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保健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夏天是火,对应的是心。炎热的夏天,要注意心灵的调理。
《苏文四气调神论》指出:“使志不怒,使华英作秀,使气发泄。若爱在外,此夏之气,当是成长之道。”夏天,自然界的阳气在增长,人体的阳气也在增长。生气容易导致阳气过盛,气血上冲,要保持冷静,心胸宽广,沉着冷静。精神面貌,要饱满,对外物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气和阳气的旺盛。不要懒、累、气、郁,以免阻碍气机。
嵇康《养生论》说,夏季炎热,“调息静心更宜,常如心中冰雪,心中暑气亦减。你不能把热变成热,再变热。”这类似于民间所说的夏天“心安自然凉”。
夏季锻炼,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避开烈日,加强防护。场地应该是公园,河流湖泊,庭院里的新鲜空气。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广播操是最好的适度锻炼方式,有条件的话最好去高山森林、海边疗养。不宜做过度的剧烈运动,因为暑热使人出汗较多,剧烈运动会引起出汗、多汗,不仅伤阴,还会伤阳。出汗过多时,可适当喝咸白开水或绿豆盐汤,切不可大量喝凉白开水;不要马上用冷水打拳淋浴,否则会引起感冒或寒湿痹症、“黄汗”等疾病。
夏天热,心火容易旺。宜选择绿豆、西瓜、苦瓜、冬瓜、豆腐、薏米等。清热解暑,清心泻火。可以适当多吃些苦的东西清热解暑,同时助心控肺。夏天出汗多,盐分流失多,可以适当增加盐分,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转。
夏季人体气血趋向体表,供给消化道的血液相应减少,常使人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减弱。如果感觉湿热,就会伤及脾胃,出现胸闷、厌食、精神疲劳、精神萎靡、便溏等症状。因此,夏季饮食宜清淡,少油腻,少甜食,易消化,适当吃酸、辣、香的食物,以刺激食欲,帮助消化。
夏天高温下出汗多,可以适当吃冷饮补充水分,帮助身体散热。但冷饮、冰淇淋、冷面、生冷水果等寒性食物不宜多吃。
暴饮暴食会伤脾胃,使人上吐下泻。西瓜、绿豆汤、乌梅豆汤等解渴消暑佳品不宜冰镇。老人、小孩和体虚者对冷热刺激的反应较大,不宜贪凉。
另外,夏季是病原微生物滋生的季节,食品容易腐败变质。此时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
《苏文·四齐·曲子灵》说:“夏三月三,这是扇戏...夜卧早起,永不厌倦阳光...这个夏天气应该是成长的方式。”夏季昼长夜短,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特点,晚睡早起,保持阳气旺盛。夏天热,出汗多,容易疲劳。我们应该克服倦怠,积极进取。
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预防中暑。“暑易伤气”,暑热可使人出汗过多,使人头晕、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因此,在安排劳动或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并注意补充水分,加强防护。午饭后需要安排午睡,一是为了避免炎热的趋势,二是为了恢复疲劳。随着空调的普及和使用,夏季患空调病的人数逐年增加,出现鼻塞、头晕、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下降和部分皮肤过敏症状。
这是因为人们太贪凉,把室内温度设得太低,导致四肢温度低于躯干温度,室内外温差过大,室内空气不流通,造成人体阴阳失衡。所以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新鲜,定期开窗通风,清洗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能太大,不能超过5度。晚上睡觉最好不开空调。从有空调的环境中外出时,应先在阴凉的地方活动一会儿,让身体逐渐适应。从室外进入空调环境后,不要让冷风直吹;如果长时间在空调房,避免在出风口,注意保暖衣物,尽量到户外,多喝温水,加速体内新陈代谢。
夏天又热又出汗,衣服要勤洗勤换。穿湿衣服或刚晾了很久的衣服会让人生病。提倡每天洗一次温水澡,不仅可以洗去汗液和污垢,清爽肌肤,避免微生物滋生,解暑防病,还可以利用洗涤时的水压和机械按摩,锻炼身体,缓解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没有条件洗温水澡的时候,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擦拭身体来代替。避免用冷水洗澡,尤其是出汗后,以免受风寒湿邪侵袭。
夏季炎热,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可以在树下、水阁里、阳台上乘凉,但不要在屋檐下、过道里乘凉,也要远离门窗缝隙,以防贼得阴气和暑热。睡觉时不宜用电风扇长时间送风,夜间不宜睡在室外,不宜袒胸,不宜睡在地上和穿流中,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