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生产调查报告

2017小农户生产调研报告1调研组先后走访了政和县镇前镇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基地、松溪县老县城南博湾葡萄种植基地、浦城县美丰甲鱼生态农场、顺昌县西施良种场种苗繁育基地、延平区翔通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听取了当地政府及职能部门关于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召开了市农业局、林业局、财政局、发改委、商务局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就调研中遇到的问题与市国土局、市农行、市农商行、保险公司领导进行了交流。

一、基本信息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把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作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发展进步的重要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

(A)明确的发展目标。立足我市自然资源禀赋,提出了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大力培育农业特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绿色农业、休闲健康农业的发展目标。为将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落实到位,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南委发1号文件]到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各县(市、区)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措施。如延平区制定实施了《南平市延平区“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南平市延平区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延平区种苗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

(2)促进行业发展。经过多年努力,一批特色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如全市茶园面积已达60.9万亩,总产量6.47万吨,规模以上茶叶企业60家,实现工业产值58.7亿元;全市食用菌和鲜菇总产量28.59万吨,建成顺昌海鲜菇、简阳茶树菇、浦城灵芝等7个生产基地。顺昌神农蘑菇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也是唯一的白色海鲜蘑菇生产商,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0%。全市10个县(市、区)全部被列为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县,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87个,面积1.7万亩,实现经济产值1.654.38+0.945亿元。福建圣农实业有限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下辖福建圣农发展有限公司、福建圣农食品有限公司、光泽富明纸业有限公司、福建圣农餐饮发展有限公司、光泽兴瑞液化气有限公司和福建圣农有机肥厂下属企业的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特色现代农业。浦城县薏米产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目前,全县有20个薏米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2.6万亩,分布在鲁管、官厝、九牧等乡镇。

(3)创新了运行机制。以县林业局和信用合作联社为主体成立顺昌县。顺昌县林业金融服务中心。以县国有林场36万亩林地林木资产为担保,由商业银行提供兜底担保,为全县林农提供林权评估、林权抵押贷款担保、抵押贷款违约林权处置等服务,把活树变成活钱,解决企业和林农融资问题。南平翔通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5438+10月,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0标准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和3300亩、4000平方米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加工车间,53个品种通过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全省同行业认证品种最多)。在福州、厦门等城市,超市设立品牌专柜销售,同时开始投入2014?武夷一方店?微商城网络管理系统平台和电商配送团队建设,在我省首创电商会员送货上门无公害蔬菜经营模式,开展蔬菜网上销售。目前直销会员3800家,每年直接送货上门的新鲜蔬菜1.500吨,电商销售收入2000万元。

二、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我市特色农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规模不够、实力不够、品牌不够、产业链不够、扶持政策不够等问题。

(一)规模不够大

土地流转难是特色产业规模小的主要原因。尽管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试行)》,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为土地流转提供融资担保机构,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指导,但土地流转率仍然较低。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仅为81.37万亩,流转率为27.8%。由于土地无法流转和集中,有扩大生产意愿的经营者无法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产业规模普遍较小。据了解,农村土地流转难的主要原因是:1,农民靠土地耕种为生,土地流转后有失去土地和失业的优势,土地租金不能满足家庭的全部需求,不愿意流转土地。2.农民土地流转后,购买的生产工具、机械设备等投入资产闲置,造成损失,不愿意流转土地。3.一些农民想从土地流转中争取最大利益,一些农民对土地流转补偿提出过高要求,增加了土地流转的难度。4.有的村委会对土地流转并不热心,认为土地流转对自己没有好处,村里财富没有增加,事务复杂,所以不积极支持土地流转。

(二)实力不够强

一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我市地处丘陵山区,耕地分散,水、电、路等农田基础设施不足,生产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二是主导产业不突出,特色优势不明显。?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区域养殖规模尚未形成,特色没有真正形成优势。比如延平百合,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发展到4000亩,产值2.4亿元,但在整个农业中,与延平区相比,并不是主导产业。

第三,缺乏特色农业保险业务成为行业不强的一个原因。除了水稻和森林是两大面积外,其他如特色农业都没有投保,这也增加了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风险。如政和县外屯数千亩荷田,花期被淹,损失达200多万元。因为没有保险,所有的损失都由农民承担。

(三)品牌不够好

表现为没有形成特色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很多产品在县内有特色,但在县外、市外没有太多特色和优势,缺乏真正的名牌和拳头产品。比如建瓯吉阳的菠菜,蒲城的泽泻,菠菜,在县内很有名,在县外却不出名,销售市场基本局限在县内。

(四)产业链不够长

一是缺乏强有力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小,其中初级加工企业多,带动能力有限,特色资源基本停留在卖原料、初级加工的状态。比如蒲城的大麦虽然发展到一定规模,但是大麦深加工跟不上,基本停留在卖原料的状态。

二是工业化程度不高,一、二、三产业结合不好。大部分特色农业企业只生产原料,只有一部分加工过原料。但是,像圣农公司这样实现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相对完整、紧密衔接、有机链接的产业链的企业却少之又少。

扶持政策不够有力。

第一,补贴政策不合理。以保护性果蔬大棚建设为例,项目实施中存在以下问题:1,启动补偿面积门槛高。我市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省定20亩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标准仍偏高。2.补贴标准低。大棚成本每亩2万左右,只节省5000元,只占成本的25%。农民自筹资金比例过高,设施农业推广难度大。

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以顺昌海鲜菇生产为例,生产用电0.6806元/千瓦时,比闽北县级网工业电价高0.6611元/千瓦时,每吨海鲜菇产品增加生产成本260元。鲜菇的品种没有列入鲜活农产品目录,不能享受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的优惠政策,运输成本每吨增加300元。2013年底,我省开始实施省级农民创业园(含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30%用电优惠政策,但大部分特色农业企业缺席?两个花园?内,不能享受优惠政策。

三是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在直接融资方面,由于大多数特色农业企业处于发展初期,规模相对较小,实力相对较弱,不具备直接上市融资的条件。在间接融资(贷款)方面,虽然农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了一系列的农贷产品。以农商行为例,涉农贷款产品包括: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农民联保贷款、妇女创业贷款、百合贷款、普惠金融卡等金融产品。支持乡村企业的贷款产品有:小企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抵押贷款、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小微企业林权抵押贷款。但贷款产品金额相对较少,期限较短。对于农户和企业来说,只能解决应急周转,不能满足中长期投资和发展的需要。由于抵押物认定条件苛刻,担保体系不完善,贷款难度很大。

第三,一些建议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是我市由传统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一些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较好的县,要以区域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努力做大、做强、做优特色农业,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经济全面发展。现阶段,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一)做大特色农业

一要加强土地流转。特色农业一定要有适度的规模才有效,所以要改变传统?每亩三分?小农生产方式,通过土地流转,放大特色产业规模。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试行)》,健全完善县、乡、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土地流转融资担保机构,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指导,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有序流转,最终实现发展特色产业的目标。解决土地流转难的问题,浦城县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鼓励乡镇组织,三年大规模流转农村土地100亩以上,争取每亩省级补助100元。2、鼓励企业按照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在土地流转后相对稳定地就业农民,以解决农民失地和失业的后顾之忧。

二要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产业要规模化,不仅需要土地,还需要善于管理的人。调查中普遍认为,拥有高素质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劳动力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加强对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户、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促进其规范运作,提高组织化水平。

(二)强化特色农业

一是大力发展设施现代农业。要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出台设施农业补贴政策和用电优惠政策,抓好果蔬、食用菌、花卉、畜禽、渔业等现代设施种植养殖基地建设。,通过设施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针对不同的企业,应采取不同的对策。第一,推广。对于已经认定的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要集中力量培育成省市级龙头企业,使其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二是转型。对经营状况一般但有一定资产的企业,要加大改革重组动员力度,引进有资金实力、品牌较好的企业进行嫁接改造,通过注入资金、创新机制等方式使其尽快成长起来。第三是培训。对特色明显、与农民收入关系密切、发展潜力大的小型加工企业,要帮助其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发展水平,发挥引领作用。

第三,努力加快园区建设。要发挥园区的示范窗口、集聚平台、创业载体作用,努力提出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一区三园九基地?将其打造成为我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示范窗口。

(三)做优特色农业

一是要提高产品的标准化水平。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特色农业标准化体系。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为标准化方向,引导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品牌投入,严格按照品牌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

第二,努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目前我市知名、有影响力、有知名度的品牌较少,迫切需要整合资源优势,突出市场导向,做大做强一批特色农业品牌。要全面梳理全市特色农产品,在巩固维护一批老品牌的基础上,加快打造一批新品牌。要加大产品推广力度,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职能,加大全省乃至全国的宣传力度,通过建立购销合作、农资超市对接等方式方法,扩大特色农产品在国外市场的营销。

(四)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

延伸产业链是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关键。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要以圣农公司为榜样,把自己发展成为集生产、加工、营销、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特色现代农业。

一是大力发展加工业,促进特色资源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要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各类资本投入农业发展,创办农业企业,进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开发。特别要注意引进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深加工企业,如薏米、丹桂、无患子等。

二要拓展特色产品市场。改变传统?小蓝特卖?小农经济模式,构建多元化销售体系,丰富营销渠道和方式,借助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发展,促进特色农产品销售。当前,尤其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努力建设闽北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

三要重点对接?互联网+?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互联网经济大潮。互联网+?然后呢。绿色+?结合起来,发展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推动电子商务与特色现代农业融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一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特别是要落实好设施果蔬大棚建设、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农业生产用电等优惠政策,积极向省里反映:1。调整设施果蔬大棚建设补助政策,将山区设施果蔬大棚建设起始补偿面积标准由20亩降至10亩,设施果蔬大棚建设补助比例由25%提高至40%。2.调整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将鲜蘑菇纳入目录。鉴于鲜活农产品特别是食用菌新品种的不断涌现,建议今后享受流通绿色通道优惠政策的鲜活农产品以品类为基础(如食用菌),而不是具体到品种。3.建议对园区外从事特色农业生产的企业,按照省级农民创业园(含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制定的标准进行考核,对达到考核标准的企业给予30%的用电优惠。

二是充分利用各种支农政策和资金。充分利用特色农业发展项目,整合各类惠农支农资金,捆绑使用,加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投入。要调整财政资金的投资方向,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安全检测和名牌产品创建等方面。特别是对于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增加财政收入的企业和行业,要重点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