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内经》看广东为何成为痛风高发区

《黄帝内经》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是先秦诸子百家养生方法的集大成者。它从医学角度探讨健康和长寿,创造了许多养生理论和方法。

特别强调“因地、因时、因人”的治疗理论,以自然之道孕育自然的生命,适合四季,来自天地,要与人和谐,达到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说明疾病的发生一定与环境、节日、人的行为有关,痛风也是一样。

今天我们就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说岭南地区为什么会成为痛风肆意生长的“温室”,为什么夏季是痛风的高发季节。

从“因地而异”的理论来看,岭南地区自古就有“疟之乡”之称,更有“岭南百病皆疟”之说,意为“湿热之气”,而湿热之气形成的原因是岭南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所造就的。

岭南名医陈、刘赤轩主编的《温病讲义》中提到:“东南沿海地区,地势低洼,时有雨露滴落,春夏一季至二季,有权以热力蒸水,湿气上升,故空气中常含大量水汽,身在其中的人吸入即病,即湿热湿温。”

夏季气温高,雨水频繁,使得岭南地区经常被雨雾笼罩,人们长期生活在“湿温之气”中,如果湿温侵入体内,很容易得疾病。

还有一点,以广东为例,与同属南方的江浙相比,四季并不明确。毕竟我们冬天的至日比长夏热,冬天出的汗也不比夏天少。常年出汗,气阴俱疲,我们的体质本来就容易热。再加上外热外湿的帮助,产生更多的湿热和痰湿。

调查显示,分析痛风患者的体质,湿热和痰湿成为主要体质,加上上述岭南环境,痛风自然多发。

由于时间的原因

那么从“时间”的角度,如何解释呢?

现在满了,岭南已经率先进入“雨+热”的模式,湿邪的日子又来了。所以这个时候再次为痛风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除关节疼痛外,常可伴有口干、乏力、四肢沉重、舌苔厚腻等。仔细想想,你也有这些不适吗?

由于人

从“人”的角度来看,这很容易解释。我们来对比一下岭南的饮食习惯:喜欢吃水果、啤酒、海鲜等湿品。

这些东西最容易损伤脾胃。如果脾胃受损,就容易产生湿、痰、脾虚、湿。另外,外湿导致内湿,内外邪合而为一,大大改善了湿热的发生。当湿热流入关节时,会引起疼痛。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海鲜、老火汤这些岭南人最爱吃的东西,都属于高嘌呤的东西。所以不难理解痛风湿热证多发!

岭南地区也有喝凉茶的习俗,但并不是所有的凉茶都适合我们痛风患者的体质。长期吃感冒药容易损伤脾阳,脾虚不能运化,湿滞加重,却达不到预期效果。

有没有适合我们痛风患者喝的凉茶?

真的有一种适合痛风患者“夏天提神”的凉茶,那就是——五花茶。

选用金银花、菊花、鸡蛋花、木棉、槐花为五种花茶,具有清热燥湿、消暑解暑的功效。然而,中药的组合剂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医辨证施治,事半功倍。

朋友们,凉茶虽然好,但也不要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