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度过三伏天的?

俗话说“三九天冷,三天热。”今年的三伏天赶上了两个仲夏,气温似乎异常炎热。很多人都要通宵开空调才能睡觉。在中国古代,没有现代制冷设备的古人是如何应对高温高湿的三伏天的?据史书记载,古人强调心态的调整要“与四时同步,适应寒暑”;本文提出了“给吉娜·完颜政新书网上降温”的概念,“赏荷避暑”和“泡夏避暑”都是积极的避暑方法。同时,衣食住行都有相应的健康提示。

“心安自然凉”首先调整心态。

元代丘处机《论取健康之讯》提出,夏季“调息清心”如心中冰雪。

“季节合适,季节就合适。”这是古代中国人适应季节的经验。那么,古人是如何在一年中气温最高、最难熬的三伏天“与时俱进”的呢?在先秦时期,人们总结出一套方法。《黄帝内经·四气大论》中说:“夏三月三,此为香秀。天地交融,万物繁盛,晚睡早起,太阳永不疲倦,就不会生气,把华英变美,把气发泄出来。如果你在外面爱一个人,这个夏天就是养一个长人的最好方式。”显然,这就是“保持心态平和”的核心: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轻易生气。《内经》一词也是后人避暑的一大行为准则。总的来说是“淡定自然凉”。

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很容易兴奋和生气,导致“性瘾”。烦躁易怒只会增加夏天的热度,所以古人认为热天要“静下心来”。所谓“平静、凉爽”,说白了就是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来“适应四季”,古人称之为“精神养生”。

元代著名养生学家丘处机在《论养生》一书中说,夏季“更宜养神清心,常似心中冰雪,心中热少;不能再热了,更热了。”

丘处机的“定息清心”也是道家避暑的秘诀之一,并称“禅”,意为“修身养性”。

禅宗是古代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之一,用它来对付三伏天也就顺理成章了。南宋诗人陆游对此深有体会。夏天,他会安安静静地坐着修身养性,就像他的诗《夏》里说的:“新造的虚堂,扫去痛苦,童奴终日无人管。”

道家创始人老子更提倡“静”和“修自然”。在《道德经》中,他说:“静胜于冷,静胜于热,静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匆忙可以抵御寒冷,沉默可以战胜炎热。老子甚至认为心态平和的人可以成为世界的统治者。

炎炎夏日“大树下乘凉”“遮天蔽日”真好。

北宋《太平玉兰》记载郑人“孤林避暑”。

“说起来容易,心里自然凉”,但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直言做不到。当他被贬到湖南永州时,在一个炎热的夏夜,他睡不着觉。半夜,他干脆起身上楼乘凉。他曾写下“夏夜登西楼”的诗句:“能西进,不如不发一枪。”意味着我已经没有希望安心战胜酷暑了。

为了适应炎热,古代民间最早提出了“乘凉”的概念。“乘凉”,又称“乘凉”。如何乘凉?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选择,但是遮光和避免阳光直射是降低体表温度最常见的方法。例如,在唐朝,人们喜欢建造一个避暑的地方。亭子虽然不是唐朝发明的,但也早就有了,只是长安人在usi上更有创意。

所谓“夏会”,就是户外乘凉的活动,有点像现代的“凉会”,在宋代还是很流行的。据宋梦圆旧文《四季享受录》卷八《月下大街小巷杂卖》记载,北宋时,“人人最重,六月无季。常有风亭水榭,巍峨高楼,冰盘雪障,浮瓜浮李,流杯沼泽,新花新芽,遥遥。”从孟老院的记忆来看,当时开封的户外纳凉活动,比唐朝还要热闹。

不过,上述“夏会”应该是古代“富人”纳凉的方式,而民间则多是在树下搭个简易的凉棚或者去山洞等凉爽低温的地方避暑。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其实只是古人夏天的经验总结。

先秦时期流行皮影。《郑人的夏天》是一个郑人在树下乘凉的有趣故事。北宋、李牧、徐铉等学者编撰的《东京中国之梦》引用太平帝国观人事处的话说:郑人“孤林度夏,日影移”。但也闹出了“月亮在动,动到树荫下”的夜间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