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三伏天的“尾巴”,老友,晒晒太阳,补补阳气。

抓住三伏天的“尾巴”。

老朋友们很快就在后面晒太阳,补充杨琪。

清朝道光年间,一个叫“天秀子”的神秘人记载了当时流行的一种补阳方法:三伏天晒背。患有头风、牙痛、耳胀、脚气、臁疮、四肢疼痛、腰背疼痛、风寒、湿热、虚弱、酸痛等疾病者。,将在三伏天的指定时间(9: 00 ~ 11: 00,以及11: 00 ~ 65438。甘肃省名老中医、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首席专家王世标主任说,现在是伏天,老年朋友可以抓住三伏天的“尾巴”,补阳气,调理身体。

三伏天补阳,因时制宜。

王世贞介绍,夏季多湿,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所以阳气内虚(内寒)在所难免,所以夏季要滋养体内的阳气;其次,在阳气向外扩散的过程中,体内潜伏的邪气可以顺便排出体外。因此,夏季是内阳易亏的季节,也是扶阳祛邪的重要季节。其中,三伏天人的阳气最旺盛,向外发散,毛孔最张开,容易发泄到体表。所以一年春夏养阳,春夏养阳三天。那么,三伏天如何养好人体的“阳”呢?

春夏养阳是中医因时养生的原则之一,被称为春季夏之时。自然界的阳气要适时,要维持体内阳气充沛。这时,任何消耗阳气,妨碍阳气畅通的情况都要避免。夏天是万物繁盛、开花、结果的季节。此时天气炎热,地面湿漉漉的冒着热气,所以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高的季节。温度很高阳光很充足,人体的新陈代谢很旺盛。夏季养生要符合夏季阳气外盛的特点,注重人体阳气的维护。对于现代人来说,了解“春夏养阳”原则的重要性,合理掌握“春夏养阳”的关键,科学运用具体方法,将有助于人们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养“阳”燥背,调理脏腑气血。

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人体背部的穴位与脏腑相通,是身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晒背时,发窍全开,可以帮助人驱逐各脏腑的邪气。晒晒背部的五脏穴位,也能起到调理脏腑气血的作用。阳就像是人体的守护者。人体如果充满阳气,就能抵御一切外邪,强健体魄。让阳光直射在你的背上,不一会儿你就会感到浑身温暖舒适。中医说“背为阳,心肺主之”。经常晒背,有强化心肺的作用。此外,“头为一切阳之首”,即一切杨琪汇聚之地,五脏之精之血、六腑之清阳之气都会在头中。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百脉交汇处。头部日光浴一百次,可以通脉壮阳。

王世珍说,日光浴能帮助人体获取维生素D,有效促进钙的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新陈代谢,使人心情愉悦。民间还有“太阳不照门,医生上门”“夏天晒背不如吃补药”的说法。阳二字起于太阳,太阳是阳之源,所以补阳者要从这里开始。那么,晒背有什么意义呢?一定要选个晴天,早上10到下午2、3点阳光适宜。其中,最好是早上10到11晒太阳。此时空气较好,紫外线低,使人感到温暖柔和,能起到温阳益气、活血化瘀的作用。在此期间,日光浴可以增强抗病能力。

当你在阳光下感到温暖的时候(一般20到40分钟),就没事了。晒太阳的时候,也要保护脖子免受风邪侵袭。晒背的时候要戴帽子,或者用遮阳伞遮住头部,避免长时间直接被晒。王世贞提醒,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要喝温热的红糖水、淡盐水、米汤,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背部干燥后,毛孔会张开。汗干了再穿衣服,以免被大风吹到,碰到冷水。王世贞强调,患有心脏病、肺结核、糖尿病、高血压、心动过速等疾病的人,容易太阳衰竭,也可能使血压和心率升高。不建议长时间待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