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在汉初盛行?
黄老学派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一个分支。所谓“黄”指黄帝,“老”指老子。传说黄帝擅长养生,老子擅长治国,所以这个学派叫黄帝老子。
这个学派其实和黄帝、老子没有关系,只是在思想观念上和老子有相通之处,所以归为道家。
关于如何治理国家,黄老学派主张“无为而治”,认为只要统治者可以无为而治,就可以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以“无为”的方式达到“有所为”的目的,其实是一种积极的无为思想。在“无为”方面与道家是相通的,但在“有为”方面比以老庄为代表的传统道家更为积极。
黄老的思想产生于战国时期,但不符合各国征战的情况,所以不为统治者所用。但在西汉初年,它开始流行于世,成为汉朝统治者的主导思想。
为什么会这样?总的来说,有两个原因。一方面,秦朝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对人民施以过重的刑罚,引起人民的反抗,导致二世之死。汉朝始祖刘邦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不再采纳容易导致暴政的法家思想。此时儒学尚未改革,其他学派不符合汉初国情,使得统治者将目光转向黄老研究。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就户口而言,汉初人口只有1300万,比秦朝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人口减少意味着大量耕地的荒芜,进而导致民生萧条。由于社会经济破败,连皇帝都找不到四匹同色的马,只好坐牛车。
总结: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是当时统治者的唯一选择。要恢复生产,就要减少政府的各种作为,实行无为而治,让人民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休养生息。
这样,统治者的想法与黄老的理论是一致的,这使得黄老思想成为汉初的指导思想,并流行开来。而黄老之提倡的“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确实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下促进了汉初社会经济的复苏,极大地发展了汉朝的国力,导致了“以文治景”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