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写练太极的心得?
太极拳具有独特的运动特点和风格。只有充分体现这种风格,让每一个动作都贴合要领,才能更好地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一般来说,练习太极拳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在姿势(完美形态)和动作(过滤形态)上打好基础,明确手套中的基本要求,如步型、步法、腿法、姿势法、手型、手法、眼神等,做到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灵活柔和。第二阶段,注意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做到连贯、和谐、自然。第三阶段重在力量的运用和思想、呼吸、动作的自然结合,使动作轻盈从容,全身完整统一。
在整个锻炼过程中,无论哪个阶段、哪个步骤,都要注意“静”和“放松”这两个基本要领。心态平和、放松是太极拳运动特点决定的最基本要求。对其他要领的掌握起着保障作用,应着眼于太极拳练习的全过程。“心静”就是全神贯注,精神集中,打拳集中。“身体放松”是指身体各部分在运动中保持自然,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正确运用这两点,有助于我们掌握太极拳的其他要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提高健身和医疗的效果。所以有人把“放松”和“安静”作为太极拳的基本条件。
在练习太极拳的不同阶段,由低到高掌握“放松”和“静”的基本要求,并逐渐加深体会。它与技术实践的要求密切相关,两个方面不能分开处理。
太极拳对精神系统的锻炼价值,在于太极拳对“宁心放松”的要求,是对练习者的一种精神修复和补偿。运动过程中,运动外的神经中枢区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平时紧张造成的消耗得到“补偿”,精神疲劳得以修复。
研究表明,长期练习太极拳确实可以缓解紧张情绪,为大脑神经提供休息和休养,对抑郁、焦虑等不健康情绪有明显疗效。太极拳的大部分动作都是对称的。对称的动作和“清晰的步法”可以激活和平衡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改善和延缓衰老现象。
太极拳对心血管系统也有锻炼价值。“上虚下实”和“随意而动”是简化太极拳,帮助治疗高血压的基本机制,有助于练习者分散注意力和下肢血液,缓解脑部血流压力。
对比研究资料表明,太极拳能降低舒张压和收缩压,药物治疗效果优于单独药物治疗。我跟随我的老师徐卓群先生学习拳击已经两年了。我来说说我对太极拳的看法和体会。
第一,如何选择一个好老师。
第二,我心中的中国武术。
第三,如何学习太极拳。
一、如何选择好老师
“老师,如此传道授业解惑。”
为太极传。传道,授业。广义来说,应该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凡”中的道。我们不妨把它理解为宇宙万物都有的东西。狭义的道可以是太极之道。教学,这个行业。广义来说,学业,事业,职业等等。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太极拳研究的生涯。解惑,即学生在跟随老师开导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后,老师要配合学生解惑。老师不是万能的,但是一个好老师不会让学生重复走过的弯路。现实中,往往宣扬的不是正道,甚至是歪门邪道。教书不是正确的职业。解惑不成功,往往迷茫。所以,考察一个好老师,首先是德行。
说得具体一点,是太极拳。大师到底是什么?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明字,左一日,右一月。阴阳。了解阴阳。这一阴一阳,还包含了许多不同层面的许多方面。
比如力的高低,可以分为阴和阳。阴阳本来就是一个东西。我们只是通过阴阳来抽象地理解道。社会上可能有人在说实力上的阴阳。意义层面上,有意阴阳。同理,其他层次也有自己的阴阳。不同层次之间也有阴阳。很多道理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一个好老师应该懂得阴阳。他能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了解阴阳,因材施教,在不同层次、不同情境下,给不同学生讲解相应的东西。所谓老师,并不是绝对的老师。老师和学生经常可以互相学习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我们的老师。关于太极拳学,我认识到一个大师的要点是缺一不可的:知阴阳易理,德行兼备,他的拳学来源于中国非常系统的传统文化。
一个好老师。还懂中医。不是简单的一般理解。而是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有过良好实践的老师。天是大周,人是小周。能很好的了解人体,也会和其他东西差不多。古语有云,不知易不足以太医。我觉得不了解中医,光说太极是不够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所有法律都皈依宗教。不同的老师和老师都会有自己相对完整的教学方法。我的经验是这样的:没有“理论”指导的拳台就是花台。有理论,但没有内部拳脚架可以操。对于一个太极拳初学者来说,就像一张白纸。他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松,什么是紧?
恐怕就连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此刻也只能说出你认为的对错。虽然打了一万次,但也在情理之中。但恐怕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张白纸。我们没有资本去尝试创新。我们有的只是继承前人的经验教训再去画。一个好的画家在有计划之前是不会开始画画的。白纸是我们自己的,老师会给我们一套好的笔,一盘好的墨,一套好的方法和一些宝贵的经验,但好老师绝不会轻易让学生在白纸上开始乱涂乱画。至于这幅画,还是我们自己的。所以我的经验是,一个真正教武术的老师,首先要给自己的学生打好基础的技能。同时,理论也是潜移默化,随时随地的教。永远测试学生对理论的实践。没有好的内功,很难理解架子的对错。也许你只能通过道听途说,跟着地图走。如果你有内功,那就要在拳台上磨练和历练。明白为什么这种情况是这样,那种情况是那样?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老师会通过身体或非身体的方式不断地帮助和教导学生。二、我心中的中国武术
一切方法仍归门派,故天下武功为一。这个和那个没有区别。云,冰雕,大雨,还有翻江倒海。那东西全是水。不管学太极,学思想,学八卦,终究不变的是道。这个拳击架适合那堆,这本书适合那种战术。只为一件事。所以,放下分离。指月亮的手指不是月亮。如果你过河,你应该弃船。如果你骑马下山,你应该抛弃它,去爬山。功夫的练习,可能是一个寻找,拾起,体验,放下,再摸索的过程。过分强调攻防,有失偏颇;过于强调养生,有失偏颇;就像理解阴阳,阴阳不分,人分。其目的是理解变化和变化与不变的道理。就像太极图,阴鱼有道,阳鱼有道,鱼眼中有道,阴阳交替有道。小道消息,有道是营,有道是出。还有一条过山脊的路。一个拄着拐杖上山的人,可能花的时间太长,经历的太多,忘记了自己为什么上山。他到了不同的地方,拿的东西也不一样,只知道怎么拿,不知道怎么放下。中国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基于几千年来人们对宇宙、自然、人体的探索所积累的文化。对于不了解传统文化的人来说,在浩如烟海的文字和纷繁的法律中,恐怕很难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如今随便问一句:气这个字怎么写?十个人犯七八个错误。问拳击理论的时候,我很乐意讲内外结合,但是“和”字为什么写在一起,恐怕就不太清楚了。曾经遇到一个中医治疗的朋友,随便一问就张口结舌或者抓狂。军民不分。我老师常说,太极拳是文人习武的拳法。我完全同意。面对浩如烟海的武功,我的体会是,越是进步,越是发现武功无边。越摸索,对文武之道的感叹越深。孔子每天访问三个省。我觉得孔先生老人家真的太谦虚了。我怕他说三省的时候,说八万四省,一直省。把功夫和日常生活完全分开的人,恐怕很难通过上一层楼就能做到。老前辈说,没有这个你走不了,坐不了,躺不了。这是哪一个?呵呵,你不妨考虑一下。中国武术恐怕只是天上繁星中的一眨眼。何必执着这个那个!
太极有八卦,八卦有有形之意,形意有太极。
天下武功只有一个,何必把你我他分开!
哪怕生死瞬间呈现,举手投足都不算自夸。
阴阳变道,三两归一。
无外无内无内,日月深情。
道很难判断。只有走捷径,才能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两件趣事中的一件。
世界上还有一个武术,中国武术也是。希望大家能放下心来,多交流,多体验。
第三,如何学习太极拳
颜如玉在书中。书籍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研究太极拳要看很多书。我比较喜欢反复看这样的书:《道德经》(无章)、《庄子》、《王宗岳太极传》、《黄帝内经》、《黄帝尹福经》、《金刚经》、《心经》。我觉得都是很好的书。其中的道理是,拳有法,医有道,字里行间透露出许多无形的文化。
如果你不练习拳击,你将一无所获。打好基础是必须的,一生修行过程中的每一刻也是在打基础。基本功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形体,皮肉,筋骨,脏腑,经络。
练无拳,直到没有经验为止。拳击和功夫没有区别。功夫中有拳,拳中也有功夫。练,分开练,一起练。一起练,分开练。
推手,我喜欢那种没有任何规则的肢体接触:)。可能他们都把这个东西叫做推子。我的经验是,通过肢体接触和非接触,掌握用拳和功夫的奥秘。放下心态,多和朋友老师接触,也是一种推手。没有输赢,没有负担。有的推手分四角,真的是推手。但是推手不完全是这样的。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清晰的肢体交流往往比长篇大论或眼花缭乱的套路更容易让人接触到太极。练习拳击时你必须保持安静。安静,你可以决定。自然界很多细微的东西,都要静下来才能被理解,就像一个人躺在床上,你会静静的感受到自己心脏的跳动,感受到周围甚至远处细微的动作和变化。静态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方法。每个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这些事情取决于每个人的机会。很多东西,可能老师没有直接说,但是我已经告诉你了:)。静下心来仔细体会,功夫是越来越精细了。
如上所述,很多事情都是我这段时间的经历。各方面都没有什么具体可谈的。因为我心里知道我的经历不太对,通过文字表现出来也没什么。不过还是把你那破破烂烂的扫帚拿出来让大家批评吧,总比照镜子看自己强。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的成绩,快乐度过每一天。
身体健康,庄稼丰收。
告别旧年,迎接羊年。
万事如意,开心火。
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