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初霜?
初霜节气是指天气渐冷,初霜出现。它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在初霜季节,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句谚语“一年不如补初霜”,可见这个节气对人的影响。以下是由宇文秘边肖整理的作文。过来看一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十四节气中的初霜是什么意思?
初霜有天气渐冷,霜降开始的意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初霜是阳历10月23日或24日太阳位于210时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初霜指的是初霜。二十四节气中说:“九月中旬,气凉凝露,露如霜。”此时气温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晶体,称为霜。
。此时,我国黄河流域通常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忙于种植小麦等作物,不耐寒的植物会停止生长,呈现出晚秋的景象,这是赏枫叶的好机会。伊周树周曰:“秋三月空:夏,秋分,初霜。”《国语周玉中》:“见火清风止寒。”《三国志·吴·》注:“常言初霜后,清风先至,人当有防寒之心。”韦唯《东方》第十五章:“节气上,不到初霜,此处已有数霜。”
二十四节气中的初霜是什么意思?
每年公历10年10月23日左右,太阳到达经度21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初霜。初霜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节气。秋天地面散热很多,温度突然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结在地面或植物上形成细密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呈白色,结构疏松。
《二十四节气》说初霜:九月中旬,气寒凝露,露水成霜。此时的中国黄河流域已经出现了霜冻,一片银色的冰晶在千里之外的田野上闪闪发光。这时候树叶黄了,落下来了。古书《二十四节气》说:“气郁初霜,阴始凝”。可见“初霜”是指天气渐冷,露水凝结成霜。中国古代把初霜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豺狼祭祀动物;二是植被发黄;三次蛰虫是咸的。豺狼开始捕捉猎物,祭祀动物,祭天以动物报恩,为祭祀秋金铺平了道路;大地上的树叶黄了,落了;蛰虫都在洞里一动不动,垂着头进入冬眠状态。“初霜中的初霜”反映了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就年霜冻日数而言,青藏高原有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冻和积雪,年霜冻日数在200天以上,是全国霜冻日数最多的地方。西藏东部、青海南部、祁连山、川西高原、云南西北部、天山、阿尔泰山、北疆西部山区、东北、内蒙古东部的年霜冻日数均超过100天,淮河、汉水以南和青藏高原东坡以东的广大地区均在50天以下,只有北纬25°以南和四川盆地、福州以南和两广沿海地区的年霜冻日数在10天左右。
“初霜杀百草”,遭受过严霜打击的植物,根本没有生命力。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的液体因霜冻形成冰晶,蛋白质沉淀,细胞内的水分外渗,使原生质严重脱水变质。“风刀、霜剑互相用力压着”,可见霜降的无情和残忍。其实霜和霜是分不开的,但危害农作物的是“冻”,而不是“霜”。有人曾经试图把一种植物的两片叶子放在一个同样低温的盒子里,其中一片叶子结霜,另一片叶子没有结霜。结果无霜期叶片受损严重,而霜期叶片只有轻微的霜冻痕迹。这说明霜冻不仅能危害农作物,相反,当水汽凝结时,还能释放出大量的热量。1℃的0克水蒸气凝结成水,释放的气化热为667卡,会使重霜变成轻霜,轻霜变成露水,避免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