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怎么吃?按照这三条规律,大方向是不会错的。
的确,我们一天要吃三顿饭。某种程度上,我们吃的食物会转化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庄子说“遍天下,一口气”。
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当我们吃食物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吃它的气。这样看来,饮食对我们的健康真的很重要。
那么怎么吃才是智慧呢?
首先是学会适时进食。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其实饮食也是如此。什么是自然?就是遵循天地规律吃喝。在合适的时间吃饭,简而言之,就是什么季节要求我们吃什么。中医理论认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是春、长夏、秋收、冬病,人体也是如此。
无论什么样的食物,只有到了它生长的季节,才会长得最饱满,最有营养。
比如这个季节是冬天,我们最常吃的食物就是大白菜和萝卜。大白菜很有趣。民间有句话叫:“结霜菜好吃”,意思是这个季节的结霜菜不仅新鲜好吃,而且味道香甜。
是因为结霜的蔬菜抵御了很多寒冷,吃在我们身体里能抵御外面的寒冷吗?
另外,冬季是储存的主要季节,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可以吃一些温补的食物或者种子类的食物,比如山药,非常好。在这个季节多吃山药,可以有效的补脾益肾。来年杨灿上升多少取决于你现在冬天藏了多少。
中医除了遵循天地规律,还讲究辨证论治,所以我们也可以遵循自己的体质来吃。
比如有人说自己冷,热等等,其实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质偏差。中医把人体分为九种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气滞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平和体质。
按体质吃,简而言之就是根据不同的体质吃不同的食物。比如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吃生姜等辛辣之品帮助生阳,阴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吃一些滋阴的食物,比如百合、银耳,气滞体质的人可以吃一些行气的食物,比如玫瑰花,疏肝理气。
当然,中医其实没有绝对,说是九种体质,只是方便我们理解而已。其实我们不可能完全是某一种体质,即使你判断自己属于某一种体质,也不可能完全绝对的说你只是遵循了某种绝对的标准。
受西医和营养学的影响,我们现代人习惯于通过简单的切割来理解事物。划分这样的标准非常容易理解和普及,但也会妨碍我们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
这就给我们带来了饮食的第三个原则:要根据身体的状态和需求来吃。因为一种食物有益健康,没有脱离具体人群和具体情况的普遍标准。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如此之大,适合一个人的不一定适合那个人。
所以,虽然中医有一些标准,比如阳虚痰重的人不宜多吃水果等寒性的东西,但是大家还是要回到现在的状态,对身体做一些细致的探索和尝试,也就是根据身体现在的状态和需要来吃。如果你能把握好这个度,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吃的食物,其实是身体此刻真正需要的。
当然,这种境界对于古人来说可能是非常容易的。以前古人用醪糟和米酒治病。但是现代人已经偏离健康之路很远了,刚开始可能很难。
然而,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和培养我们对身体这一部分的感知。
所以学中医也有点学怎么过好日常生活的过程。
我们可以学习中医和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识来欣赏我们中国文化的饮食智慧,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在现代,我们常说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这个词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大上,也可能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等待着我们每个人去探索,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