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人体作为自然界的开放系统,会受到自然界复杂致病因素的影响。所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中医治疗的最大特点。
按时间来说吧。中国有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四季,所以四季的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最强烈,人体器官的功能对四季的反应也最强烈。
例如,脉诊是中医诊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人的脉象因四季而有明显差异。从脉搏波型来看,夏季主波振幅最高,冬季最低;冬天的脉搏比夏天快。根据中医脉象,春季应为弦脉,夏季为钩脉,秋季为浮脉,冬季为营脉。因此,在进行脉诊时,必须考虑季节因素。因为古人认为,如果四时脉通畅(正常脉象),由于病不深,所以容易治病;如果脉象与四时相反,一般来说,下沉已经到了难以治疗或死亡的地步。从现代医学实验室检测的很多生理常数来看,冬夏差异很大,甚至冷暖锋过境前后也是如此。这说明四季和天气对人体的影响很大。
另一个根据时间治疗疾病的例子可以是针灸。在中国传统医学中,针灸常用于治疗疾病。针灸也讲究四季。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穴位,即春络脉、夏俞、秋合。冬季因气,体表组织对外界反应迟钝,疗效较差。一般药物比针灸用的多。针灸时,进针的深度也要“与时间同步”。春夏要浅,秋冬要深才有效。比如治疗坐骨神经痛,袢跳、秩边等穴位,春夏一般只有4.5-6厘米深,秋冬7.5-10.5厘米。
李时珍在著名药典《本草纲目》中专门写了一个四季用药的案例。说明他重视用药的季节。《内经》还特别指出,在春、夏、长夏、秋冬四季,应分别加入辛温、辛热、甘苦、微酸、苦寒药物,以顺应春升、夏浮、化成、秋落、冬沉之气,并配合四时之气,以支持天空之气。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由疼痛的消长(外因)和人的抵抗力(内因)决定的。中医将疾病的外因归为“风、寒、湿、热、燥、火”。大多与气象因素有关,比如气压的高低(高气压主导晴干,低气压主导雨湿),降水和湿度与中医的燥湿相联系;温度与中医的寒、热、火有关;风向和风速与中医的风有关;阳光也和中医的燥、火、湿有关(阳光少容易湿)。所以我国春季风病多,夏季病多,长夏湿病多,秋季干病多,冬季寒病多。当然,由于异常的气候和特殊的环境条件,一个季节的疾病也可能在另一个季节发生。所以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而且中医在治病的时候,并不完全针对生物病原体,治头疼,治脚痛。而是侧重于六气(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引起的病理变化(内因)的调整和症状的消除。这也是中医的高明之处。
“六淫”导致的偏差会致病。历史上久旱、久雨、大热、极寒之年的六淫都达到了极致,这就是大灾之后大疫的原因(外因)。
中医也特别强调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为环境条件(主要是气象条件)经常作用于人体,人体也在不断地反应和适应。有的人身体比较好,已经适应了。人体的另一部分产生虚证等潜在疾病。比如寒冷的北方,阳虚寒凉症状的人居多;由于南方气候炎热,人多阴虚。元代的朱丹溪和明代的张景岳都是历史上的名医,都是浙江人。然而,由于朱丹溪在义乌行医,他受到了南方人的治疗。他发现“江南之地地势低弱,湿热之火致病者最多”,于是提出“阴常不足,阳常多余”的观点和治疗原则。但张景岳一直在北方行医,并根据北方人多有阳虚寒凉症状的事实,提出了“阳常不足,阴无盈”的不同论点。最近的调查也证实,北方人脏寒,体质阳虚;南方人发烧多,体质虚的更明显的结论。
此外,由于南北方人体质不同,即使患同一种病,治疗药物也应该不同。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凡药皆宜于地。江南地表,其地湿热,皮薄脆,用药轻省。关中河北,地燥,皮硬,膜闭塞,反复服药。”以外感风寒为例。一般江南的麻黄一块钱就能发汗散热,所以南方医书上有“麻黄不过一块钱”的说法;黄河以北,麻黄需要三钱,东北更需要,才能发汗降温。
2.中医保健——冬病夏治春冻秋从天人合一的角度,顺应自然,即主动适应四季的变化,是防病治病、养生长寿的关键。这里有两个例子。
①《内经》以“阴阳调和,四时调整”为原则,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因为太阳是春夏之气,容易发泄,不能利用;秋冬季节,阳藏阴外,要注意养阴。除了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还有一个有趣的防病养生方法,就是冬病夏治。即在夏季阳气盛的时候进行治疗,以促进体内的阳气,去除体内的旧寒。使哮喘和老年气管炎成为目标= _ blank & gt冬季不再出现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胃病等感冒疾病。
②春秋时节,要“捂春冻秋”。中医认为,人的府绸在冬季处于收敛状态,以抵御寒冷。春天皮肤毛孔转为排汗散热。这时候如果衣服突然减少,受风着凉很容易生病。从气象角度(外因)进一步阐述了为什么现在是过渡季节,气温多变,但春天却要结冰的原因。
原来这是因为春秋两季气温变化的方向相反,所以春季房屋惯性导致的室内外温差符号也相反(春季室内比室外冷,秋季相反)。在我国,冬冷夏热,春秋两季升降迅速,室内温度变化远远落后于室外,所以室内外温差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这样,如果在春天中期从室外(尤其是在文薇的阳光下)走在室内,如果春天不穿上衣服,时间一长,特别是老弱病残就会着凉生病。
秋天则相反,进屋要少穿衣服,也就是“冻死”了。总之,冬天房间有暖气,室内外温差更大。北方人也有进屋前脱衣的习惯,以免出汗伤到太阳。道理是一样的。
中国的中医(包括养生)理论和实践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医学文化宝库;中国特殊的气候导致的中医和养生文化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医气象治疗学是运用中医理论观察和研究天气、气候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一般规律,探讨如何避开对人体有害的气候条件,进而利用气候条件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中医早就注意到了气象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如《苏文包全明行论》说:“人生而有天地之灵,四时之法成也。”本文论述了中医气象疗法的临床应用。
1气候和发病率
1.1季节气候主要疾病一般来说,六淫、疫病都与气候有关。春季气候多风,与“风”有关的疾病也经常发生,如感冒、风温、风水、风疹等。夏季气候炎热时,经常出现发热、中暑;秋季天气紧张,气候干燥,常发生燥证,如温燥、凉燥、内燥证;冬季气候寒冷,容易出现风寒、寒性关节痛等多发性综合征。
1.2气候异常主要疾病为气候异常,包括六气过多或过迟或有时有其气的发生。比如春天要乍暖还寒,秋天要忽冷忽热,气候变化太突然,比如忽冷忽热,很容易导致某种瘟疫。
2气候和药物
中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在不同的季节和气候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明代医家吴坤说:“涉岁气有偏,发病原因是用药必须明确涉岁气。”所谓“老气”,是指每年的气候变化。老气年年变,四季气候每年变化不一样,所以治疗药物不能与四季气候相悖。
2.1指导用药原则《刘集大论》说:“论热不致热,寒不致寒,吾欲离寒不远。离热不远怎么办?齐波说,“不太热不发表,不太冷不攻。".这个说法解释了根据不同季节选择药物的一般原则。”热不致热”是指在炎热的夏季,如果没有寒证,就不要随便用热药,以免损伤津液,消除燥证;寒不致寒”是指在寒冷的冬季,如果没有实热证,就不能随便用感冒药,或者即使有热证,也不能用感冒药,以免损伤杨琪或生出其他证候。
除了“热不致热”、“寒不致寒”的用药原则外,笔者认为在漫长的夏秋季节,还应注意“湿不致湿”、“燥不致燥”。潮湿是夏季漫长的主要原因,而到了季节,人体脾胃的运化功能容易受损,此时不宜滥用甘、寒、补、腻之品。燥是秋季的主气,燥在当令。万物由荣转燥,人之气亦收敛。此时不宜滥用辛辣温热之品,以免消耗津液和血液,越积越多的证候。
2.2掌握用药方法《本草纲目》“四时用药例”中说“盛衰顺,寒、热、凉相反,春季宜加辛药、薄荷、荆芥,以保春生之气;夏季宜加辛热药,如香薷、生姜等,以保持暑气浮动;长夏宜加甘苦药,如人参、白术、苍术、黄柏等,使色相入气;秋季宜加酸温之药,如白芍、乌梅,以降秋季之气;冬月宜加苦寒药,如黄芩、知母等,以保持冬季气机下沉,所谓养天地合时。”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用药时,要根据四季的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药物,以顺应四季的盛衰,一定会达到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气候和针灸
外界气候的变化对人体气血的运行有相当大的影响。《苏文巴沈正论》说:“天气温暖,阳光灿烂时,人的血液水润,气浮,所以血液易泻,气易运行;天气冷阴的时候,人会凝血,会哭,但会抑郁。”由此可见天气寒冷对气血运行的影响。天热时,气血通畅,易于运行,天冷时,气血瘀涩。这为我们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推断气血运行的位置,选择相应的穴位和针刺手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3.1针刺春夏浅,秋冬深。一般来说,针刺深度取决于针刺位置、病情需要和针刺感觉的程度,但同时也要参考季节气候。《灵枢终章》说:“春在发,夏在皮,秋在肉,冬在骨。刺此病者,应其时也。”《难经七十难》也说:“春夏之际,阳气在上,人气在上,不可掉以轻心;秋冬日当空,人气亦当空,深取之。”认为人体气血活动与季节气候有关。春夏两季,大自然的阳气向上,人体的阳气趋于浅,所以针刺要浅;秋冬季节,自然界的阳气是向下的,针刺是实而密的,人体的阳气也趋向于深,所以针刺要深。
3.2春夏致一阴,秋冬致一阳。《难经七十难》说:“春夏气温致一阴,针初沉于肾、肝,为气而引阴;如果秋冬天冷,会造成一阳。刚开始针会飘到心肺,会生气。意思是会造成春夏一阴,秋冬一阳。”说明春夏季节,气候温暖,人体的阳气浮于外,阴气潜伏于内。针灸的时候要先深刺阴气所在的筋骨,再引出来。秋冬季节气候寒冷,人体阳气外密,阴气藏于内。使用针灸时,应先浅刺皮毛中阳气所在的部位,然后将手沉入,推入。此术,即所谓“取阴养阳”、“取阳养阴”的时令针法。
3.3春夏刺井,秋冬刺经合组织的《难经七十四难》说:“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天刺的人,内心是邪恶的;夏末月刺败者,邪在脾;秋刺者,邪在肺;对于冬天扎针的人来说,邪在肾。有四季,系春夏秋冬者也。”文章还简要提出了春夏刺井和秋冬刺经济合作。认为井陉到经略五蜀点的交通与季节有关。由于井陉穴的肌肉较浅,而井街穴的肌肉较丰富,所以本研究的实质是为了阐明人体气血运行的浅部和深部与四季寒热凉的关系。所以针灸的时候要根据四时之气来选择相应的穴位。
此外,在临床治疗中,疾病是可以逆转的,可以利用与疾病相反的天气条件进行治疗,也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在临床上,笔者利用夏季针刺治疗寒邪引起的哮喘、痹证等一些慢性疾病,往往取得良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中医气象疗法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整理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