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诗词是养生。

一、“负冬”

根据我房子的南角,冬天出去。闭着眼睛坐着,皮肤就健康了。

一开始就像喝了酒精醪,又像被苏蛰了。外合流畅,中合一念。

如果你忘记了你在哪里,你的心是空的。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了许多关于养生方法的诗。在这首《负冬》诗中,他提到气功是一种方法。在冬天温暖的阳光下,我在屋子里找了个安静的角落闭上了眼睛。我的心灵没有杂念,我忘记了一切,所有的感官都用来沐浴阳光。不仅如此,他还严格遵循春夏秋冬藏的自然规律,根据季节的不同和人体生理规律的变化,适应天气,保养身体,使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抗病能力自然增强。

第二,“意识”

四十不老,愁未熟恶。我是两年前出生的,今年已经掉牙了。

身体的损失和心的损失是一样的。晚上睡觉早上吃饭也瘦。

崔舍人,同龄,看起来容光焕发。你一开始就知道年龄和长相,没落的时候也会开心。

恐老则转威,忧病则缚。怕康复,担心,是摆脱旧病的良药。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老了,就真的老了,尤其是和同龄人相比。白居易看到同龄的崔舍人依旧容光焕发,精力充沛,于是得出结论:衰老与心态密切相关。太多的担心和压抑会潜移默化的消耗你的身体,就像一个悲观的人如果总是担心自己衰老就会越来越老,如果总是担心自己会生病自然也会生病。这是有哲学依据的,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对生理有调节作用。所以,想要养生,拥有健康的身体,首先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以积极的状态面对生活。

俗话说养生重在养心,同样的道理也体现在唐皎然的诗中:“九日山禅院,东篱菊花也黄。注重修行的僧人,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宁静、淡泊的心态。他们喜欢依赖自然的茶,因为酒太世俗了,喜欢追求淡雅的菊花和幽静的茶香。这就是修身养性,修心养性的方法。

第三,“取诗”

爱惜精神多养精,不愁想的少,想的少。只吃半饱没有味道,三分钟前不要喝太多。

取笑每一个笑话,经常带着生气的意愿。连冷不冷出轨都不要问,让我快乐的活一百年。

谁是龚廷贤,明朝的名医!在明朝平均寿命只有40到50岁的时候,他活到92岁。他写了这首诗《照顾孩子》,这是他根据自己多年的从医经验和专业的医学知识写成的养生之书。在这个世界上,要想延年益寿,首先要养精蓄锐,保养好人的“三宝”——精、气、神。这是健康长寿的基础。然后平时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只吃一些重的食物来满足食欲;不能喝太多,少喝点,开心就好。顺境时要开心,逆境时不要太在意,尽量发掘自己性格中豁达开朗的一面。

四、“三字养生”

软蒸饭,烂煮肉;热汤,厚毡床垫;

少喝酒,保持清醒;慢慢走,拳头;

虚心,实腹;失耳定目;

时间长了,就熟了。

以前的诗大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首诗是苏轼写的关于老年人的保健方法。人老了,不仅不能用牙齿咀嚼一些食物,胃的消化功能也会下降。所以最好吃软烂的食物,多喝热汤,尽量穿厚衣服。不要想着痛快地喝酒,还要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走路时要慢走,防止摔倒,经常双手握拳,活血化淤。放下心来,豁达一点,吃好,休息好。

五、“固脾”

健脾喝水,多走走散散心。盘腿抹春,坐观菖蒲。

煎黄芪,喝蛤蜊酒。长期吃茯苓面,定期吃杞菊菜。

苏轼的诗比较具体,主要是分享自己防治脾胃病的经验。脾虚不宜多喝水,能出门就多走走。闲时盘腿而坐,按摩涌泉穴。当然,菖蒲还有健脾的作用。如黄芪、蛤蜊、茯苓、枸杞、菊花等,可以做成美味的食物食用,可以很好的预防脾胃疾病。

第六,苏神·梁芳

羽虫见月挣扎翻身,而我也送出空玄冥。

千梳寒快醒,露盈霜逢根。

这个养生法很简单。每天早起后梳几次头发,可以让我们的血液流动更顺畅,皮肤更通透,祛风散热,滋养强韧头发。其实梳头就相当于按摩头部。苏轼为了保健,一天梳头一千次,陆游即使短发沙沙,也要豁然开朗起来梳头。给他梳头是中医的一种保健方法,历史悠久!

当你还处于用保温杯泡枸杞的阶段时,这些方法已经从心理到生理总结出来了。从吃喝玩乐到衣食住行,再到中医的应用,帮助了我们这些想养生却做不到的人。果然古人的智慧不可忽视,但养生的重任却不能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