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吃什么好?做什么?

少数民族的春节饮食习俗

蒙古族——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包里的火炉旁,向长辈敬献“送别酒”后,大宴烤羊腿、水饺。

高山族——台湾省高山族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命蔬菜又叫“芥菜”,预示着长寿。有人在长菜中加入长粉条,象征长生不老。

满族——除夕家宴非常丰盛隆重。主食有糯米粉或饺子、火烧、豆腐等。传统的中国新年菜肴包括美味的血肠、风格独特的水煮白肉和腌制白肉,象征好运的鱼菜肴更是必不可少。还得吃个鲜肉饺子送旧迎新。

壮族——在大年三十的第一天煮一整天的饭,以示来年丰收。这种米叫“宗巴”,有的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

拉祜族——每到除夕必做糯米糕,有一对很大,据说象征着太阳和月亮,以祝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硕果累累。

侗族人——大年初一凌晨,从池塘里捞出几条又大又新鲜的鲤鱼,炸、烧、炖后摆上餐桌,再加一盘香喷喷的酸菜鱼。整桌以鱼为主。侗族人说,春节吃鱼预示着新的一年里会有大量的鱼,庄稼丰收,金钱和粮食过剩。

黎族——春节期间,家家杀猪杀鸡,准备美味佳肴和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席间唱“年夜饭”。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或第二天,人们成群结队地打猎。猎物先来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剩下的一半平分。孕妇可以得到两份猎物。

景颇族——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酿水酒,向长辈敬酒。

达斡尔族——居住在黑龙江和嫩江两岸。除夕夜,用黄米蒸年糕。大年初一的凌晨,互相拜访的人一进门就抢年糕,以此来祈求一年比一年过得好。

佤族——除了祝贺新年第一次见面,还赠送汤圆、甘蔗、香蕉,祝愿家庭生活和谐、甜蜜、美好。

土家族——一家人的团圆饭桌上,一定要有肉块和什锦菜肴。

维吾尔族-元旦家宴食品包括:由大米、羊肉和葡萄干制成的罗普,由面粉、羊肉和洋葱制成的皮提尔·曼达(包子),用带骨头的羊肉(手抓羊肉)和面团制成的兰曼(拉面)。此外,还有各种传统的民族糕点和小吃,如“Aisim Sanza”(圆盘饺子)、“Yayimaza”(花边饺子)、“Bohusak”(油炸吉皮)、“Shamubosa”(油炸合子)和“Kayikeka”(不同颜色的油炸食品)。

藏族——春节用青稞酒、酥油茶、糕点招待客人。

腊月初八,佛教界视之为佛祖开悟日。寺内僧尼常以糯米、芝麻、薏米、桂圆、红枣、香菇、莲子等八种食物熬制“八宝粥”,并邀请周围村民参加圣餐,施舍给老少百姓,以示对佛祖的敬意。后来逐渐成为民间自煮的八宝粥(叫腊八粥)。吃腊八粥习俗。

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代寺庙会拿着芬芳的谷物和水果,煮成粥来拜佛。人们还效仿在腊月初八煮这种粥,以消除灾难和疾病。宋代杭州民间腊八粥是用“核桃、松子、奶菇、柿子、栗子之类”和大米熬制的(见《武林旧事》)。腊八粥在明清时期到处流行。

腊八粥名义上是八种原料,但并不死板,从四五种到十几种都有。有些地方的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18种干果和豆类做成的,很隆重。

大米配以莲子、银杏、花生、红枣、松子、生姜肉桂煮成腊八粥,有暖手脚、滋补身体的功效。还有用豇豆、百合、木耳、豆腐、慈姑等煮成的腊八粥。这些都是“精腊八”。

一般人吃的腊八粥,混合蔬菜、黄豆、蚕豆、豆腐、胡萝卜、荸荠,就是所谓的“粗腊八粥”。

在中国北方一些很少或不产大米的地方,人们吃腊八面而不是腊八粥。第二天,腊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会吃腊八面。

在一些产玉米的山区,到了腊八,就用玉米代替大米,使之成为“腊八节”。每到腊八节,都要熬腊八粥,这是农民的习俗。腊八粥,就是家里所有好吃的、能吃的东西都可以适量放在锅里,比如黄豆、绿豆、豇豆、豌豆、鸡蛋、红薯、胡萝卜;还有小麦粉、玉米粉、高粱粉、大麦粉等。,混合在一起煮成一锅粥,香甜可口,回味无穷。经常有人说,全吃全种。

腊月是一年。一年四季,必须全吃五谷杂粮和蔬菜,才能营养全面。这是为了祈祷人类健康和家庭繁荣!第二种是全吃,全收,过了腊月,就是过年了。吃腊八粥的时候,会把那一年地里长出来的五谷杂粮和蔬菜都吃光,不抛弃任何东西,说明农民热爱他们在土地上收获的一切。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所有的庄稼都长得好,都丰收。(

春节期间,中国许多地区都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人们的工作生活逐年改善。

作为一种食物,年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发现了稻种,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汉代人把年糕称为“年糕”、“鱼饵”、“糯米糕”。古人也有一个从年糕到年糕的发展过程。公元6世纪,烹饪书《史记》载有制作年糕“白茧糖”的方法,其中说:“米若煮熟煮透,且比杵臼的更热,则须煮得极熟,才不至于有米粒……”即糯米蒸熟后,煮成米饭,再切成桃核大小。把米磨成饼的方法也是很早的。北魏贾思勰的《齐姚敏书》可以证明这一点。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丝筛过,再加水和蜂蜜揉成坚硬的面团,在面团上附上枣和栗子,再用竹叶包裹,蒸熟。这种糯米糕有中原特色。

年糕多由糯米粉制成,糯米是江南特产。北方有糯米之类的粘粒,古代最早推出粘小米(俗称小米)。这种小米去壳粉,用水蒸熟后,呈黄色,粘粘的,甜甜的,是黄河流域人们庆祝丰收的美味佳肴。明朝崇祯年间出版的《京师风光略》一文记载,当时的北京人会“正月初一吃小米饼,过年糕”。不难看出,“年糕”在北方是“粘饼”的谐音。

年糕的种类很多,北方的白年糕,塞北农民的黄年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省的红甲鱼年糕。年糕从北到南有不同的风味。

北方有蒸年糕和炒年糕两种,都是甜的;南方年糕除了蒸、炒,还有切片炒、汤煮,甜咸兼备。据说最早的年糕是在除夕夜用来祭神祭祖的,后来成为春节的食物。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食品,而且随着一年的过去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一首诗所说,“人心高,和食作,使年比年好,以祈年景。”

华南等地喝茶很讲究,尤其是春节期间。正月走亲访友,尤其是有长辈的一定要来拜年。客人进门,互祝春节,问候长辈,然后坐下喝茶。

第一道菜:甜茶。祝来宾们有个甜蜜的一年。甜茶是由糯米皮和糖制成的。糯米煮成饭,把饭放在热铁锅上,烧结成一块块锅巴。甜茶清香糯糯,非常好喝。

第二种茶:熏豆茶。熏豆茶* * *有六种调味品,配置非常合适。

1.熏青豆富含蛋白质。

2.胡萝卜胡萝卜。

3.腌橘皮丝可调中快分,导滞化痰。

4.紫苏能宽胸降气,润肺解郁。

5.芝麻可以益胃润燥,补肺清热。

6.少量芽茶。这种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第三种方式:一杯绿茶。饭后饮用可以清理油腻的肠胃。因此,今年春节在三清茶不仅符合礼仪,也符合保健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