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长存,苍天长存;总有一天两者都将结束,当这无尽的悲伤继续下去,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句话的出处是: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
我从原文中摘录了这句话,供大家参考:
她通过他的使者送给他一句话,提醒他,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心知道的誓言。
七月初七,在长生殿,我们在静谧的午夜世界里,偷偷的告诉了对方。
我们希望在天堂飞翔,两只鸟合而为一,在大地上生长,一棵树的两个枝干..
大地长存,苍天长存;总有一天两者都将结束,而这无尽的悲伤将永远持续下去。
这篇文章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当我离开时,我礼貌地请信差给国王送个口信。信中的誓言只有国王和我知道。
在七月初七,在长生殿,半夜无人,我们海誓山盟。
在天堂,我愿做一只和我一起飞翔的鸟,在人间,我愿一起长出树枝。
就算天长地久,总会有尽头,但这种生死恩怨永远不会结束。
下面是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词。让我分别给你解释一下:
重送词:贵妃在讲究道别,请他传话。
两颗心知道:只有玄宗和贵妃知道。
永生宫:建于天宝元年(742年)骊山华清宫。根据《七月》,以下六句是作者虚构的话。所谓长生殿,并不是华清宫的长生殿,而是长安宫寝殿的习惯名称。
双翼鸟:传说中的鸟名,据说只有一只眼睛和一只翅膀才能一起飞翔。
连接树枝:两根树干相互拥抱。古人常以这两样东西比喻恋人相爱,永不分离。
恨:后悔。
连续:连续。
只看文章可能很难理解意思,所以结合当时文章的创作背景来理解比较好: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被任命为县尉(今Xi周至县)。有一天,我和我的朋友陈红、王志富去蚂蚁附近的仙游寺参观,谈到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王志富认为,像这样杰出的东西,如果不加以打磨,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比诗更深,比爱更深。尝试做一首歌怎么样?”于是白居易写了这首长诗。因为长诗的后两句是“地长存,天长存;总有一天两者都将结束,而这无尽的悲伤将永远持续下去”,他们称这首诗为“长恨歌”。同时,陈红写了一部传奇小说《长恨歌》。
既然说到这里,就让我们来欣赏和评论一下这首《长恨歌》: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歌中著名的杰作。写于元和元年(806),诗人在黟县(今陕西周至)任县令。他与好友陈洪、王志富游览仙游寺,因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此诗。在这部叙事长诗中,作者用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象、叙事性和抒情性叙述了安史之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的反叛所毁,他们在无休止地吃着这种精神的苦果。唐玄宗和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不拘泥于历史,而是依靠一点历史的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已经退化为曲折动人的故事,以往复感人的艺术形式来描述和传唱。因为诗中的故事和人物是有艺术性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在历代读者心中荡漾。
长恨歌就是《长恨歌》,这是诗的主题,是故事的重点,是埋在诗里的一颗感人的种子。至于讨厌什么,为什么会讨厌很久?诗人并不直接讲述和表达,而是通过他所写的富有诗意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现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猜测、记忆和感受。诗的开篇第一句:“中国的皇帝,渴求可能撼动一个帝国的美”似乎很平常,仿佛故事应该是在作者不注意的情况下从这里开始写的。其实这七个字是极其丰富的,是整个节目,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指挥了全诗。接着,诗人用极其节俭的语言,描述了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前是如何重色、求色,最后得到了“只要她转头一笑,便有百符咒,六宫粉黛化为乌有”的杨贵妃。它描述了杨贵妃的美丽和魅力。入宫后,受到色宠。她不仅“继承了她的善良”,还“把她的姐妹兄弟都列在了土里”。反复渲染唐玄宗得了贵妃后如何纵情声色,如何寻欢作乐,如何终日在宫中纵情歌舞饮酒。这一切导致了安史之乱:“直到战鼓,从渔阳轰出,震天动地,打破了彩虹裙和羽衣的曲调”。这一部分描述了“长恨”的内因,这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对这段宫廷生活的写实,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国轻民的皇帝,一个娇媚娇纵的妃子。这也生动地暗示了对唐玄宗的误解是这场悲剧的根源。
下面,诗人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后皇帝兵马逃往西南的情景,尤其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在这场动乱中的毁灭。“军队的人停下来,没有一个会动,直到他们的马蹄下,他们可能会践踏那些蛾眉。绚丽的发夹掉在地上,没有人去捡,一个绿白相间的玉簪和一只黄金色的毛鸟。皇帝救不了她,他只能捂住自己的脸,后来当他转过头去看的时候,《血泪之地》里写的就是他们的一幕《你去哪里,马尾坡》。“六军拒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对唐玄宗痴情女色,祸国殃民的愤怒。杨贵妃之死是整个故事中的一个关键情节。之后,他们的爱情变成了悲剧。然后,从“藏在一场冷风吹来的黄尘中”到“却没有一个心爱的精灵来拜访他的梦”,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中的“恨”,用酸楚动人的笔调,描写了杨贵妃死后在蜀中的孤独与悲伤,也追忆了途中的往事。挥之不去的相思让人心痛。正因为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如此程度,道士的到来和身后仙境的出现才给人以真实感,不会认为纯粹是空中楼阁。
从“在灵琼住着一个道士,他是天上的客人”到诗的结尾,道士作家帮助玄宗找到了杨贵妃。诗人用了一种浪漫的手法,突然他去了天堂,然后去了人间,“上面,他寻找绿色的虚空,下面,黄色的春天,但他在两个地方都没有找到他要找的人”。后来,杨贵妃在海上的空灵仙山上被发现,并被允许以“泪珠顺着她悲伤的白脸滑落,像梨花上的春雨”的形象重新出现在仙境中,热烈欢迎韩家的使节,表达感情,以象征的方式送话,重申以前的誓言,照顾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和渲染“长恨”的主题。在诗的结尾,用“地长存,天长存;总有一天两者都将结束,而这无尽的悲伤将永远持续下去”来结束笔,指出主题,回应开始,实现“无声”,给读者联想和回味的空间。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的是艺术美的享受,是诗中动人的故事,是诗精致独特的意境。整篇文章的中心是《长恨歌》,但诗人却以“浓墨重彩”为切入点,尽力去写和渲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要早朝”,“熬夜”,“看不够”等。,显得极其开心,像个喜剧。然而,那种极度的喜悦,不过是与背后无尽的仇恨形成对比而已。唐玄宗的荒淫无道导致了政治悲剧,政治悲剧又导致了他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变成了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特别曲折的部分,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要“恨”很久的原因。以前很多人说《长恨歌》有寓意,这首诗就是这个寓意。那么,诗人是如何表达“长恨”的呢?《马迹坡》中杨贵妃死后,诗人描写得十分细腻,表现了唐玄宗不忍割舍爱情又想挽回爱情的内心矛盾和痛苦的感情。因为这种“血泪”的死亡,才会有无尽的仇恨。后来诗人用了大量的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向往,但诗的故事并没有停留在一个情感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递进,感知到其景物的不断变化,将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用人物的思想感情去开拓,推动情节的发展。他死后,唐玄宗去蜀国,心里很难过。还在路上,故地重游,又勾起了悲伤的回忆;回宫后,经历了白天身体受伤,晚上失眠。我日夜思念它,所以我希望有一个梦,但它是“年复一年生与死之间的距离,然而没有一个心爱的灵魂访问过他的梦”。诗到这里,“长恨”的“恨”已经写得很感人了,看起来故事的结局还可以。但诗人的笔是弯的,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出一个迷人的仙境,将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曲折、跌宕起伏、波澜起伏。这个转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的不断矛盾和碰撞,诗歌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故事情节更加动人。
《长恨歌》是一首带有强烈抒情成分的叙事诗。诗人采用了中国传统诗歌在讲故事、刻画人物方面所擅长的表现手法,将叙事、景物描写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该诗抒情往复的特点。诗人有时将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射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有时我们抓住人物身边有特色的景物和事物,通过他们的感受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出隐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难以言说的感情。唐玄宗在去西南的路上,被黄尘、栈道、高山包围。阳光暗淡,旌旗索然,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衬托人物悲伤的思绪。在蜀中,面对青山绿水,我们还是忘不了自己。蜀中的山和水是美丽的,但在孤独而悲伤的眼中,山的“绿”和水的“绿”也是悲伤的。大自然的美好应该是以一种宁静的心态去欣赏,但他没有,所以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通过美丽的风景写悲伤的感情,让感情更深入。宫中的月光,雨夜的钟声,已经很刺激了。诗人抓住了这些不寻常但有特色的东西,把人带入悲伤和心碎的境界。再加上他们看到和闻到的时候,相互交织在一起,这也在语言和语气上表现出了人物的悲伤和难过。这是另一层。还在路上,“一切都在打转”,本来是一件开心的事,但是老地方结束了,颜瑜不见了,我忍不住哭了。在叙述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回到长安后,“池塘,花园,宫殿,一切都和以前一样,太叶湖芙蓉,未央宫柳树。但是花瓣就像她的脸,柳叶就像她的眉毛,每当他看着它们的时候,除了哭泣,他还能做什么呢?”。白天,由环境和风景引发,人与风景产生关联,风景依旧,人却不见了。我不禁泪流满面。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中,我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模样,展现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王座上飞着萤火虫,而他却在暮色中沉思。,他会延长灯芯到它的结束,仍然永远无法入睡..钟声和鼓声会慢慢敲响漫长的黑夜,黎明前,天空中的星河变得清晰起来”。从黄昏到黎明,重点是晚上被情绪困扰很久无法入睡的场景。这种苦涩的思念就像“桃李花开,春风吹”和“秋雨过后,落叶归根”一样。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和“阿健青娥”都已白发苍苍,容颜凋零,更是勾起了昔日欢愉的思绪,令人心酸。从黄尘的漫无边际到蜀山的苍翠,从宫中的雨夜到凯旋归来,从白天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我们处处为物所感动,时时为人所思,从各方面反复渲染主角的苦苦追寻和寻找。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就在梦里找。如果在梦里找不到,那就去仙境里找。这样的跌宕起伏,层层渲染,让人物的感情回旋起来,达到高潮。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诗人反复抒发感情,来来回回,使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加深刻丰富,诗歌“肌理细腻”,更具艺术感染力。
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一直有争议,包括所谓的爱情说、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等。这篇文章的作者持有爱情理论。首先,从作品的四个层面分析,肯定了白居易没有像陈红《长恨歌》那样以说教的面目来描写李阳的故事,而是以“情”为主旋律,让主人公的情感感动读者,使其产生* * *声,取得巨大的美学成功。本文还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历史,分析了他在处理历史主题、政治主题、人文主题和来自民间的心理主题的关系上的独特性,进一步阐释了唐代杨贵妃形象的美学意义。
《长恨歌》一问世,其主题就一直成为读者争论的焦点。也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一般有三种:一种是爱情题材。是一首赞美李阳的情诗。并肯定他们对爱情的真诚和执着;二是政治主题论。认为诗的重点在于讽喻,在于揭露“中国的皇帝,贪恋可能撼动一个帝国的美色”必然带来的“无尽的仇恨”,谴责导致安史之乱的唐、明皇帝的放荡,以此来训诫后来的君主;三是双主位理论。认为它是揭露和歌颂团结、讽刺和同情的混合体,既流下了同情的眼泪,又归咎于失政和怨恨。怎么样,还是要从作品本身来分析。
诗歌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从“中国的皇帝,贪恋足以撼动一个帝国的美色”到“皇帝的眼睛怎么也盯不够她”,描写了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前是如何强调色彩,寻求色彩,最后得到“她若不过转头一笑,便有百符咒”的杨贵妃。贵妃入宫后,骄奢淫逸,骄横跋扈。她不仅“继承了她的善良”,还“把她的姐妹兄弟都列在了土里”。在反复渲染唐玄宗贵妃之后,她彻底沉迷于歌舞饮酒。开卷的第一句话,既暗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对全诗起到了唤起和指引的作用。
第二层,从“直到战鼓,从渔阳轰起,震天动地”到“后来当他转头看时,血泪之地”,描写安史之乱,玄宗逃亡,被迫赐皇妃死罪,写出“长恨歌”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刻意淡化玄宗荒淫无度、错国导致的安史之乱,刻意描写他们将何去何从。读者被悲剧气氛所感染,而不是对历史的理性批判。陈洪在《长恨歌》中提出的“惩尤物,窒乱”之说,是为了板起面孔做文章,所以不能作为这首诗的写作动机。
第三层,从“藏于寒风吹来的黄尘中”到“却没有心爱的精灵来造访他的梦”,描写杨贵妃死后,在蜀中的孤独与悲伤,都是追忆往事,入宫看月,夜雨摇铃,是一种“悲色”与“断肠声”。当长安光复回到朝鲜,比马嵬和那段记忆,那段苦闷更重要。她洁白如玉的脸在哪里?。回宫后的池源还是老样子,物是人非,挥之不去的相思让人心酸。
第四层,从“灵琼住着一位天客道士”到“此愁永无止境”,描写唐玄宗派方士寻杨贵妃之魂,着重表现唐玄宗的孤独和对过去爱情生活的伤感回忆。诗人用浪漫主义从天上到人间,最终让贵妃在虚幻的仙山上,以“泪珠顺着她忧伤的白脸,像春雨打在梨花上”的形象重现人间仙境。“情”的宣泄已经超越了皇帝与妃嫔之间的情感纠葛,更多的是诗人主观的理想元素,早已超越了历史事实的范畴,表现出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最后一句“地久天长,天久天长;总有一天两者都将结束,而这无尽的悲伤将永远持续下去”是一种爱情的叹息和哭泣,这是一种哀叹,爱情被命运所传播,被政治伦理所摧毁。这种仇恨已经超越了时空,进入了无限的境界。这样,诗人用“长恨歌”表达了永恒的爱,也就是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应该说,白居易在写作之初,至少在主观上是认同陈红“惩尤物,窒乱”的理论的。后来,他在新乐府的《李夫人》、《顾佳狐》中反复强调“尤物惑人”、“狐媚害人”的主题,明明宣扬性的危害,却又承认“人不是木石”,然而在《长恨歌》的实际写作中,他又顺从了民间爱情故事中所表达的人的本能和对美的情感渴望。这样,整个故事就有了更深刻、更复杂的意义:既写真美,又写真恶,把两者直接联系起来;《爱情宝典》和《长恨歌》这本书里有一段话:叔叔对妈妈说:“很美,也会很邪。”李延年唱道,“把乡村还给城市。”这也叫。这段话大概可以代表中唐士人对这个问题的最终思考。白居易写《长恨歌》时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能因为“美”是“很恶”就把它抹去。虽然它的主题在最后似乎偏离了对“很恶”的谴责,但“很恶”本身的内容并没有被抹去,反而丰富了“很美”的含义。
《长恨歌》一方面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和政治主题,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人文和心理主题。白居易在创作中遵从了民族文化心理和诗人的人格思想,即传统模式与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并存,这与诗人的人生经历和人生观是分不开的。白居易的一生跨越了中晚唐。他的思想以江州司马的贬谪为界,经历了从主动入世到被动出世两个阶段,践行了他所信奉的“济世济民”的儒家人生模式。白居易所谓“孤独”的基本内涵是:乐而知命,自得平和,并由此与石、老相通,对世界的态度是随缘顺性。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是并行不悖的,“施是陆毅之业,积是修旧德之道”(“君子不赋工具”),这是一个完整的人生观的两面。贬谪前,他为云龙、彭锋卖命,与元稹一起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正是因为他年轻时有远大抱负,有扶唐于衰、救民于水火的政治精神,才有足够的勇气应对如此重大的历史题材,以“不惑”来总结唐晚年的政治得失,写出了《长恨歌》。这样,在他心目中,唐的二分法必然会体现在对形象的塑造上。正是因为深爱的唐和重国轻民的唐的对立统一,白居易才把这个故事写成了一个好皇帝的悲剧。好皇帝糊涂了,最后造成了自己和百姓的悲哀。我们从作品中可以看到,唐明皇这个人物的塑造是拒绝了理想化的,这是另一种理想化的结果。排除的是封建统治阶级在皇帝头上加了足够的光圈,使其成为半神的理想化。而这种排斥本身就包含了城市居民的另一种理想。他们从现实生活中皇帝权威下降的土壤出发,把封建统治阶级的领袖想象成一个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一个有爱情、有苦恼、有错误、有缺点的痴情皇帝,和一般爱情故事里的主角没什么区别!他们从另一个角度理想化了皇帝。理想化的皇帝应该是和人民一样的人,而不是神!而白居易则从民本思想出发,有条件、有扬弃地接受了市民对唐的理想化,从而完成了唐形象的塑造。诗人贬谪江州后,“独善其身”与“兼济”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他的精神生活和仕途逐渐发生变化,最终“既济”以“独善其身”得到释放。在精神自救的过程中,白居易逐渐从关注社会政治转向关注个体生命,对自由人格的热爱逐渐超越了对道德人格的执念。
作为一首不朽的叙事诗,《长恨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古往今来,很多人都肯定了这首诗的特殊艺术魅力。是什么用《长恨歌》的艺术感染和诱惑了读者?感人至深,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千百年来能吸引读者,让他们被感染,被诱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