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在《论养生》中提出了哪些养生理论措施?
嵇康首先论述了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他把人体比作国家,把精神比作国家的君主:“精神之于骨骼,犹国家有君主。神在中,形在外失,君在上昏,国在下乱。”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对身体的影响和君主对国家的影响是一样的。
所以人的保健应该是身心两方面的,重点应该是心理保健。要“养性护神,全身心安”,充分肯定了心理保健的重要性。
嵇康“精气神至骨,犹国有君”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心理保健的重要性。他还描述了“灵芝蒸,李泉润,朝阳养,五弦抱,无为而自得,妙而玄妙,忘乐而后乐”的养生方法,说明他既注重心理调理,又注重身体保养,这种养生理念对后世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嵇康主张善于养生的人,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虚无,安于精神专著,减少个人欲望,淡泊名利,忌食饮食中的浓郁味道。比如他“甘当街头铁匠”,他有著名的《绝交菊园》。
嵇康具体的养生方法是,摆脱对世间名利、丰富食物等的欲望,使自己的内心简单宁静,精力充沛,远离忧愁和思考。他说:“外物累而不存,独与酒,无虑无念。”
嵇康还提出吃滋补的药,喝甘甜的泉水,沐浴清晨温暖的阳光,听高雅的音乐,达到超脱、轻健、喜悦、满足的境界。这样的境界非常有利于健康长寿。
嵇康告诫人们要注意油腻的口感和过度的情绪对人体的内外夹击:“丈夫与男人不一样,而进攻者则不一样;容易耗尽身体,却受到外界的攻击;如果你不是木石,能撑多久?”饮食失衡、心理失衡是很多慢性病的诱因;嵇康的警句是让人们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珍惜身体健康。
嵇康还强调,养生的人要自觉自愿地维护自己的健康,养成良好的态度或习惯,远离不良的诱惑,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他指出,善于养生的人都知道追逐名利对精神是有害的,所以他们自觉自愿地淡泊名利,而不是对名利充满欲望,只是勉强压抑自己的欲望。他说:“那些善于养生,众所周知的立场伤害道德的人,忽然不营,却无欲而被迫禁。”
淡泊名利带来心理愉悦,对欲望的强制带来焦虑和痛苦。显然,前者比后者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嵇康主张“知厚味之害,弃之而顾之,不贪而抑之”,主张人们把健康饮食作为一种习惯和一种常态生活,远离厚味饮食的诱惑,而不是在厚味饮食面前试图控制自己的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