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不能喝粥?要提高米粥的营养价值,不妨向古人学习。
以粗粮为主,添加果蔬、肉、蛋、奶,少放调料。
最近,粥因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泓的一句话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甚至上升到了中西文化立场的层面。事实上,张文泓的言论是在预防新冠肺炎和提高免疫力的特殊背景下发表的。其核心意思是,单纯的米粥很难提供足够的营养来提高免疫力。如果想提高粥的营养价值,不妨效仿古人,用粳米煮粥,再在粥中加入一些其他配料。
大多数古代人用水果、蔬菜、肉、蛋和牛奶煮粥。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和研究生李进行文献检索发现,从唐代到清代的33种食谱中,共有616种粥食谱,其中* * *涉及294种食材,而粥的70%以上是由各种食材组成的。
比如有萝卜粥、胡萝卜粥、葱花粥、葵花粥、韭菜粥、豆芽粥、梨子粥、莲子粥、百合粥、柿子粥、核桃粥等等,还有鸡肝粥、兔肝粥、羊肉粥、鹿肾粥、黄母鸡粥、鲫鱼粥、鲤鱼粥、肉蛋奶鸡粥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说:“粥里可以添加的东西有很多,比如肉、鱼、蛋、奶、蔬菜、土豆、坚果、油籽、干果、蔬菜,这些都是不允许进入粥里的。皮蛋瘦肉粥或者生滚鱼粥,里面加点鱼和蛋,蛋白质含量会上升。”
古人煮粥用的米很粗糙。
古人煮粥不仅用水果、蔬菜、肉、蛋、奶,还用比现在更粗糙的米饭。范志红说,古代没有电动碾米机,老百姓吃的主食是很低档的粮食,接近五谷杂粮。古代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喝小米粥。那时候小米比现在超市里的粗。南方人喝的是接近糙米煮成的米粥。
李说,现代人在米粥里吃精米,而古代的谷物加工只涉及油炸和研磨等方法。各种米、面应该属于全谷物,具有外壳、糊粉层、胚乳、胚芽等全部天然营养成分。
所以我们在煮粥的时候不妨用粗粮代替面粉和大米,比如用糙米代替大米。
不加或少加调料,保持食材的原味。
煮肉粥或者菜粥的时候,难免要加一些调味品。据李介绍,清代医学家曹廷栋曾著有《古老恒言》一书,主张“每天空腹吃一点稀粥”。所谓淡粥,就是不加或少加调料的粥。减少调味品的干扰,可以更好的凸显商品的自然口感和饮食习惯,也就是曹廷栋所说的“光是事物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