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实验小学的历史沿革
辛亥革命后,新思想、新文化进一步渗入学校,学校增加了与社会的接触,促进了一些民主改革,进一步发展。
1912,取消讲座部,改为授农,发放学生品行考卷;1913年将“勤奋与尊重”定义为校训。每个星期,校长讲课的内容几乎不离“勤俭尊”二字从1918,他们都是历年县里举办的高小型运动会的第一名;每年都举行学生成就展、亲切的会议、家庭谈话、娱乐聚会、各种科目的竞赛和校友会...经常派教师代表到苏州、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参观学习。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后,校内掀起爱国反帝热潮,举办国耻讲座、国耻纪念运动会、国耻测验,走廊里悬挂国耻纪念汇演...到抗战前夕,学校发展到13年级(班),学生720人。
抗战时期,爱国反帝教育不断深入,一些旧思想受到冲击。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了侵华“九一八”战争。有老师用红丝带把“热爱祖国”几个字钉在黑板上,讲述侵华日军占领沈阳的故事,带领学生朗读法国作家多德写的《最后一课》。很多同学哭了。1932提倡普通话,从对普通话音标使用的理解开始。学校里有很多老教师,对说普通话有一种反感,嘲讽为“山东骡子学马叫”。这是因为学校早就形成了一套刻板印象,就是每天第一节课前,每节课都会读20分钟的古文,有一种学校传统的读书腔调。新事物,不可抗拒,学校的演讲教学成效显著,连年举办的全县演讲比赛名列前茅。《普通话音标基础知识》,口语老师写的,无锡教育局出版,然后广泛使用。每学期都有戏剧表演。作为口语教学的辅助活动,师生们排练了《马车夫的家》、《父亲的归来》、《囚徒的歌》、《学徒》、《小偷》、《战友》、《小画家》...宣传抗日救亡。到1934,抗日救国教育深入开展,为语文课编写了以抗日救国为主的油印补充教材,编写了抗日文艺教材。
日伪政权在占领期间进行奴化教育,其罪恶目的从未落空。
抗战胜利后,校舍年久失修,更因“国军”的驻扎而毁于一旦。1947期间,三四百名校友来学校参加校庆活动时,与学校部分有识之士一起组织了校舍修缮委员会,拟定修缮方案。他们积极策划,自己出资,多方集资,才逐步修复。这时,国民党反动势力把手伸入学校,强行推行“测量学混沌单元教学”,颁发“测量学混沌单元教学成果展览计划”。据《中国南通党史》记载,“城北支部设在城北小学的一所老房子里”。地下党员通过党外积极分子联系部分教师,以拖延、敷衍的方式进行抵制。后来县里办展览,他们就临时造假成绩来应付。在反对内战和饥饿的斗争中,学校成了社会进步青年的活动场所。1946年春震惊全国的南通3·18惨案,其爱国运动游行从北濠小学开始。
65438年至0949年,南通解放,旧派重生。
解放初有15个班,学生775人,教职工30人。
50年代初,学校经历了新旧教育的根本转变,由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转变,由普通小学创办为实验小学。
在接手和初步实践的基础上,办学思路确定为:贯穿改革精神,加强行政领导,以教学为主体,以班级为基础,以教学为中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为一体的原则,从教学改革和实验入手,逐步实现教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学校办得好的目标。
当时组织教师学习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政策,明确新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抓住教育工作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对照学校实际,教育改革从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入手,在民主管理、民主教学上有所突破。
学校管理系统最初由校长、教学主任、社教主任、总务主任、生活指导等人组成,后来改为校委会,建立月会制度,集体讨论决定学校工作和重大问题,互相配合,从而推动工作。还建立了校委会、学生代表大会、家长代表会议,保证了组织内民主的发展,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学校在全面采用新课程、新教材的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改进教学,帮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质量。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改革中,要注重过程的调查研究,教材和学生实际课程的准备,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效果的检验和深化。
1960《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制改革的规定》在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试行。南通区文教局认定这所学校为小学五年制实验学校。据此,办学思路是:认真试行新学制,推进教育改革;大力贯彻教育方针,切实加强“两基”教学,坚持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在组织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精神,制定了五年制小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研究了教学方法,确定了实验步骤,决定从当年招收的一年级新生三个班开始试行。派代表到辽宁黑山小学参观学习。选拔和培训实验班教师。在教改实践中,语文识字教学、分散识字教学、集中识字教学是同步实验。教师以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实验者为荣。他们每天详细备课,反复推敲,不断修改教案,认真授课,检查效果,还经常进行公开课教学,加强研究,不断提高。已顺利完成两轮六个班的实验任务,这两批毕业生的统考成绩均高于当时的六年制小学毕业生。
后来,它承担了在江苏省试行国家初等教育条例的任务。这一阶段的教改实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说、算能力,同时加强课外活动的研究。首先,课外活动被视为“课”,每节课都有老师,每个人都被安排进入“课堂”;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成立了红领巾宣传队、鼓乐队、合唱团、航模组、风筝组、幻灯组、小乐队、科技组,以及田径队、足球队、羽毛球队...
20世纪60年代,校园环境彻底改变。旧校舍全部拆除,新建了两栋两层教学楼。老饭堂改造成小礼堂和饭堂,校园绿化。此时,小学发展到19班,学生906人,幼儿园3个班,学生92人,教师38人。
7月1960,1,南通实验小学支部成立,党员5人,成为南通小学第一个独立的支部。学校领导体制是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文革”期间,学校一度停课,老师们想教又舍不得。大多数教师仍然坚守岗位,采取各种教育形式培养下一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先要拨乱反正,维护正常秩序。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正反两方面办学经验,把学校工作的第一重点转移到以教学为中心统筹安排工作的轨道上来,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重点小学。作为巨大的推动力,转化为在实践中坚持教学改革和实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然后,努力改革,锐意进取。在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学校由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转变为校长负责制。通过实现目标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和民主管理,进行学校领导体制改革。
1985上半年成立了民进党部小支部,成员3人。
在教改实验中,借鉴上海育才中学的经验,首先将自学能力的培养定为实验课题,重在整体,提质补差,减轻过重的负担。后来实验题目从培养自学能力扩展到培养“三自”能力,即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中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能力;在增强体质和讲究卫生中培养自觉锻炼的能力。项目的实施主要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全校设立两个试点班,五(4)班为综合测试班,从1983秋季开始,一(2)班为“语音识字、读写提前”和现代数学测试班,从1985秋季开始。此外,还安排了专门的实验,如听力、阅读和欣赏课。其他教师根据“三自”精神,自行选择实验课题,落实到教学计划中,安排实验课,安排互讲,期末组织交流。
1983年秋,恢复了“勤俭持家”的校训,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即勤于学习、勤于锻炼、勤于劳动;对祖国,对学校,对他人。
到了这个阶段,办学条件又得到了改善。拆除了小礼堂和食堂,建造了一座现代化的三层综合楼“秦镜大厦”。办学规模发展到小学24个班,幼儿园5个班。
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滋养着校园,“勤俭持家”的花园更加生机勃勃。90年代确定的办学思路是:更新观念,加大教育改革力度,由实验向科研转变,教育由加强“两基”向实施素质教育转变,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四有”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学校以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立足江苏省各级各类小学办学的基本要求,努力实现办学条件规范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学校教育素质化、教师队伍优秀化,切实成为高质量、有特色的一流小学教育实验基地。
学校注重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调整充实教学改革和实验组织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各种组织充分发挥党、工会、团委、队的作用。积极争取领导,积极争取社会和兄弟学校的支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办好和发展校办产业。
近年来,学校教育工作已经转向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更新观念,坚持德育为先,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教育,坚持每天升国旗,每周国旗下讲话,加强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工作,加强班队小干部建设,有计划地开展节日和季节性活动,丰富班组活动,家长学校经常化,加强校外辅导员队伍,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
学科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从具体的教学目的、合理的教学设计、高效的课堂结构、一体化的作业安排等方面,基本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40分钟的效率。
在单项和综合题目实验成功的基础上,整体综合改革实验于1991开始。在校长的直接领导和特级教师陈喜珍的具体负责下,在制定和实施“确立主体地位,培养自主能力,促进全面发展”方案的四年实践中,从改革课程结构、改进课堂教学、改善育人环境三个方面有效加强了素质教育。新增的社会交往课程拟定了小学社会交往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了一、二年级试用教材,开展了课型研究。经过测试,小学生的社会交往意识明显增强,获得了一定的交往知识和技能,表明其交往能力高于同龄儿童。
主体性教育实验课题被定为市级教学实验课题,小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研究课题被定为省级教学实验课题。其阶段性教学经验通过公开授课、讲座、报告、教育报刊等方式在校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