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预防性治疗?
“治未病”是中医学术思想的代表。《苏文·四气调神》云:“圣人病已治而不治,治而不治而乱,亦谓之。”笔者认为“未病先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未病先防。《内经》第一条说:“古之人,知事者,阴阳相和,生活适度,不妄为,故能与神明相和,过其一生。今人不一样,以酒为浆,醉入家门,欲竭其精,消散其真,不知抱其满,时不时,快其心,逆命而乐,无节而生,故半百而衰。”指出古人长寿,今人早逝的原因。又说“虚邪偷风,有时避之,感之无物,顺之真气,守之灵在内,安之不病。”病前调理身心的养生观的指导意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病证一》中也指出:“人若能慎之,则不让邪风干经”,“不违王法,禽兽必伤,故不可竭其心房、心室。他们吃了食物,就会有冷、热、苦、酸、辣、甜,身体不虚弱,就会无缘无故地生病。”唐代医生孙思邈指出,“未起之病除,未治之病治,未发之病治”,“修其性者,治未治之病也”,这也是他的本意。这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思想,一直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窦彩《扁鹊心书》说:“人未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他们虽然不是神仙,但也能活一百多岁。”阿明医生杨继洲在《针灸学》中写道:“艾灸春夏、夏秋皆宜,常使双足(即两侧足三里)灸疮。”明代李咏《医学引论》说:“每年应熏一次,元气旺盛,无病。”到了近代,张锡纯制成急救开窍丸和卫生防疫丸,分发给穷人,预防霍乱和流行性疾病。这符合《内经》小金方丹“服十丸,无燥病”,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民间之避秽防疫的习惯。后世民间用苍术、雄黄、艾叶熏制防疫。端午用蓝花熏香、穿药穿石菖蒲和佩兰防流感、熏醋等习俗一脉相承。古语有云,“居安思危”很好的诠释了未病先防。早期《内经》治病说:“故善治皮毛、皮肤、经络、六腑、五脏者,将半死半活。”要特别注意早期诊断和治疗。《金匮要略》说:“温和经脉,不散于脏腑,即治之。”只有四肢感觉到沉重的停滞,也就是引导、呼吸、针刺、揉搓。不要堵塞九窍。“说明人若一时不慎感受到外邪,必须及时及早治疗,防止邪气深入体内。此外,《伤寒论》阳明腑证和少阴证三圣七汤都是急救阴法,充分体现了伤寒初起有邪热伤阴的线索时,医圣处处护阴护津液的思想。郑寿泉是清末蜀中名医,擅长辨阴阳,尤其重视保护。他列举了几十种阳虚证的表现。在发病初期,如果他看到确实有阳虚,就放入姜桂附等辛热之品,这是他基于对《伤寒论》四逆汤证的深刻理解而独创的应用,在临床上有效。《难经·七十七难》中有云:“所谓未得治之人,见肝之病,知肝应传于脾,故先固其脾气,患肝之邪,故说未得治之病。“《金匮要略》第一篇第一条也指出:“夫治未病,则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脾宜先固。“强调肝之病常传于脾,治疗时应注意不受影响的脏腑,以防止疾病传播。《伤寒论》第八条:“欲复经典者,足点阳明,使经典不传而愈。“有关孙的文章约占全书的一半,且多论述虐待后的证候变化及其治疗,可见虐待对疾病传播的严重危害。仲景不厌其烦地告诫医者,某病不可下,某病不可汗,某疗不可反,某疗不可反。这些都表明,人们在治疗中必须谨慎,以避免变化。太阴篇“利己不渴者,属太阴,因其脏寒,故当其暖,应四世同堂。“理中汤是治疗月子病的主方,但仲景不说理中汤,说的是“四逆代”。由于太阴的客邪势必传至少阴,使病情发展,故可用理中汤治疗病情较缓的太阴患者。其次,对于着急的人,四逆汤可以作为少阴的防御。此外,仲景在取方方面也体现了保护正气,防止疾病传播变化的思想。比如枣汤是用来养胃的,三物白白散了。吃大承气汤,剩下的不吃。就连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证的桂枝汤,在服药时也强调种种,说明人们在用药时要谨慎,不要伤正扶邪。受其影响,后世医家发展和创新了这种防变的思想。如清代名医叶在《论温暖》中提出“或其肾水不足,虽未焚尽,必先踌躇,必以舌验之。比如甜寒中加入咸寒,他就应该安全的待在不受邪影响的地方,以免落入易耳。身体阳气不足者,治疗时注意护阳,方法过湿宜凉,但达到67%时不宜过凉,以免弃之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湿热散去,阳气也会下降。"对于阴虚者,指出"要照顾其津液,津液凉至百分之六十七,热易失体寒者,不可因云而虚寒,而应进补,以防其变",也体现了"防因病变"的思想。钱仙云:“大夫有慧眼,眼在局外,大夫有慧心,心在征前。”强调的是把握时机,在疾病爆发前进行治疗。《内经》提到:“大毒治病,十除六;往往毒药治病,十之八九;小毒治百病,十进八出;无毒治疗,十之八九”,然后“五谷杂粮,瓜果蔬菜,粮食营养尽”,“发烧少治,肉复原,多食留”。也就是说,服药祛病后,要调理身体正气,注意合理饮食,防止疾病复发。张仲景还说,大病初愈后,正气还没有恢复。如果不调养,很容易再次发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预防。如《伤寒论》第157条服用石枣汤,在停水、胸肋聚集证缓解后,采用“自拟养粥”的方法,滋补正气,促进康复,避免其他疾病死灰复燃。此外,建议霍乱后胃虚者注意饮食调整,防止疾病复发。仲景还在六经病后专门设置了一篇《辨阴阳治劳复证》。清代吴鞠通说:“病后调理,其重要性不亚于治病。”民国时期,上海火神派名医朱维举治疗热病。在祛邪补虚的后期,他往往在方中加入适量的附子,旨在恢复人体的阳气,不忘温阳以纠正和防止恢复。总之,防病思想体现了祖国医学预防为主的精神,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教训。(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策张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