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部位要保暖?深秋保健注意保暖部位

秋雨过后是感冒。初秋伊始,我们需要注意保暖。秋天早晚温差大。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暖,我们很容易感冒。秋天是一个适合养生的季节。除了食物保存,还要注意生活习惯。那么,深秋养生要注意哪些部位呢?。

1,注意六个部位保暖。

(1)头

头是所有阳的会,是人体最旺盛的部位。所以头首当其冲的就是寒邪。寒气侵入头部会引起感冒、鼻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等。患有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也容易患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和中风。气温骤降时,老年人外出可戴一顶薄绒帽,下雨时及时保护头部,避免淋湿。每天早晨梳头100次以上,使头皮微热,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畅通,促进阳气上升,脉顺。晚上最好不要洗头。洗完头发后,一定要用毛巾擦干或者用吹风机吹干。

(2)嘴和鼻子

口鼻是空气进出的通道,冷空气可以随着呼吸侵入肺部。恶心、呕吐、咳嗽、吐痰、鼻塞、打喷嚏等。都是口鼻受凉的表现。深秋出门,建议老年朋友戴口罩。

(3)颈部

脖子是人体的“堡垒”。它是神经中枢最重要的部分,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必经之路。如果着凉,不仅会加重颈椎病,还会引发其他慢性病。所以,老年人深秋穿立领,出门戴围巾,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好处。

(4)肚脐

肚脐是最怕着凉的地方,屏障功能差,容易着凉感冒。因此,在寒冷的天气里,老年人可以用热水袋和暖宝宝来保持肚脐的温暖,并且通常穿着贴身的棉背心,以免着凉。

(5)腰部

腰为肾之府,“脉”环绕腰部。如果腰部冰凉,容易引起疼痛和全身无力。因此,老年人最好选择长款衣服或佩戴护腰。有空的时候可以用手揉揉腰。待双手温热后,紧按腰部和眼部,稍停片刻,再向下揉至尾椎骨,每次做50~100次,起到温肾壮阳、疏通气血的作用。

(6)脚底

足部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差,又远离心脏,容易使血液循环不畅。足部一旦受寒,会导致抗病能力下降,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风湿性关节痛等疾病患者容易复发。建议老年人穿保暖、透气、吸湿的棉袜,每晚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20分钟,让寒气从脚底排出。然后按摩脚底涌泉穴,起到调理脏腑,舒经活络的作用。

2、秋季养生原则。

1,季节变化和谐

中医认为,到了秋天,阳气开始收敛,阴气逐渐转旺。这个时候,老人们要顺应节气,早起早睡。由于气候干燥,老年人宜少洗澡,防止皮肤干燥引起的皮肤瘙痒。在精神情绪方面,要做到从容淡定。如果我们过于兴奋,阳气就会浮动,这可能会导致疾病。深秋,阴气骤降,老年人要特别注意保暖,衣服被子要随季节随时增减,避免外邪入侵,阳气外泄。

2、饮食不宜过冷过热。

老年人既不能贪凉,也不能喜凉,更不能吃太多过热的东西,如羊肉、辣椒、生蒜、酒类等。因为过多的热性食物容易使体内的阳气动而不能藏,久而久之就容易得阴虚病。入秋后,大量瓜果上市。这些水果大多对健康有益。但民间有“秋瓜坏肚”的说法,所以瓜果虽甜,也不宜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

3、经常闭上眼睛充电

阳光明媚的金秋时节,正是老年人闭目养神的好时候。这时候,老人要去公园、乡村、山林等树木繁茂、清幽雅致的地方,做气功闭目养神。闭上眼睛,先放松眼睛,再放松面部,心就会涌出来,眼睛就会有神。在繁忙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外,做闭关天神功,可以获得养精蓄锐的奇效。

4、也需要适当的运动。

在秋天,许多老年人容易困倦和疲劳。应适当增加户外运动,如慢跑、散步、太极等。在家里,他们也可以做一些家务,多运动,不要久坐。在运动和家务上安排得当,适度的休息和休息有利于强身健体,起到更好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