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广西平南县过年的习俗是什么?
屏南舞狮、舞龙的起源与武术密切相关。据说平南村的黄姓人不堪忍受邻村恶霸的欺凌,想到练武防身。早在1775年,他们的祖先就雇佣了高州武术家李子龙在村里传授棍术。同时,他们从一个路过的卖药人那里学到了蔡家全,引发了第一次习武热潮。村里还流传着“蔡家全李家官”的说法。在平南村黄姓群众练武强身的同时,罗定流行的舞狮也成为他们的必修项目。
1842年,屏南一个叫黄的人,以竹子为龙骨,沙纸为龙,发起了一场舞龙运动,为村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增添趣味。从此,舞龙代代相传,形成了一种习俗。
1939 5438+00年6月,罗定县举行民间艺术表演游行,平南市以七元、林青、赵翔为主要演员的舞蹈金龙首次在县城公开表演。1950年,罗定首次举行国庆大型庆典,平南舞龙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此后,屏南舞龙每年都参加当地大型民间艺术活动,邻近县市的民间庆典也邀请屏南舞龙助兴。
平南村还有“男舞龙,女舞狮”的说法。因为舞龙需要一定的武术功底,是一项很强的活动,村民们都以自己是舞龙队伍中的一员为荣。女人们也不甘示弱,成立了舞狮队,为舞龙加油。一批批年轻的学生兄弟也在长辈的培养下成为了龙狮队的骨干,甚至三四岁的孩子都能敲出有节奏的鼓点为龙狮队加油。每当有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屏南就有金龙舞、金狮跳、锣鼓响,男女老少聚在一起跳舞,热闹非凡。现在,武术、舞龙、舞狮已经成为屏南黄种人重要的精神寄托。
屏南舞龙的服饰和道具都很讲究。舞龙的人穿着黄色的衣服,戴着黄色的帽子,腰间系着红色的腰带,和太平军的人差不多。平南人舞龙舞狮,这是一项民族活动。龙头、龙衣、狮头、狮身、龙鼓、狮鼓都是村民自己做的。屏南舞龙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丰富,从最初的纱笼发展到金龙、银龙、烟火龙、火龙。随着舞龙舞狮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屏南舞龙舞狮的影响力众所周知。
屏南舞龙舞狮是一项自发的民间文化活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促进了周边民间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为保护平南舞龙舞狮的发展,我市将平南舞龙列入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申报为龙狮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我相信苏龙镇的平南舞龙舞狮一定会展现出龙水人的特色和罗定人的精神。
婚礼轿子接了新娘的声音,嫁给了老太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