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敏出生在哪里?

罗敏

罗敏,1968出生于四川泸州,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曾是成都军区工坊专业画家,现为北京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文名:罗敏。

别名:女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泸州

出生日期:1968

职业:北京画院画家

毕业学校:解放军艺术学校

代表作品:新兵营里的小女孩,她们在下河街迎面走来,祝福。

个人简介

主要展览:个展:“每日镜报-2011罗敏画展”在今日美术馆举办。2013,罗敏纸画展在今日美术馆举办。

群展:“画得最多”中国青年油画展;“看得见的诗”中国素描油画展;首届“艺术凤凰”中国当代青年油画展;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研究与超越”——第二届中国小油画展:第36届横滨海外艺术家国际邀请展;“灵感高原”——中国艺术展;“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灵感高原-中国艺术展;首届中国百家金陵油画展;11全国美展;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体育艺术展览;第9、10、11届陆军艺术展;当代中国——艺术家眼中的中国油画艺术展;

说明自己的情况

对我来说,绘画是寻求个人自由的一种方式,不应该是压抑和牺牲自己的个性来达到大同。我喜欢画布和笔触的感觉。我尝试用纯粹简单的语言去绘画,从而找到自己相对独立封闭简单的精神家园。作为一名艺术家,绘画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兴趣所在,而作为一名女兵和战士的双重身份,艺术创作和创作中思想的形成始终在她们之间。现实生活的体验和社会角色的定位总是以各种方式支配着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艺术创作,使他们在各种矛盾中找到和谐,相互影响。但是,无论是题材创作(如女兵、藏族题材等。)或非主题创作(游泳、植物、石榴主题等)。),内容的个性化和绘画语言的个性化是我寻找的根本核心,因为艺术家的目的是通过作品的描写来完成自己的精神诉求。真正的人格是艺术的魅力,是艺术作品的终极气质,所以在生活中用心去感受,用自己的心灵去描绘真实独特的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在题材上还是语言上,用自己的感觉,自己的内心,在生活中找到一个真实的、有个性的自己。甚至对于画布、颜料、笔的属性,我都做了大量的思考和实验,尽力用一种与自己相称的画风和气质来体现真实的个性。在创作中,如果我们用某种学派的语言去描述和表达,用固定的观念和模式去观察生活,生活的真实性和独创性就永远不会真正进入我们的头脑。我们用一种固有的价值观和审美来指引我们的创作方向,而现实生活的本质却被遗忘在一个死角里。我们的良心、性格、判断力在所有的“固有公式”中逐渐被削弱。其实,绘画除了流行的“审美”,更应该发出一种强烈的声音,一种对社会、对生活的意识、责任和热爱。我们应该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看,去感受生活的真正美好。

艺术成就

2013 110今日美术馆在罗敏举办“路过,成风景”纸画展,展出* * *展览作品66件;

165438+10月发表《路过,成风景/罗敏纸画》;

65438+二月油画《游泳》被北京画院收藏;

65438年2月,艺术追踪出版中心出版了《追踪罗敏个展》。

65438年2月油画《他们从下河街走来》入选“画中人”当代中国油画展;

2012油画《版纳女兵》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5周年军队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油画《盆景兰花》入选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青年油画展——最画”;

油画《和田凤凰小学的孩子们》被北京画院收藏;

油画《花草集》系列参加澳门行政公署主办的“十三位杰出女画家油画展”。

油画《新兵营里的小女孩》获第七届四川巴蜀文学艺术奖美术类银奖。

2011油画《壶山水》系列入选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首届“艺术凤凰”当代青年油画展;

油画《新兵与少女的阳光下》入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

油画《新兵与少女的阳光下》入选中国军事博物馆90周年艺术展。

油画《新兵营的小女孩》入选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军事艺术家的摇篮——解放军艺术学院优秀作品展》;

油画《祝福》入选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四川更美——四川优秀美术作品展;

油画《恐怖》入选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的当代中国-中国油画艺术展,获“杰作奖”;

油画《2009年秋》和《静得可以听到大地的心跳》入选成都文轩美术馆举办的文轩美术馆开幕展。

今日美术馆举办“每日镜报-2011罗敏画展”,展出50多幅油画作品,获得广泛关注。此次个展是今日美术馆首次由军旅艺术家举办的当代学术展览奖。

出版画册《罗敏油画作品选》

2010系列油画《锅景五号》入选北京时代美术馆举办的中国青年写实艺术展,获得优秀作品奖。

油画《12岁的夏天3号》入选“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油画展;

油画《静得能听到大地的心跳》入选成都、上海联合举办的“东西方风情”沪川油画交流展。

油画《藏北印象》入选时代美术馆举办的具象研究——回归经典;

油画《风景系列》入选山西太原举办的漫游三晋——中国当代油画大师素描展;

油画《夏天》入选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研究与超越——第二届中国小型油画展》;

油画《盆栽风景》系列入选在横滨美术馆举办的第36届横滨国际海外艺术家邀请展。

油画《祝福》、《夏天》入选上海大学举办的当代艺术家提名展。

2009年油画《石榴》系列参加上海索默画廊“生活:一种纪念”群展;

油画《红色记忆》《石榴》系列参加北京789双年展——绿色时空特展;

油画《新兵营小女孩》入选在湖北武汉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油画《夏天》入选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七届全国体育美展。

油画《祝福》《新兵营的小女孩》参加重庆江山美术馆《她的世界——2009国际当代新锐女艺术家邀请展》;

油画《祝福》入选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灵感高原——中国艺术展”;

《记忆中的红丝带》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展”;

2月获全军院校首届学校教育奖“金奖”。

2008年油画《记忆中的红丝带》入选在军事博物馆举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学院书法展。

油画《石榴》系列参加成都机场十号艺术机构“数字时代的绘画与雕塑”开幕展;

2007年油画《记忆中的红丝带》入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军队美展。

油画《石榴》入选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举办的全国艺术中国展。

油画《石榴》系列八幅作品参加由何多苓老师提名、成都K画廊主办的“5+3花聚金冠城”女艺术家联展;

油画《石榴》入选首都博物馆“融合与创造——2007中国油画大师学术邀请展”;油画《红石榴》入选“艺术中国”全国展;

2006年,油画《美丽世界系列》和《存在之道》入选在兰州美术馆举办的第十九届新艺术家作品展。

油画《红色记忆》入选南京博物院举办的中国百家金陵油画展。

2005年油画《红土、蓝天、正午》入选在南京博物馆举办的第六届全国体育美展。

2002年油画《晨间工作室》入选在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第九届军队美展。

1997油画《骄傲的岁月》入选在四川美术馆举办的建国70周年四川美展;

油画《新长征——青苹果》入选在四川美术馆举办的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四川美展。

油画《天启A》入选四川体育艺术展。

1996油画《静止的东西》入选首届成都油画展。

1994油画《存在之道》入选首届四川大学生艺术节画展。

出版情况

2011出版画册《罗敏油画集》、《罗敏油画集》、《每日镜报》、《罗敏画展》;

2013 165438+10月发表《路过,成风景/罗敏纸画》;

2013 12艺术追踪出版中心出版《追踪罗敏个展》。

代表作品

新兵营里的小姑娘们,她们在夏河街头面对面走来,祝福,藏北印象,锅边风景,石榴系列,记忆中的红丝带,阳光下的新兵和姑娘,花草采集,游泳系列。

作品欣赏

解读罗敏的绘画

黄渡馆长。

罗敏到底是谁?她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军人,也是一位默默工作的女画家。罗敏绘画的魅力在于,她用高度个性化的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艺术体验,即用娴熟的笔触和绚丽的色彩来诠释隐藏在事物中的个人感受和视觉内涵。罗敏的绘画题材广泛,从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到性格复杂的人物,从部队女兵严谨细腻的生活到丰富多彩的藏族肖像,再到稚嫩活泼的儿童,等等。她选择这些日常的、简单的意象作为描写和分析的对象,既阐释了生活美学的本质,又展现了绘画的视觉美。

与今天其他军旅画家现实主义的“英雄”叙事和充满商业气息的通俗绘画不同,罗敏执着于自己的审美判断和艺术信仰,更倾向于对微观世界的观察。他在尊重客观物象的同时,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表现,依靠随意的笔触和严谨的造型,创造了绘画中独特的美的形式。画家无意还原客观世界,而是用这些意象来创造和表达自我认识和分析的世界。从结构主义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符号的意义都来自于它与其他符号的关系,特别是来自于它与其他符号的对比或对立。换句话说,绘画意义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通过绘画中形式符号的对立来表达的。无论如何,罗敏的绘画通过抽离、过滤和提炼日常生活及其表象编织了一个形而上的视觉符号。正是借助于对日常生活中不断变化的细节的解读,画家表达了个人的态度和观点,分析了这个生命实体的时间和存在的意义。在“盆花”系列中,她虽然描绘的是花草瞬间的静止状态,却隐含着生命的时间和存在。然而,对花朵盛开、凋谢和枯萎的表现传达了画家的另一种分析路径。在这样一个模糊混乱的世界里,花草树木虽然有生长、延伸、循环、消失的形式,但她在绘画中尽量避免客观再现,而是用凝重的笔触和闪亮的色彩营造出一种色彩感淡漠的质感和肃穆的气氛。这种高度拟人化的盆花包含了画家骄傲的性格。尽管如此,这个凝固的图像最终还是展现了一个抽象的时间尺度:既没有失去的时间,也没有找回的时间,只有没有过去和未来的时间,也就是绘画创造了自己的时间。

同时,除了在绘画中明确表达时间和存在的概念外,罗敏还将“盆栽花卉”作为释放自己情感的方式,尽管这些花卉并没有明确表明什么,只是表现了一种生命意识的隐喻。然而,众所周知,在写实绘画中,它所再现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有意义的,但罗敏并没有完全遵循这一艺术理念,即没有把绘画作为既定的事实来对待,而是把绘画语言打开了,这就造成了许多歧义——它不仅可以指生命本身的意识,还可以反映人的忧郁、孤独、焦虑和悲伤的精神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观众看的不是直接的某个东西,而是某个东西的具体形象,其中包含了作者的主观视角和个人色彩。他的绘画之所以恰当,就在于留给观众去自由想象、思考和判断,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体验、阐释、诠释和展示绘画的内涵和意义。

在作品《红石榴》和《蓝石榴》中,罗敏巧妙地将摄影和电影的镜头元素融入绘画语言,旨在改造绘画本身的形式结构。具体来说,她把绘画、摄影和电影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中性的语言方式,提高了绘画语言,使绘画的界限变得不同和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件作品整体上呈现出几乎单色的红蓝,都隐含着人的主观意志。在这两部作品中,罗敏将开裂的石榴局部放大,将如此晶莹剔透、如此富有质感、如此脆弱易碎的石榴籽刻画得栩栩如生,给人纠结一生的感觉,尤其是整体的红色或蓝色色调加强和渲染了视觉上的刺激和震撼,暗示了某种人为的控制行为。一般来说,画家给出信息的意图往往与观众对信息的理解相违背或偏离。也许观众更容易从她的两部作品所传达的信息中理解与人相关的暴力和快感的含义:它不仅暗示了人的暴力,也展示了物体本身的美。然而,罗敏绘画的形式和概念更多的是对暴力的思考。她的画中有多重关于暴力的隐喻,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在批评家看来,解释和判断是有一定距离的,因为任何理性的解释都无法解释情感偏好。也许罗敏的画只是从艺术家的直觉和感性中倾泻出理性的分析,这是一种鲍德里亚式的关于暴力的表达,即暴力的图像和图像所遭受的暴力。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提示:一是进攻性、强制性暴力。一种是温和的、劝诫的、安慰的软暴力。一是与图像和信息相关的视觉媒体暴力。

在其他的静物画中,无论是仙人掌的坚固,君子兰的美丽,还是乱草的妖娆,罗敏都将这些植物状态作为主观描写的对象,从中可以感受到自己生活的美好。她的画作《静寂时能听到大地的心跳》集中体现了这一审美特征,这显然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高雅境界和禅画美学有关。在用干花或鲜嫩的花草表现生命状态时,她强调主体意识的自然性,无论是干花与浅绿交错的意象,还是俯瞰花盆的兰花或其他花卉,都用沉重有力的笔触勾勒出墨绿的叶片,充分表达了一种“忘我之事”、“主客合一”的纯粹体验。另一方面,画面的意象和诗意的主题被画家巧妙地处理成一种互补的关系。在这幅作品中,罗敏自由散漫的笔触加上油画颜料的物质性,犹如传统书画中的干笔,既自然又顺其自然。其简约的画风直接拉近了人与日常世界的亲近,即中国人与花草的审美关系。即使在今天,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仍继续使用这一文化传统,将花草与自己视为一个整体。养花草兼顾美观和养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将植物与自己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养花草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养生方式,也是一种心理上的“疗愈”作用。它有其华丽的风格,使自然的装饰更加美丽,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还可以调节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个人审美情趣,增强人们的健康、科学知识和个人修养。因此,罗敏正是通过这种禅画观念,解开并表达了“主客合一”的视觉哲学和心理安慰。

作为一名女性画家,罗敏将潜意识中的母性情怀注入到绘画表达的媒介和手段中,并将这种情怀的积淀延伸到家庭、生活、工作、女性、儿童的微观世界。尤其是在观察儿童生活习惯的过程中,罗敏在她的系列作品《游泳课》和《彼岸》中充分展示了她的艺术直觉和才华。她抓住了孩子和游泳池的主要特征,用水墨写意的手法进行了概括——在碧波荡漾的蓝色池水中,用大笔触,把孩子描绘成各种游泳的动作或姿势,在清澈透明的游泳池中游泳,充分再现了他们。她将色彩、空间和身体重构为自己绘画的感性逻辑“节奏”。她甚至大胆地放弃了在其他几幅“游泳”作品中用油画颜料表现蓝色游泳池的想法,只在孩子的身体上微微荡漾,通过在画面中留下一大片空白来暗示水的存在,就像京剧《三岔口》中的意象表达方式一样。因此,她刻意把画中不必要的部分剪掉,塑造成清晰简单的形式语言,从而给画面增添了雕塑感和空洞的灵感。同时,我们也从动态画面中体验到,淘气的孩子虽然玩耍、游泳自由,但他们的“身体”却被置于一个自由与限制交织的空间中。在这种关系中,罗敏不仅将空间与身体的对比作为视觉表达的张力,还用诗意的绘画语言含蓄地暗示了二元对立的世界:活泼与顺从,自由与克制。

罗敏的从军经历使她对艺术的理解转向对微观状态的兴趣和表达,她思考当代军人进入新时代的精神。因为女性身份,她近距离观察了女兵的内心活动和外在表征。女兵在部队的生活并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枯燥单调,而是有着鲜为人知的生动一面,每一个细节几乎都让人难以忘怀。在《新兵营里的小女孩》这幅画中,她并没有像其他画家那样把新兵描绘得整齐划一,而是从生动、自然、人性的角度,以女兵们洗完澡排队等候的场景为表现对象,生动地捕捉到她们在等待队友时轻松活泼的心情,湿漉漉的头发,粉嫩的脸庞或披着绿色的浴巾。或对着镜子化妆,或回眸此刻等。,这是一个独特的视角。她大胆地展示和陈列充满生活气息的生活用品的鲜艳色彩(红色拖鞋、黄色脸盆、绿色毛巾),烘托画面欢快的气氛。她生动地刻画了新女兵的形象特征,如青春、浪漫、朝气、自然、天真、活力、率真等。

与通俗绘画所倡导的象征主义不同,罗敏并没有走向绘画的教条,而是将日常生活的图像作为创作的核心,试图重新发现绘画的本体和自由。换句话说,从绘画本身出发,从日常生活出发,这是她打开绘画可能性的入口。不难理解画家为什么从宏大的历史现实叙事转向平淡乏味的日常生活。罗敏简化并放大了他的日常生活,看似没有鲜明宏大的叙事姿态,却有着非常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在这种微描中,她以绘画的形式揭示了日常生活背后各种符号的意义——集体、记忆、个性、生命、时间、存在、生命、精神、趣味。因此,在罗敏看来,虽然当代绘画不再遵循线性的视觉逻辑,而是不断地被吸收、借鉴、拼贴和混合,但她并不随波逐流,而是相信自己的艺术直觉,坚持自己的信念,关注和分析绘画本身的内在性与微观世界的关系。她把今天的绘画理解为一种视觉媒介,它包括对许多文化符号的分析:它不仅是对事物秩序的重组,也是一种视觉概念,一种凝固的运动,一种精神的图解,一种现实的再现和对想象的分析。因此,在现实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罗敏巧妙地将摄影和电影的新方法结合起来作为表达的砝码,从而导致了绘画语言的转变。她的画传达了一个清晰的概念:与生活、与生命对话。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的主观解构和编码,她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她的个性风格的表达和她的身体一样属于她。因此,如果我们仔细欣赏罗敏的绘画,我们可以体验到她刚柔相济的艺术气质。

评论人物

-关于罗敏的画

在艺术创作中,一些看似不相关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不仅丰富了艺术家创作的内涵,也给观众的阅读期待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这种矛盾和张力可遇而不可求,全靠艺术家的处境和经历来实现。罗敏的绘画是这种生活境遇和生活体验的结果。

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罗敏的绘画有一种非常敏锐和感性的特质。她早期的作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注重绘画语言,优雅、恬静、自足,散发着淡淡的古典诗意和气质。在“石榴”系列中,艺术家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方式强化了这种个体独立的女性情感,表达了基于女性独特身体感受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意识。正是这种追求美好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意识,使得她的另一类表现军事题材的作品也在日常生活中蒙上了一层美好和温暖。她刻意避开宏大的叙事场景,深入到远离战场、军营、枪炮的日常生活细节,用温暖感性的笔触描绘军旅生活感人至深的一面,体现了一位军旅女艺术家独特的敏感和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

罗敏的绘画试图在军事职业背景和作为一个女人而生的温柔多愁善感之间建立一种她自己的视觉语言和表达方式。她的绘画不仅具有新现实主义的心理叙事特征,还融合了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一些元素。她的绘画是一种重建“古典”感性的努力和尝试,就像枪中的玫瑰:温暖、美丽,却又敏锐、热情。

(关,艺术评论家、策展人。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昆明,65438+200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