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科学到底是什么?
1首先我们考察词义。“休”在《康熙字典》和《辞海》中解释为“吉祥如意”。“人们在木头上休息。”在诗词、商颂、长发中,休被解释为吉祥、善、福。“哪天放假?”郑玄写道:“休,美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以礼承天馀。”杜预注:“休者,福禄也。”“休闲”通常被扩展到范围。更多的是指道德和法度。《论语·张子》:“德不超闲。”其次,有限制和约束。一家人:“我有一个清闲的家。”孔《英达疏》:“治家之道,必须严以立法,以防闲暇之始。”,“闲情”通“闲”,为人熟知。从字义组合上,展现了休闲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它不同于“休闲”和“消遣”。这一哲学文化隐喻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逸的辩证关系,也预示着物质生活活动以外的精神生活活动。人靠木而息,充分进行精神休息和自立活动,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赋予生命真善美,意义重大。
英语中的“休闲”一词来源于法语,法语来源于希腊语。“休闲”,在希腊语中是“学校”的意思,是休闲和教育的意思。相信娱乐的发展可以从中受益,与文化水平的提高相辅相成。这种本质是建立在一定的教育程度上的,今天依然存在,并把具有社会价值的娱乐与其他娱乐区分开来。可见,英语中的“休闲”很少休息,也很少消遣,主要是指“必要劳动后的自我发展”(见林春女士给于光远的信)。显示了“闲”字独特的文化精神。在拉丁语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这种排他性的关系,因为otium(休闲、休闲)的反义词是neg-otium(字面意思,事务、商业、劳动)。(参见[法]罗氏苏著,休闲,商务印书馆,1996)。
应该说,休闲有很多属性和意义,街头文化可以从中找到乐趣和休闲。哲学家可以找到自由、美和生命的真谛。社会学家可以发现个性、生活方式和社会变化。经济学家可以发展消费、就业和新产业,提出新的理论范畴。文化学者将其视为一种理念或一种高尚的态度。神学家视其为安放灵魂的地方。
在市场文化的眼中,“闲暇”通常被视为从属于工作时间的剩余时间。休闲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恢复体能和消磨时间。认为休闲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进行的生活消费、参与社会活动和娱乐活动,是工作后的一个身心调整过程,与劳动再生产和必要劳动的报酬有关。这种意义上的休闲往往缺乏文化内涵,只陷入对感官快感的追求。目前我们对休闲的研究、理解和运营大多停留在这个层面。)
社会学家把“休闲”看作是一种社会建设,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是发展人的个性的场所。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休闲阶层和休闲时间的行为,休闲已经成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社会学家在休闲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闲暇时间数学与结构的调查;经济趋势和休闲之间的关系;各行各业对闲暇时间的利用;休闲对工作、家庭、社会保障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人们对休闲价值的理解及其对未来社会的影响;休闲生活的设计和休闲文化的发展可以引导人们对休闲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评价休闲活动、确定休闲行为目的和标准的能力,以及对合理利用休闲时间重要性的认识。它旨在提高人们的知识、信念、态度、行为和技能。
经济学家研究休闲,着眼于休闲与经济的内在联系,根据休闲时间的长短,制定新的经济政策,促进不同方面的消费,调整新的产业结构,建立新的市场。在西方发达国家,休闲产业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休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休闲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相当大。既解决了失业和就业问题,又促进和改善了服务,增强了人们的休闲欲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
哲学家研究休闲,总是把休闲和人性联系在一起。休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灵魂的永恒”密切相关。休闲是人一生中持久而重要的发展阶段,是完成个人和社会发展任务的重要思维空间,即社会系统所必需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空间。休闲作为一种现实存在,首先是通过人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是由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理想所确立的文化风格、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它的价值不是提供物质财富或实用的工具和技术,而是为人类建立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保护一个精神家园,让人类的心灵安定下来,有一个避难所。它还以其独特的价值追求赋予人的行为以真正的意义,使她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经济或科技力量保持一定的距离或独立性,形成真正的人格力量。
把休闲上升到文化的范畴,是指人们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后,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进行文化创造、文化欣赏和文化建设的一种生活状态和行为方式。休闲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它能让你在精神自由中体验一种审美的、道德的、创造性的、超然的生活方式。是有意义的,非功利的。它给了我们文化遗产,支撑了我们的精神。因此,它被称为“文化基础”和“精神状态和灵魂存在的条件。”她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进程具有矫正、平衡和补偿的功能。(Piper)它包括情感、理性、意志、生理、价值、文化以及构成行动感知领域的一切,还包括价值观、语言、思维方式、角色定位、世界观、艺术、组织等等。休闲取决于每个人的经济条件、社会角色、宗教取向、文化背景和类似因素。
从审美的角度来说,休闲可以愉悦人的身心。基于休闲的行为兴趣,无论是为了休息、娱乐还是学习、交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产生良好的感觉。人与自然的接触铸就了人的坚韧、开放、开朗、大度和豁达的性格。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会变得真诚、友好、和谐、美好。休闲还会促进人类的理性进步——出现许多睿智而富有哲理的思想,如:天人合一、生态哲学、可持续发展;人类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发明都与休闲息息相关。休闲也为补偿当代人生活方式的诸多需求创造了条件。通过欣赏艺术、从事科学研究、享受自然,她不仅锻炼了身体,激发了创造力,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她的情感世界,坚定了她追求真善美的信念,表达和体现了她高贵美好的气质。
(当然,休闲心理学、休闲行为学、休闲管理学、休闲创造力等学科的休闲研究理论体系在国外是相当系统完整的。)
休闲和其他任何社会活动一样,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构建的,有许多可能的因素,需要不断的重构,以满足互动和交流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来看,休闲是由一系列可以定义和分析的不同因素组成的。休闲是创造、选择和行动的产物。休闲是一个过程,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不断发展生成的。休闲因情况而异,每一个新的环境都会构建每一种新的休闲。休闲是生产,它的意义总是从它的环境中再生,它从不占有外部资源。休闲是一种综合而复杂的行动,它具有历史性、情感性、解释性和间歇性发展的特征以及它的终极目标。
休闲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标志,是社会文明的衡量标准,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是文化的基础,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是与每个人生存息息相关的领域。休闲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占据了重要的文化地位,并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学问。尤其是文人主导的休闲方式,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自然哲学、人格修养、审美情趣、文学艺术、养生长寿密切相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休闲方式。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中,记录休闲文化的内容也非常丰富。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到清代的《秋光记》,记录了古代人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精神书写。然而,近百年来,由于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特殊性,休闲文化陷入了低潮。
从5月1995开始,第五天在中国开始了,这意味着三分之一的人将度过他们的闲暇时光。不言而喻,休闲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整体进步,影响到人能否完整、全面、健康地发展自己。然而,由于我们经济落后,文明程度低,我们传统的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触动。对什么是休闲、休闲与人的生活质量、休闲与促进生产力发展、休闲与社会进步,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积极引导人们进行文明、健康、科学的休闲度假,已成为中国现实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996 10 10月10,中央作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明显提高,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为人民服务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全国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不言而喻,党和国家把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利益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也为我们的休闲生活指明了方向。让我们“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正确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精神塑造人,用优秀作品激励人”,书写休闲文化的美好篇章,建设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
另外,李重光和卢长冲最近出了一本书,有兴趣的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