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仅可以“治未病”,还可以“治未病”
“未病先防”与“未病先防”
我们今天谈论最多的就是“治未病”与健康、亚健康的关系。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状态。”相对于健康的这个定义,提出了亚健康状态的定义:“亚健康是一种没有疾病和不健康的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未病先治”的第一层含义是“未病先防”,即养生和调整尚未得病的身体,防患于未然。
这个阶段主要是“养生与调理”的关系。“养生”包括滋养身心、协调阴阳、顺应自然、滋补饮食、精心起居、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戒欲养精、益气调息、动静结合等一系列养生原则,其中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的身体达到一个平衡点时,就是最健康的,也就是“不生病”。
根据不同的体质,调节阴阳平衡是第一位的因素,如:脏腑功能衰退,正气不足,脏腑亏损,气血亏虚,失养,所以生理机能低下,机体生化不及,精气不足,所以脏腑功能脆弱:或脏腑表里不固,邪气乘虚而入,均可导致疾病。脏腑虚损,尤其是肾脾虚损,是最突出的变化。中医有脾为后天之本的说法,健脾补肾成为重要手段。
“预防疾病”和“预防病后变化”
目前“未病先防”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掌握疾病的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演变和传播,从而防止疾病加重,也就是第二层含义“防变”。
既有“生病”,也有“渴望生病”。所谓“渴望生病”,即疾病的潜伏期即将过去,疾病迫在眉睫。在疾病早期,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清代叶在温病治疗中提出了“一处可安邪”的思想,可以有效控制温病的预后,是一种未雨绸缪的措施。“先安”是对阴虚体质患者的阴液保护,照顾到了在出现化生迹象时阴液耗伤之忧,应先行。叶关于温病传变和病位变化的论述,使我们看到了“治未病”理念在温病中的应用,提高了我们对温病的治疗水平。
“预防疾病”和“病后康复”
康复是病后调理,即第三层意思是“病后康复”,意在达到自始至终的良好治疗。“痊愈后不病态”是病后康复的主要适应症,病后康复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其死灰复燃。当疾病初步恢复后正气尚未完全恢复时,此时就需要采取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法,促进身体的恢复。
我们从常见的急性病中康复会更容易,更好。对于一些慢性病,要把握好“不发生”的有利时机,也就是说,在病理形成的初始阶段,如冠心病的缓解期、脑血管病的形成期、糖尿病已经形成后并发症的预防等。,我们可以采取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或调整(扶正祛邪,增强元气),这对控制其复发非常重要。
回归自然是人类的理性选择。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贯穿于中医文化的始终,突出了“治未病”的主题,体现了“知其常而变,始于未防”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观,体现了医学领域“预防胜于治疗”的思想理念。这是一种积极对抗疾病的思维和思考的探索;这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一种探索,是指导中医临床的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
其实,中医经典理论中所谓的“圣人不可未治之病”,主要体现了预防为主,预防胜于治疗的思想。中医认为,一个好的医生应该熟悉养生之道和照顾生活的原则,这可以帮助人们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减少和消除疾病的机会,如适当的饮食,规律的日常生活,精神的内部防御等等。这实际上是要求人们遵守养生之道,而这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比疾病发生后的治疗要容易得多,也重要得多。疾病发生后,有一定的传播发展规律。一个好的医生应该熟悉和掌握这些规律,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阻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促进其良性逆转。比如《金匮要略》说,“见肝之病,当知肝传脾,脾先固本。”如《内经》说:“邪风如风雨,故善人待皮毛、皮肤、筋脉、六腑、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活。”这段话强调医生要注意早期治疗,防止疾病扩散到内脏。一般疾病都在体表,容易治愈。伤筋动骨和六腑也可治疗;如果侵犯五脏,病情严重,治愈率低。在中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生动的例子。如对和郭王子的治疗,生动地证明了疾病由表及里、由腑至脏、由浅入深、由轻入重的传播规律,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和结果的差异。这些都解释了中医一直倡导的“预防为主,保健为先”的理念,而这正是中医治未病的全部科学内涵。对于疾病的预防,做到这一点就足够了。
其实中医不仅可以“治未病”,还可以“治未病”。中医的主要任务是治病。就像朱丹溪说的,“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规律,所以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规律,所以很清楚照顾生命的原则。”所谓中医治病,主要是指两点:一是遵循中医养生之道,二是及时、积极、正确地治疗疾病。及时治疗是为了早治疗,早治疗比晚治疗好。主动就是主动,主动总比被动好;正确是指避免错误。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疾病的传播和发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完成这两点,就算基本完成了中医防病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