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降压茶,一套降压操,有助于护肝降压,延年益寿。
高血压患者有三道坎,分别代表高血压患者的三个关键阶段。第一关比较轻,第三关最严重。如果这三个坎都没能抓住机遇,可以说长寿是无从谈起的。这三个坎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和长寿有关?
高血压患者需要过三道坎。
案例:
宋先生从2011一直没说话,家人急得不得了。2018年3月,宋先生在家人的带领下,找到余先生服用汤剂调理。没想到,吃了一个星期的汤剂,宋先生就能说话了。
俞老师介绍,宋先生实际上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从而诱发了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他全身多处动脉狭窄,如眼底、下肢动脉、颈动脉,有的地方甚至直接闭塞。第一次看病的时候,坐在轮椅上站不起来,一直面无表情。他回答不出任何问题,显得极其无精打采。眼泪,流鼻涕,口水止不住。
经过治疗,宋先生不仅能说话,其他不良症状也有明显改善,尤其是血压。刚开始血压是190毫米汞柱,现在降到了120毫米汞柱。
宋先生患了这么严重的病,根本原因居然是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大概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高血压前期,伴有体质因素的高血压。
第二阶段:高血压已经形成。
第三阶段:高血压并发症形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高血压的第一道坎:肝肾阴虚
高血压患者基本都有肝肾阴虚的问题,可以说是高血压的根源。有了肝肾阴虚的体质,再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高血压很容易发现。
肝肾阴虚包括两类人群。
第一类是患高血压时间短,病情较轻的人。
第二类是目前没有高血压,但是有肝肾阴虚的体质,以后很有可能血压升高。
肝肾阴虚的表现
面色红润,易激动,眼睛干涩,腰酸腿软,小便短赤,失眠多梦,怕热,盗汗,手足发热。
可以对比一下。如果符合两点以上,说明你可能是肝肾阴虚的体质,有得高血压的风险。
肝肾阴虚的成因
①遗传
②作息极不规律,尤其是年轻人,熬夜不倦,耗肝耗血。
(3)分娩时未调养的女性,也容易变成肝肾阴虚,如分娩时泌乳过多,导致阴虚血虚。
(4)艾灸不分体质。艾灸只适合在阳气虚弱的时候使用。如果长期使用易干肝肾的阴血,不建议随便用艾灸。
有什么办法可以逆转肝肾阴虚的体质?根据肝肾阴虚的体质,专家也给出了调理方法。
一种护肝降压茶
白芍10克,枸杞子10克,夏枯草3克,薄荷3克。
最好将白芍放入水中研成粉末,其他药材可直接用开水冲服半小时。
白芍能补肝而不助热,降虚火,平肝潜阳;枸杞能补肾阴,夏枯草能清肝解郁,散结降压,比较平和,不易损伤人体阳气。薄荷有疏肝解郁,清脑的功效。
高血压的第二阶段:肝郁化火
肝郁化火是高血压的第二道坎。这种类型的高血压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占高血压的80%以上。它们基本都是由于肝气郁结成火,导致肝阳上亢,最终形成典型的高血压。
案例:90后高血压患者文先生,由于生活压力大,饮食无节制,血压一直在上升。起初,他只是感到口渴和无精打采。2016去医院治疗肺脓肿时,意外发现自己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他的空腹血糖是每升11毫摩尔,血压已经超过200毫米汞柱了!最后,经过余先生两个月的调理,文先生的血压降到了80-130毫米汞柱,空腹血糖也降到了每升6毫摩尔以下,血压和血糖都恢复到了正常范围。
文先生的病是由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引起的。肝郁火旺不仅会影响胃里的糖尿病,还会影响肺。本来人的正常状态是肺金制约肝木,但是因为肝火太旺反而伤了肺金,造成肺脓肿反复发作。于是,余先生用药物减轻了文先生的怒气,全身的症状都消失了。
肝郁化火的症状:焦虑抑郁,急躁易怒,两颊发红,头晕落枕。
肝气郁结的高血压会导致阴阳两虚,所以这个阶段的防治非常重要。对于这种类型的高血压,需要结合使用三种方法:养肝阴、疏肝气和泻肝气。
巧用大柴胡汤
柴胡、黄芪、半夏、生姜、枳实、大黄、芍药和大枣。
柴胡解郁,黄芪清火,白芍养肝平肝降压,枳实和大黄能排泄体内垃圾,半夏和生姜能化痰。
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适合使用大柴胡汤,用药需要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调整。所以,如果你也有肝郁火旺的症状,先咨询一下医生,看看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
高血压的第三道坎:阴阳两虚
宋先生的高血压属于三期,属于重度高血压。
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气逐渐消褪。如果因为一些不当的行为而损伤了阳气,就会导致病情严重,高血压的并发症会更快出现,最终进入阴阳两虚的阶段。
阳气是怎么减少的?
正常生理现象
贪寒伤阳。
火药使用不当
阳虚
阴虚
宋先生对阴阳两虚的表述
(1)困倦
②流鼻涕、流泪、流口水。
七年没说过话。
(4)全身无力,行走不稳。
⑤大小便失禁
①两次跌倒和骨折
(2)急躁易怒。
③大量出汗。
④尿液呈黄色和红色。
⑤下腹部急性阻力
阴阳两虚是高血压的第三道坎。疾病发展到这个阶段,往往漫长而严重,很多还伴有靶器官的损害。此时必须尽快治疗,以免危及生命。
除了吃中药调理,还可以在家做一套练习。
养肝降压小妙招
这是古代道教的养生方法。按摩耳朵,敲天鼓,能快速缓解头晕耳鸣,高血压,还能预防中风。
第一种:捏耳廓
从上至下抚摸耳廓,从耳尖向耳垂方向按压,一般30次左右。
第二种:按耳朵。
顺时针或逆时针揉耳朵,感觉耳廓灼热、灼痛,也是按摩30次。
第三种:敲天鼓
用手掌按耳廓,再用食指按中指,按风池穴,一直敲3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