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的胸痛,医生开的。病人:只要我不猝死,我就可以做。
61岁女,姓黄。
姑且称之为黄女士吧。
黄女士身体健康。除了高血压,她没什么毛病。高血压也坚持吃降压药,测过的血压是达标的。医生还夸黄女士,开玩笑说听话的病人寿命最长。
但是好景不长。6年前的一天,黄女士开始觉得胸口不舒服,突然觉得不舒服胸痛。这是冠心病吗?是心肌梗塞吗?黄女士非常注重保健。她一感到不适,就立即去了医院。
做了很多检查和心电图,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房颤。
黄女士房颤。
什么是房颤?黄女士自己也很困惑,问了医生。
要解释房颤,首先要了解心脏。医生说,心脏有四个腔室,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就像一个房子有四个房间一样。房颤是指心房颤动。正常的心跳很强很规律。当心律失常(心律不齐)时,心房会快速振动。这种紊乱的房颤会导致心脏失去有效的收缩和舒张,无法正常泵血。心脏的任务是为所有器官输送血液。一旦心脏泵血,所有器官都会缺血,头部缺血会导致头晕,甚至晕厥。
我会突然死去吗?黄女士紧张地问。
简单的心脏缺血,不是猝死。医生说,这让黄阿姨感到一丝欣慰,但医生接着说,房颤发生时,心脏失去了原有的节律,变得紊乱。此时,心房内的血流会产生漩涡,这就非常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足够大,它可能会脱落并沿血流流出。一旦跑到大脑里,卡住的就是大脑。
这短短的一段话,让黄女士脸色苍白。
房颤患者,如果要避免猝死和脑栓塞,必须服用抗凝剂,目的是防止心房内血栓形成,使后续的栓塞时间不会发生。医生解释道。
我吃,我吃。当黄女士听说有药物可以预防时,她似乎在抓救命稻草。
这种抗凝剂就是华法林,可以预防血栓和脑栓塞。但是,服用华法林比较麻烦。刚开始的时候,需要经常抽血化验,看剂量够不够大。如果不够,就要加大剂量。大的话会减少。如果很大,会导致抗凝过度,导致出血。如果小,就达不到预防栓塞的效果。有点麻烦。医生继续解释。
我不怕麻烦,只要能不猝死,我就行。黄女士赶紧说。
就这样,黄女士开始了长期食用华法林的道路。
这几年黄女士的房颤一直很平静,没有出现栓塞的情况。因为同时也吃了倍他乐克片,所以心率不是很快,心绞痛症状也差不多没有了。
你很幸运。我一个朋友房颤,不到2年脑栓塞。现在他像植物人一样躺在床上。黄女士的一位老同事说。
那是人命关天的事。我每天都吃医生开的药。黄女士说。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六年后的今年,意外来了。
今年春天,黄女士在公园跑步时不慎摔倒。当她倒在地上时,她痛得直哭。她的家人被送到医院检查。哦,不,她的骨头断了!
这是急诊医生的初步判断。黄灿女士不能移动她的左脚,她有点畸形,整个脚看起来明显比她的右脚短。有经验的医生一眼就能看出这是骨折。
医生不顾黄女士的尖叫,立即送其去拍左髋关节x光片,确认是左股骨颈骨折。
我赶紧叫了骨科会诊。
骨科,先做皮肤牵引,目的是恢复骨骼的连续性,减少疼痛和损伤,万一骨折断端切入周围大血管,造成大出血,就麻烦了。我也给了一些止痛药。
止痛药也无济于事,黄女士还在尖叫。
我们去医院吧。必须通过手术解决。骨科医生告诉家人。手术可以用钉固定,也可以置换髋关节。破碎的股骨头可以直接取出,换上新的,以后病人就可以走路了。如果不做手术,病人会痛死,以后很难在地上行走。
这才60出头,必须做手术。急诊医生有帮助。
家人没有太多犹豫,手术!
黄女士有高血压房颤病史,长期服用华法林,给手术带来一点难度。因为手术肯定会疼,会导致出血。现在患者在服用华法林,会导致出血吗?如果术后一直出血,那就太可怕了。
骨科医生不敢要大的,在他入院后马上请了心内科医生过来会诊,看如何调整华法林的剂量,能否停药。
入院后,检查凝血指标和所有其他相关试验。心内科医生建议停用华法林,改用肝素,然后在手术前一天停用肝素,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出血并发症,使抗凝有效。嗯,有点麻烦。我们不能顾此失彼。
入院第五天,手术在麻醉下进行。
医生说可以做内固定,就是把断骨直接用钉子接回去,或者整个髋关节置换。各有利弊,黄女士自己选择吧。就像一个带钉子的爆胎。可以修理或更换新的。
最终,黄女士选择了全新的轮胎。哦,不,是髋关节置换。
术前心脏彩超发现黄女士心房轻度增大。房颤这么多年,心房增大也不足为奇。但整体心功能还是不错的,耐受手术没问题。此外,彩色多普勒超声未发现下肢血管有血栓形成。
手术一般是安全的,但任何手术都会有风险。尤其是断骨手术,骨头里有脂肪,断端特别容易形成血栓。如果这些脂肪或血栓进入血液,可能会沿着血流防线跑到肺动脉,导致肺栓塞,这将是致命的。医生在手术前解释过。
和脑栓塞相比,哪个更严重?黄女士问医生,这个时候用了点止痛药,舒服多了。因为之前医生说我有房颤,必须服用华法林,否则会脑栓塞,就是脑子里的血管被血块堵住了。你会突然死去。
医生笑着说,我们希望不要出现脑栓塞或者肺栓塞,这两种病都不好惹。严重的肺栓塞也会致人死亡,你甚至可能轻微察觉不到。
那还是很严重的脑栓塞。如果你不能死,不能瘫痪,你就会受苦。黄女士叹了口气。肺栓塞还算清爽,一击毙命。
呸,不要整天提这个死字。现在我们都准备好手术了,一切都会好的。黄女士的丈夫一脸不悦,赶紧堵住黄女士的嘴。
外科医生也是哭笑不得。
签字同意手术,但是是髋关节置换。
手术一开始,黄女士的丈夫就待不住了,在门口的走廊里走来走去,背影孤独可怜。黄女士有一个女儿,因为在国外读书,没有回来。在这个关键时刻,只有她的丈夫能照顾她。
手术室里热火朝天。
手术一开始很顺利,外科医生还塞住了几个护士的嘴。但是中途出现了问题。
马主任,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已经降到90%了。麻醉师低声说了句。
其实血氧饱和度下降了几分钟,麻醉医生调整后稳定了,但后来又下降了。这是有问题的。
一定有什么不对劲。麻醉师检查了所有的器械,所以只有一种可能,问题本身就出在病人身上。
外科医生听到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消息,有点心虚。
能维持下去吗?他问麻醉师。
氧饱和度的降低意味着病人缺氧。病人用麻醉机持续注射氧气,怎么会缺氧呢?麻醉师停止了病人的肺部,呼吸声是对称的,不像气胸或肺不张。如果一侧呼吸音微弱,要警惕气胸或肺不张。
一个可怕的念头闪过所有人的脑海:难道不该这么倒霉,病人得了肺栓塞?
患者下肢血管、静脉术前均良好,无血栓形成。外科医生说。如果患者真的有肺栓塞,那么最有可能的栓子来源就是下肢深静脉的血栓,但是现在已经明确了那里没有血栓,所以不用担心。
但是,没有人知道这块骨头的断端这里会不会形成血栓,血栓会不会跑到血液里。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很棘手了。
肺栓塞是指肺动脉主干或分支有血栓堵塞,血液无法通过。血液必须经过肺动脉到达肺泡,与氧气相遇,从而将氧气带回左心。如果肺动脉真的堵塞了,或者堵塞了一半以上,那么患者就会严重缺氧。
普通人会因为缺氧而表现出呼吸急促。躺在麻醉手术台上的病人,因为已经充分缓解了疼痛,使肌肉得到了平复,所以不会出现气短,只会显示监测到的血氧饱和度降低。
这是危险信号!
麻醉师调整好机器的参数,尽力将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提高到95%。才松了一口气。
你的血压怎么样?外科医生问。
血压正常。我能忍受。没有药物治疗。麻醉师说。
交流很短暂,但我已经能闻到空气中那种惊心动魄的气息。如果病人真的有肺栓塞,可能以后心脏会停跳,那就真的是一锅煮了。
幸运的是,几位外科医生几经汗水,终于把手术做了下来。
成功换了左髋关节。
需要将近2个小时。
术中出血约300ml。
此时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只有92%,血压还可以。
赶紧送ICU。外科医生边脱手套边说。然后我就出去和家里人沟通了。
手术中家人得知情况后,有点接受不了。我没有责怪医生的意思,但我觉得很痛苦。
我们不能确定是肺栓塞,但有可能。也可能是另一个问题。现在手术结束了,需要送进ICU进一步监护治疗。
黄女士的丈夫同意去ICU。
在他的认知里,所有进ICU的病人都是九死一生。所以当他说同意去ICU的时候,他差点瘫在椅子上。
ICU医生接诊病人后,立即前往全力护理。查了动脉血气,氧分压只有60mmHg(此时使用呼吸机),应该不是。在如此高的氧气浓度下,氧气分压必须至少为200毫米汞柱。ICU医生也陷入了沉思。
病人怎么了?真的是肺栓塞吗?可以肯定的是,最好的办法是送去做个胸部CTA。以患者目前的情况,显然不适合苦心转运。
先做个心脏彩超吧。ICU有自己的彩超,可以做。如果患者真的有肺栓塞,也可以在做彩超的时候发现一些东西,比如看到肺动脉有血栓,或者测一下肺动脉的压力会高很多。很好理解。一旦肺动脉被血栓堵住,血液过不去,前面的压力肯定会越来越高,就像堵车一样。
赶紧做了心脏彩超。
真的发现问题了!
病人的双心房仍然扩大,这并不重要。术前也是增大的,是房颤引起的。关键是患者可以看到右心房约3cm的东西。这是什么?没有术前彩超。真的是血栓吗?再看肺动脉,肺动脉没有明显的血栓,但是测得的肺动脉压却出奇的高。估计肺动脉收缩压达到50mmHg(正常25)。
正常的血流情况如下:静脉血、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毛细血管(肺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体循环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血、右心房......这样一直持续下去。现在右心房有异物(可能是血栓),肺动脉压很高,说明肺动脉后面可能有血栓(可能是肺动脉的一个分支,彩超看不出来),血流过去不通畅,所以压力会变高。
ICU医生认为,患者可以明确诊断为肺栓塞!
肺栓塞是每个人的噩梦。
当家属们听说这个肺栓塞的时候,他们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希望。ICU医生安慰他说,肺栓塞虽然危险,但并不是所有的肺栓塞都会致命。就像一个病人,虽然缺氧,但是血压还是稳定的,可能不会致命。你可以先治疗他。
医生,请救救她。家属们差点摔倒在地,60多岁的大男人红着眼睛流泪。很少有人在死亡面前真正坚强。即使他们看起来很强壮,但他们大多数都很努力。
我们会的。ICU医生说,为了不惹事,还是要跟家属沟通好所有的风险,让他知道这个病可能会死人,但不一定会死人,要边治疗边观察。
ICU医生关上门自己商量,还叫了骨科医生。我该怎么办?现在看来肺栓塞是毋庸置疑的问。要不要溶栓治疗?
我们听说过很多关于溶栓的事情,比如心肌梗死,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脏缺血。如果不及时清除梗阻,心脏会立即死亡,需要快速溶栓或支架开放。还有脑栓塞。一旦血栓堵塞脑血管,只要有条件,就要考虑溶栓。溶栓就是使用一些能够溶解血栓进入血管的药物,希望能够融化血栓,恢复血管的通畅。
如果解决方法恰到好处,病人就有救了。如果溶栓稍微过量,剂量过大,可能会导致出血。如果是脑出血,那就完了。
所以溶栓的风险非常大。尤其是像这样的病人,刚做完手术伤口还在流血。如果这时候进行溶栓,也许伤口会一直流血,直到全部失血,有可能死亡。
病人的血压仍然良好稳定。根据目前的知识,属于非高危肺栓塞,可以暂时不溶栓,只抗凝。主任已经做了决定。心脏病专家也是如此。
虽然病人有肺栓塞,但栓塞可能不是最严重的,至少血压还能忍受,不是塌方的状态,所以我宁愿不溶栓。只是抗凝。溶栓不同于抗凝。溶栓是直接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的药物。看似效果最好,但也是风险最大的。而抗凝则是用药物阻止新的血栓形成,阻止其扩大,让机体自行溶解。这是一种相对温和的方法。
所以,我们只是选择抗凝。
是生是死,真的是听天由命。如果血栓没有继续增加,病人可能会幸运地活下来。如果血栓继续增大,严重影响通气和血压,那就九死一生了。
所有人瞬间沉默了。
还有一个问题,血栓从哪里来?床医问。
有两种可能,一是下肢深静脉,二是骨头断端。下肢深静脉的可能性不大,因为b超没看到下肢深静脉有血栓,但不代表没有。很可能是骨折了。导演解释道。骨头断了,周围组织凌乱,血管外露,非常容易形成血栓。
要不要放个腔静脉滤器?床医问。
本来抗凝治疗是为了防止血栓进一步增加。但仅此还不够。谁知道病人骨折处有没有更大的血栓等着脱落?如果真的再次脱落,患者的肺栓塞势必加重,猝死的可能性非常大。
然后呢?不能用溶栓药物溶解。也许会出现整个脑出血,或者手术伤口无法止血。那很糟糕。毕竟溶栓药没有眼睛,也不知道哪里溶哪里不溶。溶栓药会像疯子一样跑来跑去,咬每个遇到的人。
所以在下腔静脉这里放个过滤器是个不错的选择。主任同意了这种做法。于是邀请介入科过来会诊。
下半身的血液会全部通过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和右心室。换句话说,无论是下肢静脉血栓还是股骨颈断端血栓都属于上游。如果我们在它们的下游放一个过滤器,像一个伞状的过滤器,万一有更大的血栓脱落,过滤器可以中途接住,防止进入心脏和肺动脉,不至于加重肺栓塞。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方法。
抗凝的同时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可以提供双保险。
抗凝不仅可以应对肺栓塞,还可以应对房颤。别忘了黄女士有房颤。如果她不抗凝,可能会形成心房栓子,然后脑栓塞。幸运的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彩超检查左心房没有血栓,脑栓塞的风险相对较低。
家人没有任何思考,同意了介入医生的建议,放上了滤网。
病人的情况稍微稳定。
仔细评估后,我先转到CT室,完善了胸部的CTA检查。一打造影剂,肺动脉内栓子显影,充盈缺损影非常明显。恶业的黄女士再次被CT的金标准确诊:是肺栓塞。幸运的是,肺动脉主干没有堵塞,但是分支堵塞了。
CT后直接去介入科。
介入医生迅速为黄女士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这个过滤器放在血管里。就像一个路障,下面的血栓过不去,就能保证血栓不会再堵塞肺动脉。
回重症监护室去。
经过紧张的治疗,黄女士的血氧饱和度终于慢慢达到了100%。
血压一直很稳定。
黄女士后来顺利醒来,刚开始还有些胸闷。
后来状态越来越好。5天后动脉血气和氧分压降至200mmHg(吸氧状态)。
重新做心脏彩超,右心房的肿块没了!
这真是令人兴奋的消息。
另外,重新测的肺动脉压也降到了35mmHg,还是偏高,但明显比上次低了(上次是50mmHg)。
这是什么意思?黄女士的房、肺动脉血栓已溶解、消失或明显减轻。抗凝起作用了!虽然医生没有使用溶栓药物,但是身体本身就有溶栓机制。一旦形成血栓,溶栓机制也会启动。溶解血栓的是人体自身的溶血栓系统。
这是最令人欣慰的结局。
黄女士最终活了下来,顺利离开了ICU。
骨科医生说他们很快就可以下地行走了。如果不是这次肺栓塞,很多人术后第二天就能走路了。
而且,你华法林还会坚持再吃。如果不吃东西,可能会脑栓塞。
说出来多吓人啊。
不听的话,真的很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