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的历史是怎样的?

烟台的历史是怎样的?烟台历史悠久。

夏朝,东夷人立国;商朝,后来国的所在地;西周初,建立了莱子;秦朝,先是齐郡,后是胶东郡;西汉时,建立胶东;东汉时,设东莱郡;唐代,建立邓州、莱州;宋代仍设邓州、莱州;明代莱州为莱州府,隶属山东省中书省。清代邓州府、莱州府迁至烟台;民国初年,废府州,设胶东观察员。1938至1942,成立胶东行署;1948,烟台市人民政府成立;1955,设立文登、莱阳专员办;65438至0958,莱阳特别暑期学校改为烟台特派员公署;1978更名为烟台地区行政公署;1983撤销烟台地区行政公署,成立烟台市人民政府。

烟台历史悠久。它是人类最早繁衍生息的地区之一。在烟台市芝罘区西南部,距海岸约1.5公里处,是一个7000年前的小港湾,以海钓和农业生产相结合为主要生计的白石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

白石寨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石斧、铁锹、石网挂件、三角足盆形鼎、骨针等器物,具有胶东沿海的文化特色。骨器打磨相当精细,骨针接近后来的钢针,说明当时的磨、织、缝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长岛县出土的文物表明,这里是5000多年前大汶口文化和4000多年前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距今4000多年至2500多年前的夏商周时期,烟台沿海地区是东夷人生活的重要地区之一。

东夷人不仅有发达的渔业和盐业,而且有活跃的商品流通。在长岛出土的一件陶器上,刻有七八个太阳,反复描绘太阳发出的光,说明东夷人是非常崇拜太阳的祖先。

烟台历史悠久。它是人类最早繁衍生息的地区之一。在烟台市芝罘区西南部,距海岸约1.5公里处,是一个7000年前的小港湾,以海钓和农业生产相结合为主要生计的白石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

白石寨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石斧、铁锹、石网挂件、三角足盆形鼎、骨针等器物,具有胶东沿海的文化特色。骨器打磨相当精细,骨针接近后来的钢针,说明当时的磨、织、缝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长岛县出土的文物表明,这里是5000多年前大汶口文化和4000多年前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距今4000多年至2500多年前的夏商周时期,烟台沿海地区是东夷人生活的重要地区之一。

东夷人不仅有发达的渔业和盐业,而且有活跃的商品流通。在长岛出土的一件陶器上,刻有七八个太阳,反复描绘太阳发出的光,说明东夷人是非常崇拜太阳的祖先。

烟台历史悠久。它是人类最早繁衍生息的地区之一。在烟台市芝罘区西南部,距海岸约1.5公里处,是一个7000年前的小港湾,以海钓和农业生产相结合为主要生计的白石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

白石寨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石斧、铁锹、石网挂件、三角足盆形鼎、骨针等器物,具有胶东沿海的文化特色。骨器打磨相当精细,骨针接近后来的钢针,说明当时的磨、织、缝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长岛县出土的文物表明,这里是5000多年前大汶口文化和4000多年前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距今4000多年至2500多年前的夏商周时期,烟台沿海地区是东夷人生活的重要地区之一。

东夷人不仅有发达的渔业和盐业,而且有活跃的商品流通。在长岛出土的一件陶器上,刻有七八个太阳,反复描绘太阳发出的光,说明东夷人是非常崇拜太阳的祖先。

烟台是人类繁衍最早的地区之一。在烟台市芝罘区西南部,距海岸约1.5公里处,是一个7000年前的小港湾,以海钓和农业生产相结合为主要生计的白石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

白石寨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石斧、铁锹、石网挂件、三角足盆形鼎、骨针等器物,具有胶东沿海的文化特色。骨器打磨相当精细,骨针接近后来的钢针,说明当时的磨、织、缝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长岛县出土的文物表明,这里是5000多年前大汶口文化和4000多年前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距今4000多年至2500多年前的夏商周时期,烟台沿海地区是东夷人生活的重要地区之一。

东夷人不仅有发达的渔业和盐业,而且有活跃的商品流通。在长岛出土的一件陶器上,刻有七八个太阳,反复描绘太阳发出的光,说明东夷人是非常崇拜太阳的祖先。

烟台是中国环渤海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烟台下辖5区1县和7个县级市,总面积13700平方公里,总人口63O余人,其中市区人口15O余人。

烟台是一个美丽的港口城市,也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12度,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

在9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有许多名胜古迹,如蓬莱阁,秦始皇东巡的遗址,马洋岛,每年吸引数百万中外游客。烟台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著名的渔业基地、水果之乡和中国重要的黄金产地。

烟台是中国十大商埠之一,交通通讯便利,已进入“全国投资硬环境优秀城市”行列。20世纪80年代以来,烟台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成为中国沿海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

到1995,全市GDP在全国城市中排名18。烟台的科学教育。

烟台有哪些辉煌的历史?烟台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东亚地区的国际港口城市、购物中心和旅游城市。

烟台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渔业基地之一,盛产海参、对虾、鲍鱼、扇贝等70多种海珍品。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果产区,烟台苹果、莱阳梨、大樱桃等驰名中外。是中国重要的黄金产区,黄金储量居全国第一(县级市招远、前列莱州),占全国的1/4以上,其他可供开采的矿藏有30多种。

秦始皇三次东征的地方,中国现代邮政的发源地。

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酒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09年中国最美城市。

第三,烟台历史名人丘处机(1148—1227),是真正的道家老师。字密,号长春。邓州栖霞杜宾村人。1224年(元太祖十九年),丘处机回到燕京,奉命掌管天下道教,住在天昌寺(今白云寺)。同年,丘处机举行敕令,释放汉人和女真奴隶三万余人。他还通过加入全真教拯救了一大批汉族士人,全真教可以免除官吏。从此,全真教兴盛,丘处机的名声也达到了顶峰。改庙为道、佛、道者不计其数。在元代,秋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中国文化的独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郝懿行(1757—1825),山东栖霞人。生于清高宗二十二年,卒于玄宗道光五年,享年69岁。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进士,掌户部。二十五年,补江南司。走一条沉默的线,但不说出来,就会腻在讲经典。房子的墙壁暗淡无光,院子里经常长满蒿,走路也很平静。他的妻子王昭元也参与了经学史的研究。当时是以“高邮王父子,栖霞郝夫妇”为宗旨的写书人。义兴的著作有《文集》12卷、《抄本》6卷、《谚语民间传说》18卷、《蜂记》1卷、《燕子春秋》1卷、《海厝》1卷、《宋锁语》1卷、《训》1卷、《尔雅义疏》18卷、《春秋注》12卷、《山海经注》12卷。

琪宇(1609——1702),本名武乐,山东栖霞唐家泊村人,反清英雄。

牟宗三(1909—1995),山东栖霞人。理学八大家之一。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之一,被称为当代新儒家的集大成者。1927年进入北大预备学院,两年后升入哲学系。1933毕业后,先后在华西大学、中山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任教,主要教授逻辑学和西方哲学。65438-0949年赴台湾省,先后在台湾省台北师范大学、东海大学任教,教授逻辑学、中国哲学等课程。1958年,唐君毅、许、共同发表了现代新儒学的纲领性文章《中国文化告知世界宣言》。65438年至0960年赴香港,先后在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任教,讲授中国哲学和康德哲学。1974退休后,成为新亚学院全职教授。1976年受台湾省“教育部”邀请到台湾省大学哲学研究所讲学。1987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1995四月死于台北。

张伟1956 11山东龙口人,原籍山东栖霞。1976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参加农村的工副业。1978年考入山东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现鲁东大学)。1980毕业后,在山东省档案局工作,在省档案局工作了四年,从事历史档案的编纂和研究工作。1984调入山东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历任栖霞县寺口橡胶厂技术员、工人,山东省委办公厅档案编研部干部,山东省文联专业作家、车间副主任,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万松铺书院院长;兼任山东师范大学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山东省龙口市政府副市长、市委副书记、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文化体育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4.烟台的历史起源于烟台市,因烟台山而得名,历史悠久。

烟台山,原本不为人知,在古代是一座荒山,三面环海,海拔53.5米,面积7.07公顷。因为地处北海岸,当地人称之为“北山”。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为防倭寇袭扰,在岐山北麓修筑岐山,保卫千户之城,同时在北山设置铁墩,又称狼烟墩、烽火台。发现敌人,白天升起烟,晚上升起火,简称烟台。

这就是一些当地人所说的“铁山”、“烟台山”。清同治五年(1866),在今烟台山以西修建了海关码头,并在东海关的铁墩上修建了灯塔和旗杆,指挥进出码头的船只。

从此,烟台山也被称为“拉琪山”。灯塔东侧有一块“烟台石”。

由于四季气候的变化,烟台每年“七九月开河,八九月燕子来”。“八九月”时节,成群的燕子从南方飞来,聚集在这里筑巢繁衍。当地人称烟台山为“烟台山”。

19结尾,“北山”、“拉琪山”、“烟台山”、“烟台山”混在一起。1905年,烟台山修建灯塔,命名为“烟台山灯塔”。

此后,其他名字逐渐消失。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里被统称为烟台山,成为后来烟台市的象征。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芝罘岛、上步区(东至广东街、西至海防营、南至锁城、北至海岸)改为芝罘区、烟台区,归浮山县管辖。这是第一个以烟台山命名的行政区。

1913、烟台区改为原浮山县烟台特区,又称烟台警察特区。1934年春,山东省政府成立烟台特别行政区,直属于山东省政府管辖。

1945年8月24日,烟台第一次解放,烟台市人民政府成立。烟台名字的由来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5.烟台的历史起源于烟台市,因烟台山而得名,历史悠久。烟台山,原本不为人知,在古代是一座荒山,三面环海,海拔53.5米,面积7.07公顷。因为地处北海岸,当地人称之为“北山”。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为防倭寇袭扰,在岐山北麓修筑岐山,保卫千户之城,同时在北山设置铁墩,又称狼烟墩、烽火台。发现敌人,白天升起烟,晚上升起火,简称烟台。这就是一些当地人所说的“铁山”、“烟台山”。清同治五年(1866),在今烟台山以西修建了海关码头,并在东海关的铁墩上修建了灯塔和旗杆,指挥进出码头的船只。从此,烟台山也被称为“拉琪山”。灯塔东侧有一块“烟台石”。由于四季气候的变化,烟台每年“七九月开河,八九月燕子来”。“八九月”时节,成群的燕子从南方飞来,聚集在这里筑巢繁衍。当地人称烟台山为“烟台山”。19结尾,“北山”、“拉琪山”、“烟台山”、“烟台山”混在一起。1905年,烟台山修建灯塔,命名为“烟台山灯塔”。此后,其他名字逐渐消失。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里被统称为烟台山,成为后来烟台市的象征。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芝罘岛、上步区(东至广东街、西至海防营、南至锁城、北至海岸)改为芝罘区、烟台区,归浮山县管辖。这是第一个以烟台山命名的行政区。1913烟台区改为原浮山县烟台特区,又称烟台警察特区。1934年春,山东省政府成立烟台特别行政区,直属于山东省政府管辖。1945年8月24日,烟台第一次解放,烟台市人民政府成立。烟台名字的由来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6.为什么烟台历史悠久烟台历史悠久。早在65,438+00,000年前,人类就在城市中繁衍生息。

烟台古称中中,后改为芝罘,以芝罘山命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三次东游,每次都去芝罘岛。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为抵御日寇入侵,在东南沿海地区设置威海、宁晋、静海、成山,并设若干驿站,以烟台为“岐山驿站”。当时靠海的北山上建了一个狼烟码头,有个警察“白天提烟,晚上生火防范。”

狼烟码头又叫“烽火台”,俗称“狼烟台”。后来这座山被称为烟台山,烟台因此得名。

7.古代烟台有哪些名人?1,丘处机。

丘处机(1148—1227)人称长春子。栖霞市宾都里人。马丹阳、谭处端、王渔洋、刘处玄、郝大通与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的孙不二(女)并称为“北齐真”。

2.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8)字敬,号南唐,后号。明代杰出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

3.王

王(1845-1900),浮山县古贤村(今烟台开发区)人。1880年(清光绪六年)进士,翰林院授编审,到国子监献酒。中国近代著名金石学作家,甲骨文的发现者和爱国者。

4.郭贤德

郭贤德(1835—1920)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860毕业于美国杰斐逊大学。1862年秋,进入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神学院,被长老会派遣到中国传教。郭贤德夫妇3月到达烟台1864。到烟台后,克服语言、居住、生活、疾病等各种困难,逐渐适应烟台的生活习俗,创办了烟台长老会,首任牧师。郭贤德于1920年卒于烟台,在烟台度过了56年。

八、山东烟台文化背景及生活习惯山东就不用说了!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山东人慷慨热情。烟台也是个好地方,至少环境不错。我在这里住了4年半。就是对烟台人印象不好,尤其是本地人!首先,发誓!一个几乎没有文化的城市!鲁菜的发源地,可以吃!!!!!!!!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图)2008-3-24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图)2008-3-24国家园林城市(图)2008-3-24国家园林城市(图)2008-3-24全国文明港口(图)2008-3-24卫生城市(图)2008-3-24 2005联合国人居奖(图)2008-3-24全国文明城市2008-3-24国际呵呵,最后一句是我个人观点。烟台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经119° 34 ' ~ 121° 57 ',北纬36° 16 ' ~ 38° 23 '。

东临威海,西接潍坊,西南接青岛,北濒渤海、黄海,反方向是辽东半岛,与大连隔海相望,共同构成了中国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最大水平距离214km,最大垂直距离130km。全市土地面积13745.9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643.60平方公里。全市海岸线长702.5公里,岛屿长206.62公里。

烟台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东亚地区的国际港口城市、购物中心和旅游城市。烟台下辖芝罘、福山、穆平、莱山4个区和长岛县,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栖霞、海阳7个县级市。

地形烟台是丘陵地区,丘陵平缓,沟壑纵横。山地占总面积的36.62%,丘陵占39.7%,平原占20.78%,洼地占2.90%。

低山区位于城市中部,主要由大泽山、艾山、罗山、雅山、磁山、歌山芦山、珊溪山、昆嵛山、黄愚山和赵虎山组成。山体多由花岗岩构成,海拔500多米,最高峰是昆嵛山,海拔922.8米。丘陵区分布在低山区及其延伸部分周围,海拔65,438+000-300m,地势平缓起伏,坡度平缓,山谷浅而宽,山谷内洪积发育,土层深厚。

由于烟台市降水充沛,空气湿润,气候温和,低山丘陵一年四季郁郁葱葱,风景如画。春天,山青水秀,花香四溢;夏天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秋天,果林红叶满,五彩缤纷;隆冬时节,它被银装素裹。

市内水文条件,河网较为发达,中小河流众多,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21条,其中流域面积在3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条,分别是乌龙江、大沽河、大沽河、王河、何洁河、湟水河、新安江。主要河流被昆嵛山、雅山、艾山、罗山、大泽山形成的“胶东屋脊”分割,由北向南流入大海。

乌龙江和大沽河向南流入黄海。大沽夹河、新安江向北流入黄海;黄水河、何洁和王河流入渤海。其特点是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涨跌急,属于季风性降雨源头河流。

冲积平原厚实肥沃,盛产苹果、樱桃、梨和葡萄。气候特点烟台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12摄氏度。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和休闲胜地。

海域岛屿分布概况烟台海岸线长909公里,北、西北濒临渤海,东北、南濒黄海。有63个岛屿,有大大小小的基岩,像镶嵌在大海中的璀璨珍珠。

面积较大的有芝罘岛、南长山岛、马洋岛,有居民的岛屿有15个,分别是长岛县的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大黑山岛、小黑山岛、庙岛岛、宅吉岛、大秦岛、秦晓岛、南皇城岛、北皇城岛。海水的特性沿岸表层水温的变化比外海更明显、更大。年平均水温在11~14℃之间。

海水年平均表层盐度约为28~31‰。莱州至龙口沿岸为不规则半日潮,龙口至穆平和海阳沿岸为规则半日潮。

海岸地貌主要分为岩石海岸和沙质海岸两种类型。它西起莱州市虎头崖,东至穆平东山以北。为曲折的石质海岸,海蚀地貌明显,其余多为沙质海岸。海岸和岛屿相得益彰,海美、光美、山美、名胜古迹多。这是一个避暑胜地。

烟台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渔业基地之一,盛产海参、对虾、鲍鱼、扇贝等70多种海珍品。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果产区,烟台苹果、莱阳梨、大樱桃等驰名中外。是中国重要的黄金产区,黄金储量居全国第一,占全国产量的1/4以上,其他可供开采的矿藏有30多种。地名来源于烟台名和烟台山。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为防止倭寇入侵,当地军民在临海北部山上设立烽火台,又称烽火台。发现敌情后,白天升起烟,晚上升起火,这是警报信号,所以简称烟台。

烟台山得名,烟台城得名。历史沿革烟台,东夷古国。

夏朝,东夷人建国(今莱州市横西)。商、西周、春秋为赖之地。

战国属齐。秦朝属于齐国。

汉朝是东莱郡。金是东莱国。

南北朝为东莱、长光郡。隋是莱州。

唐置邓州、莱州。宋元是它造成的。

明清为邓州、莱州。1858年6月,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将碧螺洲等10处作为通商口岸。

1861 5月,清政府批准烟台改通商口岸,并于8月22日任命直隶为王琦候补知府。

九、烟台原名邓州——今蓬莱。

据《明史》记载,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加强海防军事建设,防止海上海盗不断入侵,朱元璋批准建宁海威(今牟平区)为烟台最早发祥地,早于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在北京修建的紫禁城。在修建“岐山守千户”的同时,在其北部山顶(今烟台山)修建了“琅琊台”,被当地人(当地人)称为“烟台”,被传为烟台最初的源头。

对此,有两点疑点:一是至今未发现确定为烟台起源的石刻和文字资料;第二,当时“狼烟码头”遍布中国沿海边疆,同样不能称为“烟台”。那样的话,恐怕“烟台”并不是无处不在,而似乎只是一个推论。“岐山守千宅”建成后,其疆域属浮山郡管辖,于1131(金天会九年)建立。

清朝建立后,于1664年(清康熙三年)下令废除“岐山守千府”。此后,军队变成了平民的土地,原来的千户和副千户被贬到了庶人。官兵们被解除武装,从事农业、工业和商业。同时,原“岐山守千宅”更名为“岐山府”、“锁城”、“锁城”,周边13个村落被浮山县划为东北“岐山社”。

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在知县罗勃编的《浮山县志》卷一地理图中可以看到,浮山沿岸有14个“琅琊台”,自西向东13个都标为“台”,除了最东边的部分(今烟台山)近80年后,在1762年(第二十七年) 浮山县令何乐山所编的《浮山县志》中有“石舫”(指烟台山北部的“自然奇观”),烟台山(指烟台山)上又出现了“烟台”二字,但这次提到的是“烟台”二字。

第二个字“烟台”的出现,拉开了烟台被正式确认的序幕。早在明初,芝罘湾的几个渔民就共同集资,在西南河北河口(今北街群众艺术馆旧址)以东修建了三间茅屋供奉海神,后在清朝雍正年间进行了小规模的改建扩建。

这一时期,芝罘湾已成为边区郊区南北海上交通和渔船的重要避风港口。1810年(清嘉庆十五年),在本地及外地商人、船工的投资下,海神庙扩建为“天后宫”,百姓称之为“大神庙”。

当时庙前主街和市场发展很快,形成了“主街”(后改名为北街),郊区称为“海上”,后改名为“烟台街”。以大庙为中心的“海上”和“烟台街”的称谓一直流传到上世纪40年代。

据说当时有人在木牌上写了“烟台街”三个大字,钉在北大街新华书店对面一家店铺的墙上。所以“烟台山”“烟台街”是当时公认的地名。

1859 165438+10月9日(清咸丰2009年10月15日)正式成立“烟台局”,开始征收船税和货物税。烟台虽未正式命名,但“烟台局”的设立已得到清政府的初步确认。

1860年6月8日(清咸丰十年四月十九日),法国侵略军入侵芝罘港,在未开一枪、未进行任何抵抗的情况下,以3000余兵力登上烟台山。据《筹办洋务的故事》记载,山东巡抚虞雯两个月内13次到朝廷,报告了法国侵略者在烟台集结兵力、扩充装备、宿营、劫掠民船、侦察训练、验枪等侵略行为。他几十次提到“烟台”“烟台泰山”“烟台海口”“烟台地方”。

(2)烟台市,因烟台山而得名,历史悠久。烟台山,原本不为人知,在古代是一座荒山,三面环海,海拔53.5米,面积7.07公顷。因为地处北海岸,当地人称之为“北山”。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为防倭寇袭扰,在岐山北麓修筑岐山,保卫千户之城,同时在“北山”设置铁墩,又名狼烟墩、烽火台。发现敌人,白天升起烟,晚上升起火,简称烟台。这被一些当地人称为“铁山”和“烟台山”。

清同治五年(1866),在今烟台山以西修建了海关码头,并在东海关的铁墩上修建了灯塔和旗杆,指挥进出码头的船只。从此,烟台山被称为“拉琪”。

灯塔东侧有一块“烟台石”。由于四季气候变化,烟台“七九月开河,八九月燕子来”。八九月份,成群的燕子从南方飞来,聚集在这里筑巢繁衍。

当地人称烟台山为“烟台山”。19结尾,“北山”、“拉琪山”、“烟台山”、“烟台山”混在一起。

1905年在烟台山修建灯塔,命名为“烟台山灯塔”。此后,其他名字逐渐消失。

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里被统称为烟台山,成为后来烟台市的象征。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芝罘岛、上步区(东至广东街、西至海防营、南至锁城、北至海岸)改为芝罘区、烟台区,归浮山县管辖。

这是第一个以烟台山命名的行政区。1913烟台区改为原浮山县烟台特区,又称烟台警察特区。

1934年春,山东省政府成立烟台特别行政区,直属于山东省政府管辖。1945年8月24日,烟台第一次解放,烟台市人民政府成立。

烟台地名的历史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