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精神情感健康
这是《黄帝内经》里的一句话,就是神要安静,不要浮躁。静的思想始于老子和庄子。老子和庄子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时代社会变化很快。他们观察了当时自然、社会、人事的变化,提出了“清静主义”的思想。这一思想反映了当时贵族领主在政治和医疗保健方面的积极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静者躁君。”意思是在动与静的矛盾中,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静是躁动的主宰。从这一思想出发,他极力主张“要空而静”,即尽量排除杂念,使心灵空而不杂;永远保持安静,让空气平静而不浮躁。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静的思想,以水为例阐明了神要静的道理,说“水犹明,惟境之灵”,认为静无为可以达到长寿的境界。《黄帝内经》继老子、庄子之后,首次从医学角度提出了宁心防病的思想。如其《苏文》中说:“无宁日,真气随之;精神在内,病总平安。”这里的“宁静虚无”主要是指,在宁静方面,心灵宁静,气盛于内,邪气不可侵犯。西汉时期,刘安非常重视静。他在《淮南子原道训》中说:“人生静,自然也。”还指出冷静和傲慢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他在《精神训练》中说:“精力充沛、雄心勃勃的人,安静、精力充沛的人会坚强,急躁、疲惫的人会衰老。”清代伟大的养生家曹廷栋在《老人恒言·燕居》中说:“静为拍照之首。”该书认真分析了前人禅定的思想,并从现实出发,赋予“静气”新的内容。他反对道家的绝对“静”,认为:“心必无用,必如濒死之烬,此为养生之道。”他主张神应该是相对静止的,认为神不需要不动不固,认为神是静止的,一心不杂,动而不动也是有意义的。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古代著名的养生专家和思想家都极力提倡“静”,即以静来养病。静,一般是指淡泊宁静的状态,因为空气中没有杂念,可以使真气储存,达到安心的目的。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非常重视心理平静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生理学研究证实,人进入静默状态后,处于生命活动中心的大脑恢复到人童年时期的脑电波状态,即人体衰老的生化指标已经“逆转”据测定,高水平气功大师的脑电波明显不同于普通人。社会调查发现,在经历重大精神挫折和思想打击后,没有良好的心理调整,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因为“神”有让万物都有所照应的功能,所以神往往处于易动难静的状态。正如陈继儒《养生皮语》所言:“今人所写,所行,所欲,神用坛所至。“上帝去了就动了,怎么会安静?陈士成在《养生指南·呼吸》中也说:“心如猿,意如马,安之不易。“因此,真正让精神安静下来并不容易。只有从思想高度认识到静的意义,才能克服各种干扰,做到“静以藏神”。怎么做?
一是闭上眼睛。
眼耳作为人体五官之一,是上帝接收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其功能受上帝支配和调节。眼明耳静,就会保持一种涵养的空气,心就不行了。如果你的眼睛不耐烦,你会很累,很担心。老子曾说:“五色使人盲,五音使人聋”,意思是说,乱看东西,乱听东西,耳朵会糊涂得用不上,会伤了精神。特别是要避免“见玄色,听淫哇”(《论健康》),减少外界对空气的不良刺激。因为老人们阅历丰富,容易胡思乱想,所以神更加流动,难以安静。针对老年人的这一特点,《养老金翼》强调:“养老的重要性在于耳朵不听,嘴巴不说话,身体不动,心不动,有益于老年人。”
抑目养耳,对于空气来说,抑目尤为重要。《老老恒·闫妍居》说:“心是上帝的家;眼睛是上帝的眼睛。因为眼睛,心也别扭。”它解释了为什么当眼睛疲劳、头脑平静时,必须首先克制目。当然,眼睛不能不看,耳朵不能不听。关键是不要为了满足私欲而盲目的看和听,让空气躁动不安。
二是集中思考。
《医钞系列》云:“养心则心凝,心凝则气聚,气聚则圆满。如果你很忙,注意力不集中,就很容易变老。”当然,这种全神贯注、静心养身的方法,并不是无明、无欲、无志,也不是人为地过分压抑自己的思想而无精神寄托的闲散空虚,所以和整天吃东西、没有目的的闲散思想是绝对不同的。从养生的角度来说,精神是宝贵的而紊乱是邪恶的,思想是宝贵的而邪恶是分散的。集中精力思考是保持头脑安静的好方法。相反,正如孙思邈在《千金要定,道林修性》中所说:“想多了是危险的,想多了是分散的,想多了是昏厥的,做多了是劳累的。”道士吕洞宾提倡“静中养气,静中养心”的方法,不无道理。
三是多练静功夫。
静功夫是气功的一种,包括练心和练灵两个方面,相当于古代的静坐、呼吸、呼吸、信服等方法。其中,养心(又称调神)就是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以达到促进平静的效果。所以《黄帝内经》说:“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这里的空气是内向的,这是静态工作的结果。《养生四要》也说:“人的学习养生,每天打坐,每天调息为主。但是当你想打坐调息的时候,你以为不使心动,就打坐调息。这只是一个诡计。你怎么能做到呢?”可见,静功是一种以宁心理气为主要归宿的锻炼方法,而宁心是气功锻炼的前提和基础。所以经常练静功夫有静的效果。
"保持精神在里面,远离疾病"
这句话的原文可以在《古代天真论》中找到,这也是养心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精神内防”,主要是指人锻炼、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有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使之与身体和环境保持和谐而不紊乱的能力。“内”是指外,“守”是指坚守和守。“养神在内”强调的是内环境——精神稳定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即“安之不病”,也就是把精神养在里面。人怎么会生病?那么,如何“把精神留在里面”?
第一,要“时时防备神”。
《黄帝内经》在谈及人如何老去时明确指出:“时不时,应顺从神明,快其心,逆其命,无所节制,则半百而衰。”这里的“半百岁”是指未老先衰,而衰老的关键原因在于“时时护神”。帝王的意思,驾驭,控制。时而善良,时而顺从上帝,说明你不善于控制自己的精神。为了贪图一时的快乐,违背生活规律去享乐,有害身心健康,促进人体早衰。
精神耗散,内在无法保持,导致衰老,因为“精神也是血液”,意思是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精神过度耗散会使气血亏损,从而导致衰老。事实证明,一个经常又哭又笑太多的人是活不长的。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时刻控制自己的精神,冷静客观地处理各种事情。对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重大变化和各种复杂问题,都要保持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一种哲学的人生态度,顺应事物规律去解决问题。正如寿《养心论》中所指出的:“有些事,你以前遇不到,遇到了也不能过分担心,留不住,就让它来吧。我们要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有怒有惧,有喜有忧,把事情办好。这也是养心的方法。”这是对“精神内防”具体应用的最好解释,其中心意思是要求人们对外部环境采取平和的态度。安,适应外界各种事物的刺激;和谐,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要顺其自然,不要为各种琐事烦恼。这一点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所以还是“难分难解”为好。
二是“互相较劲”。
这也是《黄帝内经》中一条重要的养生格言,意思是人与人的社会地位不同,但不要互相倾慕,满足于自己的标准。竞争是指社会地位的高低。高指贵族和统治者;接下来,对于广大群众和人民群众。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互相竞争”是很难的。从古至今,很多人为了高官厚禄,互相残杀,甚至掉了脑袋。养生呢?还有一些人,不仅嫉妒比自己高的人,甚至在别人的才华、道德、名誉、成就、长相都比自己高的时候,还会觉得不舒服。这种人往往能产生一种“无名之火”,让他抑郁易怒。现代研究表明,当嫉妒燃烧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血压升高,血清素活性水平下降,从而引起免疫功能紊乱,大脑功能障碍,抗病能力下降。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因嫉妒而导致悲剧的例子并不少。《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华出众,因为嫉妒比他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而抑郁,最后吐血而亡。战国时期,庞涓的嫉妒心恶性膨胀,做出了毒害同学孙膑的事情。《水浒传》里的王伦也很吃醋。林冲、晁盖等人刚上梁山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些英雄武功比自己强,不肯收留他们。林冲再也忍不住了。他当众怒斥王伦说:“这水浒是你的?你这个嫉妒的小偷!你天赋不多,也当不了山寨主!”
没有“伟大的人才”,只有“嫉妒人才”,这可以说是所有嫉妒的人的共同特征,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态心理。一般来说,强者不会嫉妒弱者,但也不是所有的强者。两个水平差不多的人之间经常会产生嫉妒。比如甲方和乙方关系很好,工作能力也差不多。突然有一天,甲方的业绩超过了乙方,于是受到了领导的重视,受到了大家的敬仰。如果乙方不能正确对待,就会导致嫉妒。这反过来又体现了嫉妒的强烈排他性,而这种排他性总是发生在关系密切、地位平等的两个人之间。对于一个和自己无关的人,即使比自己优秀,也不会嫉妒,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消除嫉妒的根本途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加强思想修养,把羡慕的感情变成追赶的行动,对感情进行良性控制。不如“互相较劲”,“知足常乐”。第三是少一点自私。
少一点自私,就是减少自私的杂念;无欲就是减少对名利和物质的贪欲,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的:“简而简单单,自私自利,无欲无求”。《黄帝内经》也主张“冷漠虚无”。“闲志少欲”。《红炉小雪》强调:“如果你能保持内心的清净,无欲无求,长期做下去就永远不会生病。”事实证明,只有自私和无欲无求,才能把精神守在内心。很难想象一个太自私太好色的人能静下心来?《太上老君养生诀》中说:“善养生者,必先除六淫,而后能保百年之寿。这是什么?一是名利薄,二是禁,三是财货贱,四是品味差,五是虚情假意,六是嫉妒。”如果六恶不除,万事皆正,神能守在里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