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膏药处方十全大补膏(2017-10-30)

自制膏药处方十全大补膏(2017-10-30)

材料准备:

江阴致和堂的创始人刘将致和堂的精华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先生为什么要做奶油?健脾补肾治付琪!冬季进补,冬不伤寒,春不生病暖!

著名老中医严德新善用膏方治疗老年病。

中药膏不是养生那么简单。必须是专业中医开的。这种药膏不仅是滋补品,也是治病的良药。

十全大补膏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常用药膏。四物汤+四君子汤+黄芪+肉桂,温补,湿热体质不宜。

浸泡药材制作药膏一般需要12小时左右。只有这样才能把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全部泡出来,这是保证膏方质量的第一步。一般泡一晚就好了。

熬糊至少要五六个小时。先用大火炒,先炒至沸腾,再改用小火,边炒边搅拌,去除表面泡沫。煎煮3-6小时,过滤取出药液,药渣加冷水再煎。如此重复三次,合并药液。关键是要保证里面全是“三酱”。“三汁”很有讲究。第一汁是让药材充分吸收,第二汁是炒药材成分,第三汁是让药材完全吸收。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

将“三汁”浓缩、收膏、煎制,然后静置沉淀,再用四层纱布过滤三次,使药液中的杂质降到最低(注:用老式豆浆过滤勺过滤即可)。熬制的药液用小火熬制,蒸发浓缩,使其逐渐形成稠膏状。如果用人参、冬虫夏草等贵药,研成细粉,收膏时调匀。煮好的浆糊必须是“滴水成珠”(浆糊滴入冷水中,不会很快分散溶解)。

(注:药液浓度到位的标准是药液滴在纸上,不迅速散开。多做几次,温度自然就掌握了。水太少,不方便带;水分太多容易发霉。)

收糊的标准是挂旗:糊汁可以挂在木勺上,像挂旗一样。

最好使用传统的膏体容器——瓷缸来存放食用膏体。说明:砂锅即可。膏方由多种药材制成,不含任何防腐剂。在同等冷藏条件下,瓷罐比其他容器更安全。同时,一般药膏要放在阴凉的地方,如冰箱或朝北的房间,避免靠近厨房炉火,防止温度过高发霉。每天取药膏的时候,不要每次都换一个勺子取出来,以免每天带水进罐子里促进发霉。最好准备一个小罐子,放上一个星期,吃完再加,方便又卫生。

制作您自己的奶油工艺:

1.首先准备一个足够大的锅,不锈钢的,不要用铁锅。准备一把木勺。

2.泡药:将饮片倒入冷水中,水面高出药面约10-20cm,放入药物,注入清水,水溢出药面约10 cm以上。浸泡四到十二个小时左右,看药材吸水情况。如果它吸收了更多的水,你可以再加一点水。饮片浸泡时间约一夜。

3.煎药:开始时,水面应高出药面5厘米,直至与药面平齐。在此过程中,可适当加入热水,以防止干燥和烧焦。煮约1h,然后倒出汁液,再加热水煎液。水面高出药面约3厘米,煮沸约45分钟。三汁水面接近药面,煮30分钟左右。

4.取汁:将所有药汁浓缩,用100目筛过滤,静置一段时间,倒出药液,除去沉淀,即为清汁。低温浓缩。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搅拌,防止糊粘锅。药汁粘稠后,用筷子取药汁滴在牛皮纸上,使滴下的糊状物不扩散凝结成珠。

5.收膏:加入明胶(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等。,要先磨成粉),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药粉(如蛤蚧粉、人参粉、人参粉、核桃粉、鹿茸粉),再加入麦芽糖或冰糖,边煮边搅拌。拿起药膏。如果药膏挂在丝绸上或滴成珠子,就可以停止停火。收糊标准:用竹片将糊从锅里提起,糊向下滴成三角形,即“挂旗”。如果有一滴珠子,说明还有很多水,还需要再煮。“挂旗”较大,说明膏方过熟,适合暖冬服用;小小的“挂旗”表示膏体比较嫩,适合在寒冷的冬天服用。

6.储存:趁热将药膏装入准备好的瓷瓶中(不能粘水),待充分冷却后盖好,放入冰箱备用。隔夜冷却后,第二天才能盖上膏体,以免汤药中水蒸气凝结回流,稀释膏体表面,含水量高容易发霉。糊状物应储存在清洁干燥的低温环境中。

注意事项:1。准备单独的勺子舀药膏,不要沾水,否则会造成药膏发霉;2.如果有霉变,一般只是表面霉变。服用前可以彻底去除表面,不用把药膏全部扔掉;3.第一周,每天一次,每次一汤匙或两汤匙,用温开水送服。一周后,如无明显不适,可增加至早晚一次,一般空腹;4.姜汁:如果感觉感冒或肠胃不适,可以用三到五毫升的姜汁和开水冲服,也可以用姜汤冲服。如果你有感冒或其他急性疾病,停止服用药膏。

辅料:芝麻粉和核桃粉

浓缩前的药液:

把握好浓缩温度:药汁滴在白纸上不融化,背面无水印。

收糊标准:挂旗(下图糊嫩)

顺便蒸一下玉龄膏:

龙眼肉500克,西洋参粉50克,古红糖50克。

龙眼据说厦门同安好,红糖据说贵州好,西洋参据说加拿大好。

龙眼肉用开水浸泡5分钟,然后用刀切碎,与西洋参粉、红糖混合。传统蒸法据说要40个小时,高压电蒸锅据说只蒸6-7次。

新鲜出炉的十全大补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