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亭里的齐波故里
齐波的生平事迹,除了编入《内经》初步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外,其他方面因资料缺乏而不得而知。但是,似乎还有他家乡的痕迹。
1.文献资料分古姓,也有分。在古代,“姓出其祖读书之地”(《镜上注》),“姓千年不变”(顾:原姓),所以古代的姓氏必然有其祖源和差异,但不同姓氏的人在史籍中记载很少。齐波是历史上第一个看到异姓的人,所以异姓明显是小而分散的。《山海经》海外南靖称为“异舌之国”,“异舌之国在其东,谓民不亡于东”。据孟先生考证,《外南经》为蜀人所撰。郭璞注云:“在一个不同舌头的国家,人们的舌头都是不同的,或云支持舌头。”《鲁春秋·功名》载:“南有反舌国,舌书落于喉终。”分舌、托舌、反舌,即“舌在前,而落于喉末”,此蛇也,那么这个分舌国应该是一个以龙(蛇)为图腾的部落。《山海经》也说:“西南黑水间阔田,葬后稷...,而百粒自生,冬夏弹琴,百鸟自鸣,百鸟自舞。”明代的杨慎认为,这个“大都会之野”就是今天的成都平原。《淮南子地志》载:“后稷久筑牧溪,卒而复之。”人死而能复,则永生不死,这就是《山海经·海外南靖》中所谓的“仙人”。据此,祁舌国应该是今天成都平原以东的一个由少数祁姓人组成的部落,祁姓古聚落只在这里见到。而齐伯姓齐,如果有姓的话,应该是贵族,甚至是部落的首领。被称为伯,意思是兄弟中的老大。齐波,俗话说“老大”。在成都平原以东,以龙(蛇)为图腾的部落应该是边强族,而说舌语的国家应该是这个。
一些氐羌人的一个小分支。边强人以龙(蛇)为图腾,《山海经》说:“龙生于边强之前。”殷墟甲骨文说:“龙来到边强”。邓少钦先生的《巴蜀古迹探秘》说:“西汉水源通称龙,是巴蜀的发祥地。”西汉水是嘉陵江的源头,其西南是白龙江,也就是邓先生所说的“以龙为名的地区”。古时候龙蛇相象,蛇也是龙。嘉陵江流经川北和川东部分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边强人的活动范围。这一带位于成都平原的东北部,齐波在《抱朴子》中描写的缙云山就在这一带,而他游历过的青城山、峨眉山都在不远处,所以方言不同的国家应该也在这一带。边强人在这一带活动的痕迹随处可见,如川北盐亭县、北宋元丰九于之:“盐亭有一段时间讲多种语言,可见故人之繁华。”明代杨廷和《过盐亭》诗说:“旧俗自张老变,山已为凌渡所知。”杨紫注意到:“这个县有很多人,自从他们在张俊之生活以来,他们已经发生了变化。”(见《全蜀文艺志》)明末清初,盐亭等地受战乱影响较小,仍有不少土著,语言习惯得以保留。时至今日,盐亭仍有许多这种语言的痕迹。
2.四川盐亭特有的尊重齐伯风俗习惯。
长期以来,盐亭一直流行尊重齐波人的风俗习惯以及关于齐波人的传说和民歌。瘟疫流行时,人们在高处的树干上点燃“天灯”来驱除瘟疫。据说这一习俗起源于螺祖的家乡盐亭高登镇齐伯点天灯驱鼠养蚕的方法。如果瘟疫真的很严重,灯笼没有明显效果,就让人装扮成齐波,穿上铠甲,手持金鞭,戴上蟹眼,坐在方椅上,让人背着绕着瘟疫区去扫瘟疫。在旧习俗中,如果家里有病人,请假扮齐伯,让病人坐在大厅里。齐波身披铠甲,手持宝剑,吟唱驱邪之词,围着病人翩翩起舞;重新进入病人房间,手持火把,将炒熟的锯末撒在火把上,立即燃烧成一团火,称为“散粉火”。“粉火”有杀菌、净化空气的作用,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盐亭县茶亭乡龙潭寺至今仍有驱魔人的木像。按照盐亭县北部的旧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齐波木像都会从桂香殿中抬出,巡游大街小巷,预示着齐波会扫除瘟疫,为民除疾,保一方安康。另外,古盐亭有很多偏方,但只有盐亭才有:用香茅治疗。茶亭里流传已久的一首民歌:“弥江边一土堆坟,柏树下,齐波神,拔草能治病,看你心诚不诚。”白起树的果实、枝叶可水煎治病,尤其是祁阳坝的白起疗效最好,入药后药效会大大增加。此外,盐亭很多地方迷信“七”这个数字,如爬楼梯、楼楼梯,都是七或七的倍数,称为“安气不安,安巴必发。”在盐亭的古耜山上,遍布着野生的“丝茅草”。草长三尺,柔软坚韧,散发着浓郁的药香。农历初八、二月初十,蚕农都要上山拜香拔草,但每家每户只拔七根,可以拿回去挂在蚕门上,防止蚕生病。
民间传说,这种草是“七爷”种的,“七爷”也是“暧昧”的。此外,在盐亭祁阳坝及其周边地区,以“祁”字命名的人也不少。盐亭祁阳坝古称“祁伯坝”。大坝背靠高山,三面环水。在弥江畔,有一棵17枝千年古柏,被称为“白起树”。只需要八个人互相拥抱。树下有一座小石庙,庙里塑着齐波之像。在回龙山上,一树之隔的地方,有一座建于明代的齐波寺。此外,在盐亭的白子、安家和黎平一带,人们总是喜欢种一种枝柏。这种柏树的枝条似龙蛇,可能与羌人崇拜龙(蛇)图腾有关。至今,该地区仍生长着许多“气”字形的多枝柏树,包括双枝、五枝和七枝柏树,数量达65,438+0,000多株。这种柏也叫“祁柏”。上述与齐波有关的民俗,是盐亭特有的。众所周知,明末清初,四川经历了约80年的战乱和多次自然灾害,人口锐减。清朝顺治十年(1653),清朝开始组织湖北、湖南、陕西、江西、广东、福建等省的移民进入四川。到十八年(161),全省登记人口只有16000人,约8万人,四川原住居民。在这场浩劫中,只有盐亭地区幸免于难。孟先生《韩婵亭考》云:“盐亭县志说,张不枉杀以得孝顺之荣,张太尉之职,而张为二老,始背叛母而求其情,献忠而笑,曰‘我张门孝子’,故郡不可屠。”孟先生原籍盐亭,他看到的县志是清代编纂的,所以他所记载的清初应该更为准确。把四川人口锐减归咎于张是谬论,但盐亭土著多是事实。清朝初期,因为成都被战火摧毁,几年间几千里没有硝烟。清代四川总督、巡抚不得不在盐亭附近和川北阆中县临时设署,直到顺治十六年才迁到成都。这也可以证明盐亭和阆中的情况比四川其他地方好很多。此后,盐亭的社会习俗大多与四川其他地方趋同,但尊齐伯的习俗仅见于盐亭。很明显,这些习俗都是原住土著传下来的,渊源应该很长。总的来说,都说齐伯是一个说方言的国家,而说方言的国家在今天的盐亭一带,从族源、地域、民俗、地缘文化等方面都可以找到。早在公元前1500年,人类始祖黄帝袁菲、华夏母亲——雷祖叔、华夏医学始祖——齐伯都诞生在这片沃土上;齐伯所写的《黄帝内经》,帮助天下人解决疾病,祛病除魔,强健筋骨,锤炼斗志,最终使“东亚病夫”成为“东方巨人”。公元1637年,李自成大军越过盐亭县边界。一个上了年纪的士兵因为腿伤不能参军,被李自成军遗弃在临山铺。当地一名丧偶妇女收养并治疗了伤势,后来结婚了。夫妻俩弃军而去,定居在现在汨罗江北岸的茶亭。因为膝下无子,心地善良,见行人由南向北饥肠辘辘,便在茶亭鹰嘴一角搭了一座草亭,拔香草做汤。免费供行人解渴。老两口去世后,好心人把他们抬到镇对面的山顶安葬。后人将山名改为“二老山”以示纪念,并将老人茶草亭命名为“茶亭”。公元1735年开始办茶亭,公历每周一、四、七,2002年又办了九次,也就是现在的每周一、四、七、九。
茶亭建于明末,后被清理,繁华一时。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成立联合保险公司,掌管茶亭、大门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时期,盐亭县人民政府于6月23日批准召开茶亭乡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1950,165438,正式宣布茶亭乡成立。茶亭乡位于东经105041 ',北纬30052 ',四川盆地北部,绵阳市东南部,盐亭县西北部,距县城49公里。与梓潼县大新乡、仁和镇接壤,与盐亭县白子镇、黑坪镇、苗乡、双背乡、来龙乡相连。面积44.95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33个农业合作联社,86个农村居民小组,2143户,8420人。有汉、回、侗、蒙古、土家族等7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总人口只有13。雷祖的故里黄帝袁菲,齐波宫,位于川北盐亭茶亭古镇西街口回龙山,距盐亭县城49公里。山脚下与莲花湖相连,水陆码头相连,乘车或乘船均可到达。
中国第一部中医名著《黄帝内经》的作者、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齐波生于舌国古琦。他开创了用中草药治病和开药的先河。帮雷祖养蚕,研发衣服。辅佐黄帝成为大联盟、多民族、大文化、大团结的东方文明大国。他被封在齐国舌头,崇拜军事顾问,佛教教师和石天教师。他精通医学、政治、军事、经济、哲学、易学,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齐波家乡的大山里,生长着成千上万的珍稀野生中药材,茶亭的村民一直把种植中药材作为支柱产业。因此,这里也被称为“药谷”。内核为梅瓣的桔梗菊糖含量为8.4%,超过国家标准2.4个百分点,全部出口韩国。2001 65438+2月,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盐亭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经过省级评估,已经成为盐亭县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本课题的研究将作为《盐亭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文化延伸和补充,以及线路设计的修改和完善。充分挖掘盐亭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促进盐亭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的发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盐亭是雷祖和齐波的故乡。雷祖发明并传播了养蚕和缫丝技术,被誉为“中国丝绸文化的奠基人”和“中国人文始祖”。雷祖叔齐伯,从蚕医到人医,著有《黄帝内经》,被誉为“中医始祖”。丝绸和中药都是中华文明最古老、最杰出的组成部分,被称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丝绸和中医的起源都与盐亭有关,这是盐亭悠久历史文化中最耀眼的一面。
大力挖掘齐波文化资源,打好齐波文化这张牌,把齐波历史文化转化为旅游文化,在此基础上挖掘旅游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盐亭的旅游资源。首先,它丰富了盐亭的文化旅游景点。在盐亭县西北部,有许多齐波庙、齐波堂、齐波宫、齐波村、齐波坝、白起树等齐波文物。其次,丰富了盐亭的生态旅游景点。在盐亭西北的白子镇(包括11乡镇),有很多中药材,是古药谷。最后,丰富了盐亭的旅游民俗文化。与齐波和中医有关的民间集会有王耀庙会、王耀节、菊花节等。还有很多关于齐波的民间传说,也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挖掘齐波文化并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有利于盐亭县旅游业的全面均衡发展。目前,盐亭县的旅游品牌定位于嫘祖文化,而嫘祖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县城南部,这使得盐亭的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会导致开发与发展不均衡。齐波文化不仅是对雷祖文化的很好补充,而且使其更加丰富多彩。而且齐波的文化资源位于盐亭县西北部,雷祖文物较少。齐波的文化资源可以弥补县西北文化旅游资源的不足,对盐亭县旅游资源的全面均衡发展十分有利。齐波文化是对雷族文化的补充,齐波在盐亭旅游资源丰富。盐亭县将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南有雷祖,北有齐博,两翼是齐飞,龙凤呈祥的旅游经济区。
盐亭县人民政府致盐亭县齐伯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课题组的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齐伯文化与盐亭县旅游资源开发课题组:段宇教授等贵组专家学者不辞辛劳,对盐亭县齐伯文化进行了研究和考证, 并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形成了一项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齐伯文化与盐亭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目前已被盐亭县采纳。 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齐波雷祖文化,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盐亭县中药材和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盐亭县经济、文化、社会的良性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其指导下,盐亭县成功引进成都迪康、美迪康制药公司建设盐中中药材基地。公司正在茶亭乡等地几百亩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几千亩规模的中药材基地。为此,盐亭县人民政府特致函贵团,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课题组的专家学者为雷祖故里所做的奉献表示感谢。盐亭县愿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大力开发雷祖和齐伯文化资源,打造中药材基地,振兴县域经济。
齐波宫、齐波殿、雷祖殿、齐波史馆是丰富多彩的齐波历史遗迹。齐波坝、齐波树、齐波桥、齐波亭、齐波墓、齐波洞、齐波坡、石药槽、刻齐波像、出土齐波树头等诸多民间传统,无不记载着石天齐波之丰功伟绩。
奇波宫距离龙潭文物保护区、卧龙山红军亭、蒙自崖雷祖园5公里,交通、住宿都适合游客。
齐波故里美丽的原始生态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能让人怀恋过去,激发你对生活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