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生活在什么样的水域?

小龙虾善于“随遇而安”,河流、湖泊、水库、稻田、池塘都可以作为它们的庇护所。春天水温升高时,小龙虾往往在浅水区活动,夏天天气炎热时,就潜伏在深水区。冬天,小龙虾在洞穴里度过,以防止其他动物的攻击。

小龙虾不仅摄食能力强,而且有贪食和争抢食物的习性。在繁殖密度高或饥饿的情况下,小龙虾会出现自相残杀的“悲剧”,刚去壳的小龙虾和幼虾往往成为“强壮”龙虾的“美餐”。

每年6-8月,是小龙虾最肥美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小龙虾壳又硬又厚,也是人们捕捞和享用的最佳时机。

今年夏天,虽然小龙虾席卷全国,但食客们总有点不安。关于小龙虾偏爱肮脏生活环境的传言,极大地影响了一些人的食欲。网上甚至盛传小龙虾被污水处理厂用作清洗污水的“重金属清洗剂”。如果把这些“清洁剂”摆上台面,后果不堪设想。

程永旭教授是甲壳动物繁殖和营养生理学方面的专家。他认为小龙虾在脏的地方长得更好的谣言是没有根据的。相反,小龙虾对其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环境太脏,会影响他们的成长。

小龙虾是杂食动物,主要吃动物,如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藻类等。重金属和油污都不是小龙虾的投喂对象。据传,为了加快小龙虾的生长速度,在小龙虾生长的水域人为投放金属油和生活垃圾是不可行的。

程教授还表示,养殖小龙虾可以利用稻田、湖泊等自然资源。在选择养殖地点时,一定要选择水源充足、周围环境无污染的地方。在稻田养殖中,要注意及时换水和防治病虫害。水越脏越好。小龙虾养殖水域最好种植一些浅水植物,可以为小龙虾栖息和脱壳提供隐蔽的场所,脱壳是小龙虾成长的重要阶段。此外,浅水植物可以改善水环境。

主要从事水产、精细化工等领域技术研究的北大泰普公司技术人员表示,养殖小龙虾时,可以在水中投放动物粪便等有机物,培养浮游生物作为小龙虾的饵料,但这些东西并不是小龙虾的食物。

天津创业环保公司下属污水处理厂副厂长李建华向记者证实,在污水处理中使用小龙虾作为“清洁剂”的技术闻所未闻。污水处理技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创业环保公司的运营管理人员也表示,他们经常向大学学习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但是我在国内没听说过用小龙虾处理污水的技术,也没听说过这个实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重金属主要通过沉淀去除。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明旭认为,不可能把小龙虾作为污水处理的工具,而且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太脏,小龙虾可能无法存活。

害虫?

小龙虾有在水面上下打洞的习性,洞穴向下倾斜,深度约30厘米。小龙虾的大量存在可能会威胁到湖泊、水库、河流和大坝的安全。蔡胜利教授认为,小龙虾仍然是一种有害的动物。1998长江中下游洪水的时候,很多大坝都被小龙虾破坏了。

中国专家调查了洞庭湖区小龙虾的生活史和习性。调查发现,由于一些逃脱的小龙虾个体在大坝上挖洞生存,小龙虾已经严重影响了湖区的防洪大坝设施。

此外,作为入侵生物,小龙虾可以在临时性水体中生存,食性非常广泛,种群建立非常迅速。它们对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水稻等构成巨大威胁。在同一水域,也直接危及人工繁殖的幼贝。专家们正在想办法控制小龙虾的过度入侵和蔓延,保护洞庭湖的生态环境。

程永旭教授认为,近年来,人们对小龙虾的需求增加,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小龙虾捕捞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大的捕获量自然减少了小龙虾的数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起到了一定的保护生态的作用。

引发一场恶疾?

最近有媒体报道,国内某著名喜剧演员因为吃小龙虾得了肺吸虫病,原本好吃的小龙虾突然变得很恶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常正山解释,小龙虾感染肺吸虫病有几种情况。目前上海尚未发现与食用小龙虾直接相关的肺吸虫病病例。

肺吸虫病的传播需要几个环节。一是被感染的猫狗将含有肺吸虫病虫卵的粪便排入水中,虫卵在水中孵化成尾蚴,尾蚴在钉螺、钉螺等第一宿主体内发育成尾蚴。排入水中的尾蚴进入第二宿主如小龙虾、大闸蟹、蟹体内,成为囊蚴。感染肺吸虫病包囊的小龙虾如果在烹饪过程中没有被完全杀死,就会被人吃掉。

常正山说,如果没有中间宿主,就没有传播肺吸虫病的条件。据调查,上海周边海域是安全的。然而,上海市场上的小龙虾不仅来自上海,还有来自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的,都是肺吸虫病的流行区。他说,为此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应该对小龙虾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但检出量如此巨大。

程永旭教授表示,其他水产品中可能存在肺吸虫病,加工水产品时要彻底煮熟。他认为卫生管理部门很难检查所有的水产品。目前相关部门主要对一些已被证实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种进行检查和限制,如毛蚶、河豚等。

上海市卫生监督所食品卫生监督处处长顾振华透露,7月底8月初,卫生监督所对上海市经营小龙虾的餐饮单位进行了抽样调查。上海市场上销售的小龙虾,环境污染物、农药等项目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食用的小龙虾也未发现有卫生问题。本次抽样调查结果将择日公布。

上海水产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的王喜常教授主要研究食品营养与卫生。他认为,小龙虾和其他水产品一样,如果按照正常的烹饪方法烹饪,保证小龙虾煮熟彻底,寄生虫完全杀死,一般不会致病,但最好不要贪多。另外,由于小龙虾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所以小龙虾一定要煮熟后一次性食用。

专家认为,水产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养殖环境。在污染严重的水域,重金属可能残留在虾的内脏和头部。但程永旭教授认为,随着小龙虾需求量的增加,人工养殖的比例会增加,这将使小龙虾的品质更有保障。程教授还建议,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养殖户发展小龙虾养殖,如在种植茭白的水域养殖小龙虾,调整经济结构等。

欧美国家是小龙虾的主要消费者。小龙虾因其肉质细嫩,价格低廉,早已成为欧美国家日常饮食中的主要食材。在法国菜中,经常有小龙虾做的菜。瑞典是小龙虾的狂热消费者。瑞典每年都会举办为期三周的小龙虾节,人们不仅吃小龙虾,还会在餐具和衣服上画小龙虾的图案。场面非常宏大。只有在瑞典市场,

王喜常教授介绍,小龙虾蛋白质含量较高,约占总量的16%-20%,脂肪含量不到0.2%。而且小龙虾所含的脂肪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适合人体吸收。虾肉中锌、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高于其他食物,其肌纤维鲜嫩,易于消化吸收。

除了虾肉,通常被人们丢弃的虾皮也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小龙虾的头和壳含有20%的甲壳素,加工后可以提取。据北大太普公司技术人员介绍,甲壳素可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并可制成保健品,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癌。另外,小龙虾也可以。

据了解,近年来,江浙地区从虾壳中提取甲壳素的产业逐渐做大,甲壳素制成的保健品也逐渐被人们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