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舍生取义简论

论舍生取义

(韩建雪儿)

为义舍命无疑是值得大家尊敬的,但只是这样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别人为义舍命。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绝不能认为“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可以“套用到别人身上”。舍身取义是你的事,但不能强迫别人舍身取义。

基于人道主义,西方认为生命是第一位的,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西方人文精神发源于希腊,但在中世纪受到压制,直到文艺复兴后才重新成为人们意识的主流。中国精神不是你说的那样。义重于命,这是几千年来的一贯观点。以孔孟为代表的原始儒学,有很多人文思想。比如孟子爱他的爱人却不爱国。他可以接受那些仁义的外国人的征服。他认为只要人民好,国家就不是问题。在当代,他害怕被扣上汉奸的帽子。

然而,以朱为代表的后世儒学对孔孟精神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正。比如孔子说:“君君陈晨。”意思是君主要尽责,大臣要尽责。而且按照孔子的理论,君子的本分比大臣的本分更重,类似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但后来儒家刻意曲解为“君臣之纲”,意思是臣要服从君臣,而不是原来的相互义务关系。又如朱提出的“存义灭人欲”,完全违背了孔子的“仁”的精神。仁者也是人之常情,但后来儒家压制了人性,使得中国的精神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鲁迅认为儒家是“吃人的礼教”,这是对的,但吃人的是朱,而替他背黑锅的是孔孟。

中国的五四运动作为启蒙思想是失败的。西方的文艺复兴从自己的文明中挖掘人文主义精神。然而,中国的五四运动变成了一场反对传统文化的自我阉割运动,因为中国人对在自己的文化中寻找出路失去了信心。中国完全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完全接受西方的人文主义也是好的,但是中国人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自己的文化不能接受,所以不知道应该移植什么西方文化。于是,各种西方文化蜂拥而至,中国人接受了最接近自己中世纪传统(而非孔孟传统)的专制文化。这也是类似的味道。北京大学的朱苏力提出了“法律的本土资源”理论,认为法律制度的移植需要本土资源。其实法律只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移植不需要本土资源!

中国有点像笑傲江湖的林平之,因为忍辱负重一心修炼世界最高武功——葵花宝典,但中国没有林平之幸运。林平之自宫以来就修炼了葵花宝典,报了仇,而中国没有。中国更像是网络上众所周知的闪电侠里的黑客。黑客偷了葵花宝典,这是第一部,说:“要想练魔法,得先进宫。”他照做了,但翻开第二页,看到上面写着:“即使你进宫,也未必能成功。”中国今天到此为止,没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