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洗澡时间和方法

正确的洗澡方法和时间

1.晚上洗澡尽量不要太晚。

早上洗澡,不要用冷水。因为早晨太阳升起,也是人体阳气升起的时候。一旦你用冷水洗澡,就会伤害阳气。晚上洗澡应该不会太晚,因为晚上阳气在五脏六腑,体表缺乏保护。这时洗澡会使湿气容易进入体内,造成身体湿漉漉的。

有人担心白天工作强度大到晚上连澡都洗不了。其实没必要担心。晚上洗澡仅限九点,只要尽量在九点前洗。

2、夏天25℃洗澡最合适。

冬天用40℃左右的水,夏天用25℃左右的水比较合理。过热的水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使毛细血管扩张,加速皮肤的干燥和老化。

还有一种说法是,用冷水洗澡对你的皮肤和身体都有好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3.洗澡频率因人而异。

身体每天都有新陈代谢,所以理论上可以每天洗澡。但是每个人的皮肤状况不一样,要看情况。

最好的办法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断。比如一天洗一次澡后,觉得又干又痒,就要减少洗澡次数。

4、淋浴时间15分钟比较合理。

什么时候洗澡,科学上没有具体规定。一般是根据自己的喜好。但一般情况下,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晕厥。一般情况下,淋浴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比较合理,而洗澡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5、先洗脸,再洗身体,再洗头。

洗澡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毛孔会逐渐张开。如果最后洗了脸,一天积累的脏东西就会趁机钻进你的脸,痘痘就可能找上你。最后,洗头,因为这样可以让头发在蒸汽中得到很好的滋润。

什么时候不能洗澡?

1,睡前不宜洗澡。

很多人习惯洗完热水澡后马上睡觉。其实这是一个不正确的习惯。睡前2小时洗澡最好。睡眠往往在体温下降后到来。热水澡会提高体温,延缓大脑释放“睡眠激素”。如果某天只能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额头5分钟,让体温降到正常水平,尽快入睡。

2.酒后洗澡是不可取的

酒精会抑制肝功能,阻碍糖原的释放。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会增加。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出现头晕目眩、全身无力,严重时甚至低血糖昏迷。

此外,由于人体在洗澡时会出汗,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较高,热水促进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脉搏跳动加快,往往会导致血压下降,血液粘度增加,使身体难以适应,从而引发心脏病或中风。

3.饱餐后不宜洗澡。

饱餐后洗澡,全身皮肤表面的血管受热水刺激而扩张,更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内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晕倒。最好在饭后一两个小时洗澡,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洗澡时间。比如体质弱的老人,可以选择在中午阳光最强的时候洗澡,这样可以达到互补的效果,不容易生病。

4.分娩后不宜立即洗澡。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都应该在洗澡前休息一下,否则容易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甚至昏厥。

5.按摩前后一小时不要洗澡。

按摩不仅能消除疲劳,缓解紧张,还能舒筋活络,提神醒脑。但是很多经常按摩的朋友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按摩前洗澡还是按摩后洗澡?

喜欢按摩前洗澡的人认为按摩后立即休息方便快捷;按摩后立即洗澡的人认为这样更安全、更健康。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可取,因为不管你是做精油按摩还是香薰SPA,按摩师用的都是滋补或者导泻,按摩前后一个小时不能洗澡。

当人们洗澡时,热水淋浴在皮肤上会加速体表的血液循环,导致体表充血。按摩是一种作用于人体体表外侧的“做功”运动,还能导致人体皮肤充血,加速血液循环。因此,一旦在洗澡后立即进行按摩,身体的胃和大脑会由于洗澡和按摩的双重作用而相对缺氧,容易虚脱或晕厥。

同样,人在按摩时,气血会在短时间内充满体表,也会使全身器官相对缺血缺氧,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甚至晕厥。另外,人按摩时,气血汇聚于体表,毛孔张开。他们脱了衣服马上洗澡,非常容易着凉感冒。因此,按摩结束后,应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稍作休息(1-2小时),让身体恢复正常状态,再进行其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