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水如母爱,利万物而不争,人心自有水德。

利万物而不争。

“善如水,水不战而为万物之善,水为众人之恶。”这句话可以说是道德经的重点。老子常以天喻人之道。天道神秘莫测,深不可测,难以理解和把握其本质。在这一章里,我不需要天堂作为引子。他说水之德与道之德几乎一致。

最好的品德,最美的善,就像水,毫无争议地造福万物,润物细无声。

水最能滋养滋润万物,不求有功。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和父爱。他们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他们只付出,不求回报。所以爸爸妈妈也有善良的美德。

每个人都有父母,每个人都是父母,每个人都有水之德。只不过我们心中的美德因为地方和人的原因被掩盖了。

另一方面,如果你看你自己的心,你将失去道的一天。失去的是心里的浮尘,总会去擦心里的灰尘。你的心自然会爽朗,你的德自然会增长你的智慧。如果你增加了智慧,你就会明智地行动,一切自然就会顺畅。

水是所有人的恶,每个人都想高高在上,用俯视来填满自己需要仰视和需要的内心。

水的性质正好相反。它流向更低的地方,在它流动的途中,它填满了所有的坑洼,然后继续前进。人不喜卑微,水乐卑微。

这个道理用在生活中,就是讲人的宽容。即使有道理,也无可争议。用时间说话,默默努力就好,不要生生活的气。

我们怎么能赢或输呢?毕竟人是靠实力证明自己的。此刻的对错输赢,不足以荡起人生的慢旅。

所以“善如水,水利万物不争,人皆恶。”这句话可以作为老子性喻人论的点睛之笔。知道这句话,就足以修身,处世。

有的人抛开小聪明,有智慧,不与人争,却有善如水之道。

老子慈悲为怀,解释宇宙世界的运行规律,探索事物的本质。

一方面告诉人们如何趋利避害,如何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水有七种好品质。

(1)住的地方不错,安静安全。如果地势险峻,怎么称得上好?故水之性,上下而行,险而不活。

水分散成气体,直接进入云层。水凝结成液体,向下流入湖泊和海洋。人的精神要有水汽上升的趋势,要有奋进的精神。人要柔软,放下自我,顺流而下,随波逐流。

(2)心深,深即是深解。心要深,像深渊。换句话说,心不应该是浅的,而应该是深的,宽厚的,豁达的,宽容的。

(3)不与仁义水利争。这就是水的好处。人要以水为师,有所为有所不争的品德是你的。因为你努力了,机会与之重合,它就是你的。如果不是你的,那战斗还有什么意义?俗话说,扭瓜不甜。如果你能做到,生活中的烦恼就会少一些。

(4)言出必行,但要信守承诺。潮水一定会涨,听到潮水的声音,潮水一定会来。人就应该这样,说的是真的,做的是会有结果的。

(5)善政,水以万物为政,水上升化为雨露,水下降为河海,生生不息,德行天下。

(6)东西好,水的用处无穷,水是生命的保障。如果没有水,结果可想而知。人要学会水的力量,要刚柔并济,要圆润。

灵活变通,因其能力而无限精彩,人也应如此,不执着僵化,头脑活泼,应对事物,接受良言。

(7)行善时,水是物,不与人为敌,不与天为敌。人要时时动,来了天地合,得了也讲究顺势而为的道理。

冬天不能种地,春天可以播种,读完小学可以上初中。这是人类法律的秩序。一切都有节奏和秩序。这就是所谓的时间,知道该做什么,做事自然能事半功倍。

如果我们理解了水的七善,人们可以选择善并遵循它,那么就没有什么好争论的了,因为它来自智慧。

有了智慧,烦恼自然就少了,苦中有乐,苦乐在一念之间。智慧不会突然降临,人的成长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人生真的是一场修行。

在自然界的万物中,老子最爱水,认为水之德可以接近道。因为“道”的虚空没有形象,处于恍惚状态,我只能描述道的功能,只能描述它的形态是道,不是道。

与世人谈论道教,必须有一个直观的参照物,才能更方便地理解它。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和接触到的东西。看它的特点,查它的用途和运动规律,从而了解它,进而深入了解“道”,亲近它,远离它的形象,感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