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维持健康的生命之源(一)
“津液勤生于舌,吞腹为常事;中之美无滞,百日之气可留于面。”这是一首总结咽口水养生的古歌。其中不仅简单描述了咽唾液养生的实现方法,还高度评价了咽唾液养生的养生效果。
唾液,俗称“口水”、“口水”,在中医古籍中被称为“琼浆”、“玉泉”、“金匮玉液”、“甘露”、“华池之水”。
现代研究发现,唾液是遍布口腔黏膜的许多大小唾液腺和其他腺体分泌的混合液体。口腔黏膜中有三对大唾液腺,分别是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小的是唇腺、颊腺和腭腺。虽然这些唾液腺很小,但它们是非常勤奋的器官。据统计,一个成年人一天到晚至少能分泌1500毫升的唾液。
唾液99%是水,其他的则含有血浆中的各种成分,如淀粉酶、溶菌酶、粘蛋白、氨基酸、钾、钠、钙等多种物质。
前者是指对食物的色、香、味的刺激,以及与食物口腔黏膜的直接接触、舌头的运动和牙齿的咀嚼,使唾液腺主动产生唾液;后一种情况是指有意识地采取鼓洗、舌顶腭等方法促进唾液腺分泌唾液。在后一种情况下,是咽和唾液养生所采用的功法。
《内经》指出:“五脏为五液,心为汗,肺为泪,肝为泪,脾为涎,肾为涎,为五液。”可见唾液是脾肾化生的。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活力之源,脾是后天营养发生的基础。明代医学家李仲子明确说过:“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由此可见肾和脾在人体中的重要性。肾脾化生的唾液对养生有重要意义。
中医常根据唾液分泌的起伏来判断体质的强弱和疾病的性质。身体强壮无病的人口水都多。
如果津液分泌不足,就会引起咽干口燥、消化功能下降、少汗、无汗、皮肤干燥、面部失去水分、舌干舌红、苔少、头晕耳鸣、便秘等症状和表现,有“舌若风干荔枝必亡”之称。正如明代医书《赤炉饮雪》所说:“津液吞之,血化于心血,明目于肝,神养于脾,气兴于肺,精生于肾,诸病自然顺。”明确指出五脏都可以得益于津液的充分分泌。
如果津液的运动受到干扰,就会引起水肿、痰多等疾病。肾虚脾寒则唾液多,肾虚脾热则唾液少。儿童和老年人流涎过多是脾肾两虚、气虚的表现,治疗应以健脾益肾、生津为主。在中医治病的原则中,唾液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伤寒论》的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护胃气,存津液。”在温病的治疗上,口水更注重“呵护津液”,认为“多救一分津液,就多救一分命”。
因此,我国历代养生专家都非常重视“吞口水”这种养生方法,这也是练气功的重要环节,称之为“玉液还丹”。例如,唐代的中医孙思邈、三国时期的皇甫隆、汉代的蒯经道士、汉代的药剂师刘晶和晋代的保健医生知望,都是通过坚持吞咽唾液的养生方法获得长寿的。比如《做好一千块钱的准备》里有一个故事:曹操问黄为什么能活到一百多岁,还能身强体壮,机警机敏。黄黄龙答道:“蒯京活了1,78岁,还算强壮。原因是他是‘侍奉玉泉上法庭’的结果,我自己也是这样。”
历代这些人用咽口水养生、获得长寿的经历看似神秘,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现在很多研究都揭示了咽部和唾液对健康的作用,所以对于我们今天养生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文/孙青莲主任医师)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