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群大师的《戒律的名称和作用》
首先,戒指的名字
戒是三学六度之首,也是佛学研究的基础工程。它有着广泛的内涵和许多名称,如戒律、法律、博罗蒂木叉等等。知道戒律的名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意义。
1 .退出
戒指,梵文尸体,意思是酷。所以称之为酷,主要是就其功能而言。如大乘义章所言:论尸罗者,此名凉,亦称戒。三业炎,烧行人,物热,故名清凉。“酷”这个名字就是把它翻过来而已,这样可以防不胜防,故名“戒”。
在我们心中,三毒之火无时无刻不在燃烧,永不停息。由此引发的苦、痛、热烦恼,会导致各种恶行,成为新一轮痛苦的诱因,让火势继续蔓延。所谓“贪婪和无知总是炽烈的。”禁欲是停止炎热烦恼的有效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有很酷的内涵。
那么,禁欲是从哪些方面阻止热度的呢?首先是远离。烦恼是因缘而生,我们会随着虚假的境遇而转,也会被内心的无明所扰,会有贪、爱恨、各种烦恼。而戒律可以让我们远离热烦的原因,避免陷入不良情绪。
其次,要看环体的防邪功能。这种力量来自内心,就像盔甲一样,让烦恼不再有机会,从而获得内心的清凉。
此外,禁欲还能警醒头脑、身体和心灵。《四点法注戒》说:戒是什么意思?训练警察就行了。从警察到三个行业,远离病因,了解其原因。
依戒而行,可以使我们的言行清净,行为如法,远离各种扰乱我们内心平静的恶因。
当然,禁欲的作用主要在防御方面,并不能完全根除烦恼。如果只是持戒,即使烦恼暂时不在当前,但种子还在。所以我们在佛教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断培养自己内心的自制力。普通人有一个很深的习惯。如果不是刻意训练,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教得团团转。持戒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觉知,不断与习惯斗争的过程。如果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努力,不懈努力;不该做的,就尽量避免。邱什么也没做。只有这样,环体才能得到有效的呵护,才能茁壮成长。
2.法律
法律,梵文,Penai,Penai。“四点定律”说:
起初,据说Pena(或Yunpinaye,或Yunpinaye)被翻译成法律。也就是说,在四分十八法中,普尼和法的名称是不组合的。《曾轶》中也有七种法,称为七律。或者把它毁掉,从作为数的功能来说,不是直译,所以用法律把它翻过来才是正义。
法律具有规范、消灭和背离的内涵。所谓调理腑,主要针对眼、耳、鼻、舌、身、心。这是我们接收外界信息的六个窗口,也是激起贪欲和愤怒的主要渠道。如果你不注意,你会因为你的所见所闻而引起你的烦恼。所以佛法的修行应该是“六全”。当然,这并不是要把感官关起来,装聋作哑。就是要知道哪些境界可以接触,哪些恶缘应该远离。
对于新手来说,远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法宝。不要自视甚高,也不要轻易试探自己的实力。以前,寺庙大门一关,城墙就是一片净土。但现在网络和媒体四通八达,山门挡不住,必须自己把握。所谓“不看,不听,不说。”这样可以让六根安静内敛,抵御第一道防线之外的外界干扰。
法律和法律一样,是判断我们是否犯戒的标准。在佛教中,善于理解戒律的人被称为律师,他们在僧团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就像法师和禅师一样。作为律师,不仅要精通戒律,还要能够依法判断行为,知道该犯还是不该犯,该轻犯还是重犯。
戒律是开的,是盖的。开放就是允许,在特殊情况下,某些行为可以适当放宽。比如戒酒是禁止喝酒的,但是当它作为药物使用的时候也是可以允许的。所以戒律不是死板的,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当然,开放是有前提和尺度的,不能随意。否则,诫命将是无用的。
相对而言,禁欲主要靠个人意识和内在自制力来防止无止境的邪恶。法律除了自律,也是集体遵循的法律,可以用来审查行为是否像法律,可以用外部的集团力量来约束。如果有人被指控触犯戒律,僧团就会开会做出裁决,决定罪行的轻重和惩罚方式。正如“四点法则”所说:
法家范云批尼,中文称为法律...没有三层意思:法家法叶当初,以教为名,不合法,不确定...第二云的法家指出,谈判是必须的,量是有的。如果第三云的法则分为气...字安瑜,第三云之写手,也是笔,必审时度势,断笔。
十诫合二为一,就意味着个体自控和群体监督的双重作用。
3.博罗蒂·木叉
博罗蒂木叉是梵文,中文翻译的意思是告别,无处不在,告别和辞职。《达法·袁遗·林章》说:
不要,不要防备邪恶,叫它不要。能防的防,就得起外号。禁欲意味着解脱,从邪恶的原因中解脱出来。
不被解放有两层意思。大乘义章说:如果你说木叉语,那就叫解脱...为什么禁欲叫解脱?有两层意思:一是戒商,故名解脱。第二,可以得到解脱的果实,故名解脱。
如果你严格遵守某种戒律,你就能改掉一些不良行为。不杀生,可以免于杀生之恶;如果你遵守不偷窃的戒律,你就能摆脱偷窃的邪恶行为。同时持戒也能让我们成就解脱之果。闻听五法体是戒、定、智、解脱、解脱。持戒是走向解脱的第一步。没有戒律,你就无法进一步获得智慧,所以这是一个基本而关键的步骤。
遗产经文说:你们僧侣,在我毁灭之后,应该尊重简和博罗蒂·木叉。如果黑暗遇到光明,穷人得到宝藏,当你知道这一点,它就是你的主人。如果我活在世上,也没什么不同。
这是佛陀生前的谆谆教诲,告诫弟子们,失去信任后,要把戒律和佛法当作良师益友,才能从黑暗走向光明,发展自己的功德宝藏。
第二,戒律的种类
戒有很多种,有闻听戒、菩萨戒、别离戒(不戒)、观想戒(定* * *)、不漏戒(道* * *)等,根据身份不同还有别离七戒。
1.音闻戒与菩萨戒
听是一个行者,听到佛陀的教诲,按照四谛教法修行佛法。菩萨是一个在听众痛苦时不忍独处的行者,誓求佛道,下凡众生。闻听戒和菩萨戒是这两类修行者的戒,印心基础不同,修行内容也不同。
听和警告往往会阻止邪恶,比如五戒,每一条都告诉我们不要做什么,反之亦然。僧侣的戒律也是如此,基本上是告诉我们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做会导致犯罪。
菩萨戒律,又称三居净界戒律,由三部分组成:守法戒律、守善法戒律、宽仁慈悲戒律。不仅要谨慎止恶,还要积极行善。其中节奏感仪的戒律偏向于止恶,没有恶。取善的戒律强调善的培养,没有培养就没有好的东西。饶毅的爱戒是利益一切众生。
听觉和警告系统主要针对肢体语言。当然,一切行为都与心有关,破戒也不例外,所以心也是“有缘犯罪”的条件之一。但真正判断是否犯戒或罪行轻重,主要还是看肢体和语言的表现。换句话说,违反听证规则必须付诸行动。如果你只是思考而没有行动,那你就没有犯戒。
菩萨戒律是由身、语、意三样东西组成的,从心性和行为上来说,比声、气味戒律更严格。不仅身口行为违反规则,如果你以贪婪和愤怒对待他人,即使你没有诉诸不良行为,也是一种违规行为。就听戒而言,只要他不作恶,自毁不破戒。然而,从菩萨戒律的角度来看,当人们遇到困难,没有履行拯救众生的职责时,这对袖手旁观来说是一种违反戒律的行为。
所以,佛家戒律和佛家戒律的根本区别,不仅仅在于戒,而在于心。声音警告是基于疏离,即“我要离开轮回。”此外,还有离心胜义,即空智,这是离开五欲六尘和生死轮回的直接力量。这样才能摆脱见与思的困惑,最终走向解脱。
菩萨戒律以菩提心为基础,即“我要帮助众生走出轮回。”通过发菩提心,进一步接受菩萨戒律,修行利他,就修行了菩提心。然后辅以空性的观念,达到胜义的菩提心。
2.不要放过仪表,静态仪表,无泄漏仪表。
不要释法,这是欲求的法,如五戒、八戒、米沙戒、比丘戒等。,它的戒律是通过特定的因缘修行获得的。
禅定规则,又称* * *戒律。三骑圣人做决定,自然达到防非恶的戒律。只要你在中间,贪婪和无知就不会活跃。* * *戒是在中间发起的,所以是七支,和其他解脱法器的七支是不一样的。但这种禁欲是不彻底的,仍然属于漏的范畴。
无遗漏法,又称道* * *戒,只有学过初果、二果、三果的人,没有学过四果的人才能拥有。圣人住于空,戒道皆生,自然有能防非恶的戒体。空性不仅是一种性,它的本质是无漏的智慧,是一种基于智慧的解放力量。
对于佛教弟子来说,只要通过特定的仪式,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解脱的其他戒律,但是* * *和道* * *的戒律只能通过禅定获得。其中* * *戒与佛道相通,道教的戒只有佛教圣人才能做到。
3.七次临别弃权
其他七戒,包括近居戒,* *有八戒,即比丘戒、比丘尼戒、正统女戒、米沙戒、近商男戒、近商女戒、近居戒。
其中正统女是沙弥尼成为比丘尼之前的学法阶段。她必须学习比丘尼的一切戒律,同时磨练自己的心智,强化自己的心智。这个阶段一般是两年,是正统女性的戒,也叫叉摩那尼戒。近三宝的男女都是居士,都受五戒。住在阿罗汉附近,指的是生活中与圣人亲近的人,他们受八官亭戒律的约束,八官亭戒律是佛陀为了解脱家庭而创造的。
戒虽有八种,但戒只有四种。
1.和尚的戒和和尚的戒不一样,但是戒是一样的。
第二,我正在学习女环、米沙环和沙米尼环。这三个环是一样的。
第三,男戒和女戒是一样的。
第四,靠近擂台。
因为僧尼的戒律是一样的,一旦身份发生变化,对戒律没有影响。四分律记载:当时一个比丘变成了女性人物,所有比丘都说:“该不该淘汰?”佛曰:“不可弃之。要听,就是先给足戒,给僧尼送和尚送梨。」
由于生理原因,和尚变成女人后,可以作为僧尼,被以前戒蜡的和尚放在尼姑组,原来的戒蜡仍然有效。当比丘尼成为男性时,待遇是一样的。
如果变成双性恋,应该怎么对待?根据四分法,有一个和尚变成了一男一女,和尚们说:“是不是应该淘汰?”?佛陀说:“应该消除。」
在这里,佛陀明确规定,双性人要被逐出僧团。因为这种人不适合生活在男和尚群体里,也不适合生活在女和尚群体里。而且这种生理状况会使心智极不稳定,对修行造成诸多障碍,不宜出家修行。
4.其他人
也要特别注意根法,住遍天下的清净戒律,资产的约束。根韵是六根的保护,《论衡》说:
他见色,不取从相,不取精相。因为如果他的眼根活得不受保护,就会被贪、虑、恶、坏的法侵入,所以他会保护眼根,制定一个眼根法。若听、闻、嗅、尝、触、识法,不从相取...或者甚至是意义法则。
当六根正对六尘时,要以正念护持,不可相互取用,否则会随着修行爬上境界,会产生贪、嗔等不良法门。这种保护六根的环就是根韵。
“保活清净”的戒律是关于谋生手段的戒律,也就是说“保活”的方式要保持清净。《论衡》曰:
放弃为生存而造的六种学处(恶命)和(抛弃)为生存而欺、空谈、现状、怒骂、求利的恶法所造的恶命。
和尚要远离罪恶的生活,过纯洁的生活,这样才能对应修道和解脱。在和尚的戒律和其他经典中有许多关于正当谋生手段的解释。
遵守材料和工具的戒律是关于僧侣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戒律,比如食物、衣服等等。理论上说:如果你做出了理性的选择,你应该只穿衣服来保护自己免受冷热、蚊子、风、炎症和爬行动物的侵害,只为了掩盖你的羞耻。如果做出理性的选择,就不要为了好玩,不要为了慢,不要为了装饰,不要为了庄严,而只为了生活和维持,这样才能帮助梵天...理性选择的话,用医用材料只是为了让自己不生病不痛苦,终究不是为了痛苦。
为了生存,你必须伪造食物和衣服。但是要知道,这些东西都只是用来延年益寿和修道的,不是用来享乐的,所以要知足少欲,避免贪得无厌。
第三,戒律的作用
1.基本行为准则
戒律是佛教弟子的基本行为准则。正如公民应该遵守法律一样,作为佛教弟子,他们也应该学习戒律,并按照戒律行事。可以说,戒律相当于佛教的民法典。
佛教有七个弟子,佛陀根据他们的地位和学习方法,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戒律。其中家里两个人要遵守五戒或者八戒。僧侣必须根据不同的戒律遵守相应的戒律和尊严,如米沙十戒、僧侣250戒和僧侣348戒。
在戒律中,对于不能做的事情,不仅有一定的规定(戒),而且有必须做的部分,即做,如布萨、居安思危、自我放纵、忏悔、诚实。如果不做,也是违反戒律的。
2.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律仍然是佛教弟子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对僧人来说,戒律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而生动。但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盲目地将戒律神圣化。神圣到可以束之高阁,除了第一年的初一和初十五,我不管戒律是关于什么的,是用来做什么的。
事实上,规训是帮助我们建立一套与解脱相对应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这种生活的特点是简单和道德。
(1)简单
为了对应解脱,佛陀要求弟子们过着一种少欲知足的简朴生活。
僧团成立之初,弟子问佛祖:“我们该穿什么?吃什么?你住在哪里?生病后该怎么办?佛陀对他们说:“你们要穿粪扫衣,把别人扔的布捡起来,擦干净,缝成衣服;“你们要常要饭吃,信的人给什么,就吃什么;你要坐在树下,住在水边的森林里;如果你生病了,你就只能吃别人吃剩的草药。」
这是佛陀最初为他的追随者提供的生活方式,也被称为“四道行走”。随着出家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很难接受这样简单的生活。佛根据大众的需要,也有三衣制,允许他有相应的生活用品,如“十一物”,但仍坚持朴素的原则,符合四法精神。
此外,还有佛教佛教佛教。佛教是梵文,意思是去除污垢。作为佛教徒,一个人应该遵守十二种生活方式,即:
1.住在阿朗罗,住在远离喧嚣城市的森林中一个安静的地方。
第二,经常乞讨,以乞讨为生,不挑食,不生好恶。
第三,第二次乞讨,依次乞讨,没有贫富之分,不做任何选择。
第四,一天吃一顿饭。
5.少吃,适量,不要因为一次月食而暴饮暴食。
6.午饭后不喝果肉,中午后除了水什么都不喝。
七、穿衣服,就是扫粪的衣服,用废布缝的。
八件,但是三件衣服,除了三件衣服不要存放更多的衣服。
九、住坟间,住墓地,以死无常增加修道院上缘。
十、树下驻足,打坐悟道。
十一、住在旷野,歇在旷野。
12.但不要坐下,也不要躺下休息,以提高道业,又称“不倒目”。
佛陀虽然没有要求所有的僧侣都过佛教生活,但他一再称赞。《加一阿迦玛》说:若叹佛僧,谓叹我。所以当然,我总是感叹,说佛教的和尚都是好的。如果它破坏和羞辱所有的佛教修行者,它将羞辱我...如果这个和尚活着,我的佛法会在世间长存。
在《杂阿迦玛》中,还记载了佛陀对头陀第一叶佳尊者的礼遇和敬仰:佛陀知道僧侣们在想什么,对摩诃伽耶说:“来到叶佳这里很好。.....当时佛复欲戒诸僧,声称尊者摩诃迦叶与自己所得,优于广大功德,并告诸僧:“我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如果是白天,如果是夜晚,如果是白天和黑夜,我有足够的时间生活在最初的冥想中。摩诃迦叶也和我一样,远离恶恶佛法,甚至第一次禅定就够了,如果是日、夜、日、夜。」
普通人的心是黏黏的。他们拥有的越多,就越容易贪婪,离解脱就越远。所以,除了简单的物质生活,佛陀还要求弟子保持简单的人际关系。原始僧侣的管理非常松散,没有严密的行政组织。所有的僧侣都按照戒律生活,享受完全的自由。一旦出现问题,僧团就会开会决定。但这种松散的管理只适用于优质群体,对道德要求极高。综合素质不够,就要靠外力来约束,否则无法无天,也就没有道教了。
此外,佛陀还要求弟子经常更换住所,四处游历,这也是从修道的角度出发。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往往会产生很多人际关系和对这个地方的依恋。久而久之,连出家的生活都当成了生活,进而产生了各种需求。
人的需求从哪里来?这些要求是不可避免的吗?其实这些都不一定。在我们的感情中,似乎我们必须依赖某样东西才能活下去,但这种感情只是我们自己建立起来的,并不是生活所必需的。现代人有许多东西,如电灯、电视、电话、电脑等。,这是古人没有的,但他们还活着,还能吟诗作画,自得其乐。但是现在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会觉得不方便,甚至烦躁。这个麻烦从何而来?其实不在于灯和电话本身,而在于我们已经建立并习惯了某种需求。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痛苦就会随之而来。
人建立了那么多的需求,是因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是人生真正的需求,所以在妄想的驱使下不断攀升。当外在的诱惑对应了攀比的心,需求就形成了。如果不断重复这种需求,就会逐渐形成依赖,建立执着,从而产生贪婪、愤怒、自我执念等一系列妄想。
需求越多,依赖越多,得不到满足越多。当我们有需求的时候,只会有一种不满足;当有两种需求时,就会有两种未满足;有100种需求的时候,可能就有100种没有被满足。同样的收入,有一种需求的人觉得绰绰有余,有一百种需求的人觉得缺很多。人生本来就是自给自足的。没有需要的时候,现在呈现的是一种满足而不是不满足的状态。所有的不满都来自于我们已经确立的需求。
所以佛陀专门为弟子制定生活标准,形成法律条文。通过这种简单的生活,帮助我们简化内心,活在道与法中。
(2)道德
不脱戒,重在“万恶”。所以,和尚做什么都要以止恶为前提,尤其是谋生的手段,必须以正命为前提。积极生活的对立面是邪恶生活,即不正当的谋生手段。
那么,僧侣必须远离的非法谋生手段是什么呢?《大智慧论》列举了九种。其中四个来自第三卷,即:
先吃一口:“那些不干净的,才能生存,比如混药,种粮,种树等。,咬一口吃下他们的名字。在印度,僧侣们都以乞讨食物为生。如果他们种地,行医是为了自己的生存,那也是一种罪恶的生活,是为了下一口饭吃。那么,为什么中国的丛林提倡“一天不做饭,一天不吃饭”?主要是社会环境和传统民风不同。
二、令人垂涎的美食:“观星日月,观风雨,观雷电,观霹雳的和尚,是令人垂涎的美食。”为了个人生存,为了温饱,为了食物,去看风水,占星,天气等等。
三、方口菜:“有一股和尚的风韵和傲气,与四方沟通,话多要求清净的人,就是有名的方口菜。为了个人生存,巴结权贵,奉承有钱有势的人,拍他们马屁,以获得支持,养活他们。
四。卫口师:“学各种法术,占卜吉凶的和尚,是四维口食。”为了个人生存,以法术、占卜、占卜等等为衣食,为食物。
以上四点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为了获取个人利益。人生有五种恶,摘自《大智慧》第十九卷:
第一,“为了利益,出轨就不一样了。”“为了获得支持,故意显得与众不同,并热衷于怪力乱神,以迷惑民众。
第二,“为养老之利,自谈功德。为了获得支持,炫耀自己的优点或者精神境界,甚至编造虚假的话。
第三,“为了利益,说好不好。”“为了得到好处,我们会给人占卜,预测吉凶。
第四,“为了利益,大声的展示自己的力量,是很牛逼的。为了得到支持,令人肃然起敬,肃然起敬。
五、“以养老之利,说收养,以动民心。为了获得支持,公布别人如何捐款,从而引发对方的支持。
对于和尚来说,以上九点都是非法的谋生手段,一定要小心远离。其实不管是出家还是在家,谋生都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远离邪恶的生活,才会有道德的生活,才会有相应的修行。这对我们今天尤其具有启发意义。
(3)真善美
自律的生活仍然是真善美的生活。
所谓真实,就是真实的生活。戒律提倡简单的生活,简单的生活贴近现实生活。此外,依戒修行,可以获得智慧,从而接近真理,了解各种规律的实相,建立与真理和智慧相对应的人生。相反,妄想形成的普通人的生活,是一种倒置的、虚幻的生活。
所谓善,就是有道德的生活,自由的生活。从起心到行、住、坐、卧,从谋生到生活方式,都符合道德标准,对应解脱。不会为了满足私欲而影响他人,更不会为了个人利益而欺骗、欺诈,从而危害大众。
所谓美好,就是一种庄严的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吃饭穿衣也成了一种张扬欲望的方式,不惜一掷千金,甚至上万元,但吃饭穿衣的初衷并不重要,所有的行为都是受不良习惯的影响。纪律的生活要求我们赋予每一个动作以解放的内涵。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些行为,通过可视化让每一个动作都成为练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外在表现上,庄重、典雅、健康。可以说是行为的艺术,生活的艺术。
3.判断对错的标准
戒律是佛教的两个内涵之一。
法律是帮助我们在概念上获得正确的观点,从教学论的角度建立评价标准。纪律是帮助我们在行动中调整身心,从具体的事情中建立行为准则,让我们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也是判断对错的标准。
在守戒的过程中,无论行为是否如法,都要了解这个戒的起因。比如有些戒律必须满足五个条件才算违规,否则不算违规,或者说犯得轻。这些条件要么来自于犯戒的动机,要么来自于行为的结果,要么来自于侵犯的对象。有了判据,才能决定是犯还是不犯,是轻是重。
僧侣可以保护、奖励、监督和惩罚僧侣。在这个群体中,是否有人触犯戒律,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理,就应该按照戒律来处理。如果轻罪重判,可能会影响行人的心智;重罪轻判甚至不判,会让行人失去克制,影响群体稳定。所以负责人必须掌握戒律,才能依法判断是非,依法作出处罚。
4.办事依据
持戒部分是处理僧团事务的基础。在《戒魔书》中,道士列举了134种佛教因缘,涵盖了僧团的各种事务,使一切有法可依。只有知道了戒律,才有能力去做剃度、布施、居安思危、自我放纵、受戒、认罪、分房、分死人等等和尚的事情。
如果有人愿意出家,僧团会为他举行剃度仪式,接着是米沙教育,然后他就有资格出家,学习好的知识。在僧团的生活中,有半个月半的时间用来念戒,让僧人根据戒律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从而保持清净的僧风。此外,还会有一个年度住所。经过三个月的定期打坐,和尚的人格在自我放纵会上得到全面的检讨,然后能够接受一岁的年龄,也就是说清净和尚的年龄又增加了一岁。所有这些都是由法中特定的因缘来完成的。除了集体出行的内容,僧人的衣、食、生、死,包括遗产分配,法律也有明文规定。
可见,如果你没学过戒律,你几乎不知道怎么做和尚,也不知道怎么跟和尚这样打交道。另一方面,如果不能依法办事,自然会把世俗的处事方式带入僧团,按人情、感情办事,这是与法不对应的。
5.去掉菩提的根基
戒是正解脱和无上菩提的基础。在三石道(下士、中士、上士)和无涯(人、天、声、嗅、觉远、菩萨)的修行中,戒律是* * * *的基础。道长要持戒,上士道也要持戒。人和自然要持戒,菩萨也要持戒。而且,戒律是所有重要的佛教修行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1)学无遗漏,即戒、定、智,以戒为头,智可通过戒得。
(2)三福,即布施福报、禁福报、修福报,通过持戒可以积累福报,增加资源。
(3)四不破信,对于佛、法、僧、戒,深信三宝、戒的功德,做到信仰坚定。只有初果圣人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4)五分法身是为了戒、定、智、解脱、解脱,也是以戒为首。
(5)六念,即念佛、佛法、僧、戒、天、慈。持戒修行有很大的力量,可以消除一切恶法恶法,从而勤谨持戒。
(6)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菩萨道教徒的学习项目,它使身心清净,利己利他。
(7)七圣宝是信、戒、耻、多听、布施、智慧,是圣人成就的七种功德和财富。
(8)七佛戒律,即许多佛教徒所熟知的“一切恶事应避,一切善人应追,自洁,皆是佛教徒”。
(9)八正是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其中,义、正、义都属于持戒的范畴。
第四,结论
只有认清戒律的内涵和作用,才能自觉遵守。
很多人觉得持戒很难,或者不认同持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了解。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持戒,持戒对改善我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我能从持戒中得到什么。如果你不知道佛陀的禁戒精神,不知道佛陀关怀弟子的慈悲,如果你只是为了持戒而持戒,自然会觉得很辛苦,很舍不得。
这种努力会带来两个极端。第一,我们继续努力,但是因为教条主义,我们感受不到持戒带来的清凉,无法把持戒和修行智慧结合起来。反而因为行为僵化而脱离实际,让别人不敢学戒。这些人虽然心很好,但修行未必理想。还有一种是因为努力而放弃,认为戒律只能存在于书本中,没有实际意义,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人的现状。需要注意的是,没有戒律作为基础,佛教的一切修行都无法诞生。
如果能真正认识到持戒的意义,持戒就会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因为持戒不是为了和佛交朋友,不是为了给任何人看,而是为了得到真正的自由,完全的自由。与这些利益相比,暂时的约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