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颐和园的信息
北京西郊西山脚下的海淀,春意盎然,峰峦叠翠,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开始,这里就修建了皇家园林。到800年后的清末,园林总面积达到1000多公顷,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西山园林中,最著名的是“三山五园”。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万寿山。这三座山分别有静宜园、景明园、颐和园,再加上长春园、圆明园,就是所谓的五大园林。“三山五园”是独立的园林,各有特色,但又相互联系,错落有致。这样集中的花园,世界上也只有见过。金元明时期的主要精力是修建北京城和城中宫殿。因此,西山花园多为私人所有。清朝康熙以来,内城没有发展起来,皇家园林开始涌向西山。现存的皇家园林大多建于清朝中期。
起初,皇家园林只是皇家嫔妃们休闲避暑的地方,政务、祭祀、生活都在城中。清朝雍正帝登基后,园林开始有出宫的味道,最后干脆长期住在西郊的园林里,处理政务,读书消遣。花园已经成为政治的中心。
“三山五园”中的颐和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有四个景点。最东边是东宫门区。这个地区曾经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地方,包括仁寿殿、房屋、卧室、大舞台和南北朝时期的庭院。玉兰堂是光绪皇帝的寝宫,后来成为囚禁他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当时封闭通道的高墙。
万寿山中部巍峨的千山景区,建筑最多,最华丽。整个景区以两条垂直对比的轴线为主,东西轴线为著名的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间开始,依次为排云门、排云堂、德惠堂、佛香阁。佛香阁是整个园林的中心,周围的建筑对称分布在其中,形成众星捧月之势,风格颇为宏伟。
最北的后山后湖景区虽然建筑不多,但郁郁葱葱的森林、蜿蜒曲折的山路、典雅幽静的风格与前山的壮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藏式建筑和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趣味。颐和园水面占公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尤其是南部的前湖区,烟波荡漾,西部山峦起伏,北部亭台楼阁。湖中有西堤,上有桃柳成星,六座形态各异的拱桥隐于其中;湖中3个岛上也有不同形式的古典建筑;这座17孔桥横跨在湖面上,它不仅是通往湖边的道路,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景点,形状非常美丽。
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可以称之为园林建筑博物馆。
颐和园的主要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阁。佛阁建在方形桥台上,高度为21米。亭高40米,有8面,3层,4重檐。亭内有八根巨大的铁紫檀擎天柱,是一座结构相当复杂的经典建筑。回廊和角亭是常见的园林形式。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上画有14000多幅画,都是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如亭台楼阁,也是中国最大的。此外,万寿山山顶的无梁殿全部由砖石砌成,没有一个支架,技术水平极高。
颐和园体现的铸造和雕刻技术也是一流的。如昆明湖东岸巨大的振水铁牛,造型逼真,背上有铭文。湖北岸边的巨大石船,雕梁画栋,极为奇妙。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所有建筑的精华。东面的宫殿区和内院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围合的院落由游廊相连。南部的湖区是杭州典型的西湖风格。一条“苏堤”将湖面一分为二,充满江南风情;万寿山以北,有典型的藏族喇嘛庙风格,白塔碉堡式建筑;北面的苏州街是典型的水乡风格,店铺多,水路垂直。
历史: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建成于15年。是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景逸园、玉泉山景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长春园)中的最后一座。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圆明园遭到严重破坏。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拨海军军费(以海军军费名义筹款)复园,改称“颐和园”,意为“呵护太平”。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结束。颐和园成为紫禁城之外清末最高统治者最重要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和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年,光绪皇帝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囚禁在园中的玉兰堂。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颐和园再次被八国联军洗劫。次年,慈禧从xi安回京后,又用巨资重修了这座园林。1924年,颐和园对外开放。
区域划分:慈禧为了避暑和养命,大力修复此园。她看中了这件名为“万寿”的宝物。从1903开始,慈禧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由于慈禧经常需要会见朝臣,处理宫廷事务,所以在花园的前部专门修建了一个宫区和生活区,所以颐和园是一座具有“宫”和“园”双重功能的大型皇家园林。整个公园大致可以分为宫殿区和园林林区。
因为颐和园具有宫殿和花园的双重功能。因此,在花园的正门修建了一个宫殿区,作为会见朝臣和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宫殿区由大厅、法院、值房和其他进入庭院的建筑组成。它占地面积小,相对独立于身后广阔的园林林区。两者是分离的,又是联系的。其中,以仁寿堂为中心,仁寿堂后面有三个大四合院:乐寿堂、玉兰堂、易云堂,分别是慈禧、光绪和后妃居住的地方。易云亭东侧的德和园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园林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主。万寿山东西长约1000米,高60米。昆明湖水面约占公园总面积的78%。湖的西北端绕过万寿山西麓,与北麓的“后湖”相连,形成山环水绕的局面,将湖与山紧密相连。从万寿山之巅的智慧海望去,颐和园由佛阁、德惠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组成,形成了鲜明的中轴线。山脚下是一条700多米长的“走廊”。廊梁上有8000多幅彩画,被称为“天下第一廊”。长廊前面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参天,环境优雅,有藏族寺庙,有苏州河古商贸街。在后湖的东端,有一座仿无锡吉昌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造园技术: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建,万寿山前,以八面三层楼四檐的佛阁为中心,形成一个庞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坊,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堂、德惠堂、佛香阁,到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一条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铜制的吴芳亭和宝云亭。后山绿树掩映中,矗立着宏伟的藏传佛教建筑和五颜六色的玻璃佛塔。山上还有其他亭子,如景福阁、崇翠阁、谢秋轩阁和画卷世界阁,可以俯瞰昆明湖的景色。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园林中最大的湖泊。湖中有一条长堤——西递,自西北向南。西大堤及其支堤将湖分成大小不一的三个水域,每个水域的湖中央都有一个岛。这三座岛屿矗立在湖面上,象征着中国古代传说中东海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由于岛堤分隔,湖水有层次,避免了单调。西堤和堤上的六座桥有意识地模仿苏堤和杭州西湖的“苏堤六桥”,让昆明湖越来越像西湖。西递周围的自然风光是宽广的,碧波荡漾,垂柳依依。玉泉山优美的山形和公园顶部玉峰塔的影子作为景观的一部分。从昆明湖及湖滨向西望去,园外景色与园内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是中国园林借景手法运用的杰出范例。湖区的建筑主要集中在三个岛上。湖岸和湖堤的绿树茂密,掩映着水和光,呈现出一种近湖远山的自然之美,具有江南气息。
万寿山南坡(即千山)毗邻昆明湖,与群山相连,形成了极为愉悦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湖、山、岛、堤及其建筑,与园外的景色相协调,构成了一幅连绵不断、刺绣般的山水画卷。千山离公园正门和皇帝皇后的生活区很近,游览和返回都很方便,南面可以俯瞰昆明湖地区,所以公园的主要建筑都聚集在这里。园丁们相应地在千山的建筑布局中使用了突出重点的方法。中间建有一组体量大、形象丰富的中心建筑。从湖岸到山顶,一座座宏伟的大殿和平台覆盖山坡,形成贯穿前山的纵向中轴线。这组大型建筑包括公园内的主要建筑——皇帝和皇后举行庆典的“排云殿”和佛教寺庙“佛香阁”。就体积而言,后者是花园中最大的建筑。亭子高约40米,立在石台上。其八角形、四檐、金字塔形的屋顶形象在园内外多处可见,外观雄伟,超越群,成为整个千山和昆明湖的整体构图中心。与中央建筑群纵轴相对应的是横贯山麓、沿湖北岸的“长廊”,共有273间,总长728米,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千山其余建筑面积不大,自然稀疏地排列在山麓、山坡、山脊上,镶嵌在葱郁的松柏中,衬托出端庄典雅的中央建筑群。爬万寿山,站在佛阁前往下看。颐和园的大部分景色都在你的眼底。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在黄绿琉璃瓦屋顶和猩红的宫墙下。就在前方,昆明湖平静如镜,碧绿如碧玉。游船和画舫缓缓滑过湖面,几乎不留痕迹。向东望去,依稀可以看到几座古塔和城中的白塔。
后湖的河流蜿蜒在万寿山北坡,也就是后山脚下。园丁巧妙地利用河北岸与宫墙的局促环境,在北岸筑起假山屏障,与南岸真实的山脉相配合,营造出两山一水的地貌。河的水面有宽有窄,收割的时候放出来。泛舟之后,湖水给人以返山归水的情趣,成为公园内绝佳的静水景。
后山的景观和前山大不相同。是一个充满野趣的自然环境,树木葱郁,山路蜿蜒,景色幽静。除了中间的佛寺“须弥灵界”,大部分建筑都集中在几个自成一体的地方,与周围环境形成精致的小花园。它们可以根据地形灵活布置,或在山顶,或靠山坡,或靠近水面。后湖中部两侧,是乾隆年间仿江南河道集市而建的“买卖街”遗址。后山的建筑除了谐趣园和纪清轩在光绪年间完全重建外,其余都是残缺不全的,当年的规模只能从残破的墙壁中依稀辨认出来。幽默园,原名惠山园,是模仿无锡吉昌园而建的园中园。全园以水面为中心,以水景为主体,水池周边布置典雅大方的厅、堂、楼、亭、阁等建筑,以曲廊相连,植有垂柳、翠竹。水池北岸的岩石是假山,流动的水从后湖抽取,沿着岩石通过夏玉勤注入池中。流水的叮叮当当,入景的声音,为这个小花园增添了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