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过春节作文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上天”后,潮汕人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家家户户进行屋内外的大扫除、重新布置、装修;清蒸红桃、鼠踩曲等各种产品;买年货和新衣服;理发,美容。除夕夜早早宰杀“三鸟”,购买祭祀物品。午饭后,全家人要洗个澡,穿上新衣服,祭奠祖先,贴春联,挂灯笼,在墙上贴告示。就是晚上在大厅里支起一个炉子,一家人围着炉子吃团圆饭。不管家人平时分散到多远,都要赶紧回家团聚。“围灶”后,长辈要给长辈“压岁钱”,能挣钱的也要给红包,叫“压腰兜”。在这一天,你不能制造噪音和打破盘子,碗和其他器具。如果你打破了它们,你可以说一些吉祥的话来弥补你的错误,比如说“开口发财”,这象征着全家从头到尾都是满满的。家里的水缸要装水,米缸要装米,以象征“一年有余”。通宵达旦,家家户户守岁。

农历正月初一是农历的第一年,称为“春节”,古代称为“大年初一”,俗称“大年初一”。一大早,家家户户都穿上新衣,放鞭炮,祭拜天地之祖。祭祀祖先时,要用素食作为告白,因为据说弥勒佛在这一天坐化,所以用素餐。这一习俗流传已久,清顺治《潮州府志》说:“元日,祭斋。”清乾隆《普宁县志》说:元朝时,先民食素,先民食肉。“然后全家人吃了一顿热情友好的早餐,下一代祝福长辈,长辈把期望送给下一代。早饭后,父母会带着孩子走亲访友。无论什么时候走亲访友,都要带潮州橘子。因为橙子比橘子大,所以取名大橙子,橙子与吉祥字谐音,有“吉祥”之意。一个大橘子意味着好运。你带多少橘子没多大关系,但必须是偶数,不能是奇数。而主人家的茶几上总有一盘红绿相间的橘子、板郎(现已换成橄榄),外加糖果迎客,敬客。关于潮汕使用槟榔的习俗,在当地的县志和县志中都有详细的记载。清乾隆《潮州府志》说:“不吃槟榔,就叫简单慢。因为“宾郎”和“宾郎”是谐音,包含着“宾客”的意思,“宾大朗居”的谐音就成了一种互相问候、交换好运的礼仪。当客人进门时,他们互相说一些吉祥的话,如“新年快乐”和“恭喜发财”。主人要请客人吃橄榄和甜食,喝工夫茶(揭西客家人也很尊重“砸茶砸饭”的习俗),交换好运,互相给“利市”(红包)。然后主人备酒设宴招待客人,俗称祝贺。清嘉庆《澄海县志》互邀饮酒。俗话说‘正月家家有酒’”。

春节是个神圣的日子,所以潮汕有很多禁忌,比如不扫地,不洗衣服,怕丢钱;吃饭的时候不要用长短筷子,不然会在过渡中坐失良机;不要吃粥,不要喝米汤,不然出门会下雨;不要说坏话,骂人,打架。如果孩子打了或者骂了孩子,家长要拿一对橘子道歉,并祝别人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