分钟。
(4)单一处方
1.板蓝根30克、蒲公英15克、茵陈15克、生大黄9克(下)、黄芩9克、黄柏9克、厚朴6克、芒硝9克(口服),每日一次。
2.白金丸,早上3g或者晚上9g,10到30天,一个疗程。
(5)碎石
如果胆结石直径大于1.0 cm,排出困难,可用碎石机粉碎后再用碎石机排出。大多数患者疗效满意。
(6)操作
以上方法治疗后,无明显疗效,应手术根治。
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形态学的名称,一般指突出或突入胆囊腔内的病变。病理上可分为1,腺瘤、腺癌等赘生性息肉;2.非赘生性息肉,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和子宫腺肌病。由于胆囊息肉的性质术前难以确诊,故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固醇息肉是胆囊粘膜表面的胆固醇结晶沉积;炎性息肉是胆囊粘膜的增生,多发,直径常小于65438±0cm,常伴有胆囊结石和胆囊炎。胆囊腺肌病是胆囊的一种增生性病变。如果是局限性的,类似于肿瘤,但是是良性的。
这种病大多是体检时超声发现的,无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改变等。,而且体检可能右上腹有压痛。诊断依赖于常规超声、内镜超声和螺旋CT。
胆囊息肉的治疗原则:胆囊息肉大多是良性病变。少数胆囊息肉可能是早期癌或癌变,可视为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如下:直径超过cm,年龄超过50岁,单发病变,息肉逐渐增大,胆囊结石应积极手术。主要手术方法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
目前西医对胆囊息肉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有两个问题;一是术中并发症,如肝外胆管损伤、血管损伤、器官损伤等。,无论哪种并发症,一旦发生,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第二,手术治疗只针对病灶,不针对病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称之为治标不治本。
标本兼治是中医药治疗胆囊息肉的优势之一。特别是近年来,中医药对胆囊息肉的治疗开展了前瞻性、多渠道的临床研究,疗效进一步提高。中药因为可以调节人体脏腑功能,治疗病因,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更不会引起医源性疾病,所以受到很多患者的欢迎。
以下为央视采访实录:
央视国际2004年3月12 16:10
1,王秋生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微创外科主任医师,著名腹腔镜外科医生,从事胆囊息肉临床和病理研究15,积累胆囊息肉病例600余例,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20余部。(左)
2.张峥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检验学会常委,曾在日本东京临床医学研究所亚洲肝病中心学习多年,从事微生物和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研究,发表论文80余篇,获卫生部和市卫生局科教奖。(右)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是中央电视台的直播节目《健康之路》,今天我们来谈谈胆囊息肉。
记者:杨继祥先生是退休干部,身体一直特别硬朗,但2000年的一次体检打破了老阳平静的生活。
患者:体检(b超)发现0.9 cm的胆囊息肉。我担心息肉是我印象中的肿瘤。肿瘤分良性和恶性,所以我很自然的想到了是不是癌症。
记者:其实像杨大爷这样被确诊为胆囊息肉的人,每年都有不少。据统计,我国胆囊息肉患者约5000万人,约占我国人口的5%。
胆囊息肉患者:我知道胆囊里有什么。听说单个的好像比较危险,但是很多好像也不可怕。
病人:说实话,我很害怕有病变的可能。
病人:我不担心。相信会好的。
王秋生:首先,让我们看看胆囊的解剖位置。胆囊就像挂在胆树上的绿葫芦。那么什么是胆囊息肉呢?众所周知,有些人的皮肤上会长出一些肉质生长物。如果这种肉质生长物生长在胆囊腔内,那么我们就称之为胆囊息肉。
张峥:这种息肉如果长在胃里就叫胃息肉,如果长在肠里就叫结肠息肉。这种息肉可以在许多器官中生长。
主持人:胆囊息肉到底是什么?
王秋生:剖开胆囊后,你可以看到密集的胆囊赘生物。从b超上也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个息肉可以很小,甚至小到1mm,或者3-4cm。息肉越大,真的肿瘤和癌症的可能性越大。
主持人:得了胆囊息肉后有哪些不舒服的感觉?我们来听听病人的感受:
患者(杨继祥):我从2000年确诊胆囊息肉开始就有心脏病,但是身体没什么感觉,所以不在乎疼不痒。直到2002年我才在意。
记者:但是在随后的几年里,原本0.9厘米的胆囊息肉有了明显的变化。
患者:2001年是1.1厘米,2002年是1.5厘米。后来医生建议重新检查。如果继续,他建议我做手术。2003年初去人民医院复查,又长了,达到2.1 cm。
记者:2003年3月,老阳开始感到不适。
病人:长到2.1 cm的时候,肝脏这个区域会有电痛。我怕影响肝脏。
记者:调查中发现也是胆囊息肉,但是每个人的身体反应不一样。
病人:可以边吃边吃,但是胃口不太好。然后就是饭后有不适感,特别是右上腹。
记者:老阎的病情在胆囊息肉患者中比较突出,所以走了很多弯路。
病人老严:我肚子疼。整个地区就像一个雷区。我感到疼痛和烦躁。去医院后不是胃炎就是肠炎。无论如何,它没有被很好地诊断。
记者:直到去年老严得了胆囊息肉,才知道自己多年的胃痛其实是胆囊息肉引起的。
病人:现在我知道了,减轻痛苦才是勇气。
主持人:为什么胆囊息肉患者的感觉不一样?
张峥:这与胆囊息肉的具体位置有关,也与周围器官是否有其他疾病有关。
胆囊息肉的临床表现
1,体检b超没发现症状。
2.非特异性胃肠道症状
3.典型的胆道症状
第三种情况是胆道的真实症状,一般来说是右上腹右侧有点痛,放射到背部。还有的比较典型,吃油腻食物后疼痛症状加重。最坏的情况下,还会扩散到周围的一些器官。如果胆结石合并胆囊炎,往往会出现胆囊炎症状,导致胆绞痛。另外,有时候扩散到胰腺,会有左中背部疼痛,较重。
主持人:有黄疸吗?
张峥:有这样一种情况。三年前,我在消化科看过一个黄疸病人,河南人。当时没有肝病,后来进一步检查证明是胆囊癌。然后一问病史,病人说10年前有胆囊息肉。第二年,医生要求复查,他也去了。没有变化。退休后就忘了,现在已经发展成胆囊癌了。胆囊息肉一般要求半年检查一次。如果患者的某些症状在半年之间加重,应及时进行详细检查。
主持人:胆囊息肉有可能变成癌吗?
王秋生:大约1%-10%的胆囊息肉患者会癌变。胆囊息肉是胆囊腔内的小疣。正式学名应该是胆囊息肉样病变,涵盖近20种病变。
胆囊息肉的病理分类
1,真性肿瘤:腺瘤等十余种病变。
2.假瘤:10胆固醇息肉、腺肌瘤等各种病变。
这也给临床上的很多实习生和患者造成了一些困扰?面对b超检测出的这种不速之客,应该如何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此外,影像学情况还包括早期胆囊癌。所以是一种真假肿瘤,良恶性并存的状态。这样,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提出了一个在临床上如何分类的方法。
胆囊息肉的临床分类
第一类:胆固醇息肉
第二类:良性非胆固醇息肉
ⅲ类:早期息肉样胆囊癌。
大家最关心的是第三类早期息肉样胆囊癌,虽然只占15%左右,但是一旦发现就要尽早手术,要进行根治性手术。第一种占了很大比例,大概60%左右,不会恶变。大多数患者胆囊功能良好,临床症状较少。大部分患者只需要随访观察,一旦出现症状就可以转向手术。此外,其余的病变被归入第二类。这类疾病比较复杂。大多数患者都有一定的症状,有的还有癌前病变。患者有手术的必要性,可以选择手术。
主持人: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不同类别的形成?
王秋生:目前,第一种胆固醇息肉的病因已经比较清楚,它是由肝脏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此外,我们有一个导致癌症的息肉的四个癌症风险因素的评分表。
胆囊息肉癌的危险因素及评分表
年龄(岁)
息肉大小(毫米)乘以4
颈部(42)
息肉部位的底部(28)
正文(14)
胆结石已(27)
无(0)
主持人:那么老阳患者的数量是多少呢?
王秋生:
杨先生的b超数据评分
年龄(岁)66岁66分钟
息肉大小15cm乘以4 60分。
息肉位于颈部42点。
胆结石无0分。
王秋生:老阳的总分是168。通过我们的分析,数值是145,而老阳的分数超过了这个分数,所以恶性的可能性大于90%。
主持人:如何判断患者的胆囊息肉已经到了需要手术的地步,
张峥:哪些胆囊息肉需要手术?
1,有症状的胆囊息肉
2.大于10 cm的息肉。
3.息肉位于胆囊颈部。
4.这个病人已经50多岁了。
5.胆结石和胆囊炎患者
主持人:我们来看看老阳的手术过程:
老阳:我担心我下不了手术台,因为我年纪有点大了,而且全身麻醉。手术前,医生说让我放心,不会有问题的。
王秋生:首先,我们在病人的腹壁上开四个小切口,然后放入穿刺器械。我们可以通过从肚脐插入的腹腔镜清楚地看到,我们可以进行良好的切除。目前手术出血量不到3-5 ml。
主持人:手术后恢复怎么样?
王秋生:病人术后伤口很小,一般三个月到半年后很难追查到。如图,传统开腹手术与现在的腹腔镜手术相比,开口大,疤痕大,术后恢复慢。腹腔镜手术后第二天,可以下地,吃点东西(流质食物,水,米饭等。).
主持人:对于那些不需要胆囊息肉手术的患者,一般会考虑什么样的治疗方法?
张峥:一般来说,没有任何症状的人不需要吃药,定期检查就行了。如果有消化道症状,可以对症治疗。比如胃不舒服,可以吃一些胃炎相关的药物。
主持人:有没有可能防止胆囊息肉恶变?
张峥:一般来说,预防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比如肝病患者和胆固醇升高的患者。这些人要特别注意,定期去医院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
主持人:内蒙古黄女士,52岁。我是一名乙肝患者,前年查出胆囊息肉。最近我有3个息肉,2个结石。可以用腹腔镜治疗吗?
王秋生:是的。病人的肝功能已经受损。应该说绝大多数患者都有胆固醇息肉,要看有没有症状。如果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可以考虑手术。我们有一套专门为澳洲抗阳性患者手术设计的器械。
主持人:戴先生,安徽人,63岁。三年前b超检查出胆囊息肉,蚕豆大小,身体没什么感觉。我需要治疗吗?
王秋生:蚕豆大小的息肉很大。即使没有症状,我们也建议患者进行手术,这取决于大小和位置。如果高度怀疑是癌症,我们建议患者以非常积极的态度对待,尽早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