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接下来的一年要吃蜜瓜?

在中国,春节通常是以祭灶开始的。民谣“二十三,香瓜棒”指的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祀灶。有“官三民四船工五”之说,即腊月二十三官持祭祀灶,二十四官持,二十五官持。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很广的一种习俗。在过去,几乎每个厨房都有一个“灶神”神。人们称这个神为“命主菩萨”或“灶主命”。据说他就是玉帝加封的“九天东厨统领厨宫”,负责管理各家的厨火,被崇拜为一家之主的保护神。灶神龛多位于厨房的北面或东面,灶神的神像在中间。有些没有灶王壁龛的人还直接把神像贴在墙上。有的神只画一个灶神,有的神有男女两个。女神被称为“厨王奶奶”。这大概是对人类情侣形象的模仿。灶神的雕像大多还印有这一年的历法,上面写着“东方厨师当家”、“世界守护者”、“一家之主”等字样,以示灶神的地位。两边有“天道说好,下界保平安”的对联,祝福全家平安。

灶神从去年大年三十开始就一直呆在家里保护和监督家人。腊月二十三,灶神会升天,向天上的玉帝报告这一家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根据灶神的报告,玉皇大帝把新的一年吉凶祸福的命运托付给了家人。所以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灶神的报告真的很有意思。

送灶一般在黄昏举行。一家人先去厨房,摆好桌子,在厨房墙上的神龛里给灶王爷上香,献上用焦糖和面粉做成的蜜瓜。然后把竹竿扎成纸马,做动物的饲料。用焦糖祭祀灶神,是为了让他老人家嘴甜。有的地方还在灶王爷的嘴上裹上糖,说“多说好话,不说坏话。”这是用糖堵住灶神的嘴,叫他不要说坏话。在唐代的《旧时代年谱》中,偶有“司明(灶神)用酒糟敷在灶上而醉”的记载。人们用糖涂上灶王爷的嘴后,摘下神像,带着纸和烟升天了。有的地方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秆和松枝,然后把供奉了一年的灶王爷雕像从神社里拿出来,和纸马、草料一起放在火上烧。院子里灯火通明,这时候一家人围着火堆磕头,边烧边祈祷:

今年是第二十三届了,

把灶神送到西方。

有强壮的马匹和草料,

一路顺风,平安到达。

蜜瓜又甜又甜,

请对玉皇大帝好言相劝。

送灶神的时候,有的地方还有几个乞丐,盛装打扮,唱歌跳舞挨家挨户送灶神,取名“送灶神”,换取食物。

送灶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很普遍,鲁迅先生曾写下“义和团送灶是一件事”的诗句:

一个鸡胶是甜的,长衫是香的。

如果家里什么都没有,就只有几只羚羊。

他在《送厨灶之日》一文中说:“厨君升天之日,街上还有一种糖,一个柑橘那么大,我们那里也有,只是扁扁的,像厚厚的煎饼。那就是所谓的‘牙龈牙’。本意是请灶王爷吃饭粘牙,让他没法调嘴说玉帝坏话。”鲁迅诗中对“羚羊”的典故出自《后汉书·印石传》:“宣帝称帝时,殷子方最孝最慈。第十二天早上做饭,见到灶神,孩子又要拜,又要庆祝;家里有一只羚羊,所以受到崇拜。第三个之后自然就变得极其有钱了。我知道第三世界,但我很繁荣。所以我经常推荐黄羊在第十二天祭灶。”尹子芳见了灶神,祭了羚羊。后来,她交了好运。从此,杀羚羊祭灶的习俗流传下来。

唐宋时期,祭灶的供品相当丰富。宋代诗人范成大对当时民间祭祀炉灶的情况作了生动的描述:

农历十二月的古老传说,

灶神对着天空说话。

云、车、风、马流连忘返,

家里有杯子和盘子。

猪头是熟的,鱼是新鲜的。

豆沙甘松鱼饵。

当一个男人让他的女儿回避时,

喝酒烧钱对你有好处。

你闻不到仆人和儿子之间的争斗,

猫狗碰到脏东西不要生气。

送你到天门醉,

勺长勺短,不要重云。

求利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