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合流下的东汉后期原始道教
部分信徒发展到上层社会,参与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活动,从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出发,对早期民间道教进行改造。东晋葛洪系统总结了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理论,在《抱朴子》中为道教构建了各种修仙方法,建立了一套神仙理论体系,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对后来道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他提出了养生为内,儒为外的思想,将道家的神仙之术与儒家的经典和教义结合起来,宣扬道教徒要以儒家的忠孝仁恕信和为基础,否则即使勤于修炼也不能成仙。这为儒家官道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参与道教的高级士绅日益增多,出现了许多石天道教家族。这些世家大族加入道教后,必然会把自己的思想带到道教中来。体现这一思想的尚青、灵宝等流派相继出现,并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道教的逐步升级,民间仍然传播道教的流行形式,不断发动反抗封建统治的起义。东晋末年,孙思、鲁迅利用杜子恭的道教发动起义,提出了杀异己的口号,并杀害了服务于张五斗米道的士绅道士弟子,说明此时道教内部也存在着激烈的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
原始道教的成功转型是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平真君年间(440-450),山中道士寇在信奉道教的魏帝和宰相兼儒生的支持下,奉太上老君之命,主张整肃道教,革除、张衡、张禄三部假法,并在运动中制定了以礼为首、饮食修行相结合的新诵诫法。南朝刘宋时期,有庐山道士陆三传,二葛(葛玄、葛洪)集经,集上清、灵宝、诸经,故归纳三窟,归一等;根据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吸收佛教修行仪式,广行斋戒礼仪,以改革五斗米道,意在尊王,称南天师道。经过寇和陆对《道经仪》的修订,逐渐定型。在此基础上,陶弘景继续吸收儒释道思想,丰富了道教内容,构建了道教神仙谱系,记述了道教教史,主张三教合流,对以后道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儒家对原始道教的不断改造,道教在形式和内容上逐渐完善和丰富,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皇家工具,并一直受到封建统治的崇拜和支持。封建统治者也从儒道合流走向儒道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