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传统服饰对元代贵族服饰的设计产生了哪些影响?
宽而紧,密封性强,是蒙古袍最显著的特点之一。高领既能御寒护颈,又能防止风吹沙灌;大翻领长,有内翻领,扣子交错,提起来不影响工作,放下来暖肚子,防寒;袖子又长又肥,骑起来手也不冻,马的胳膊可以随意挥舞;细长宽松的下摆,骑行不冻膝盖,还能防蚊虫叮咬。在特殊情况下,比如不带行李轻装出行,蒙古袍仍然是一种可以遮盖的多功能生活用具。“袖子是枕头,内翻领是床垫,大翻领是被子。”"前翻领是簸箕,后翻领是斗篷,手臂是口袋,马蹄袖是手套."
最初的蒙古袍是用当地的材料和动物毛皮制成的。蒙古人称之为“答”,意为“裘皮袍”、“大衣”。据意大利人约翰·普拉诺·加比尼的《蒙古使团》记载,蒙古帝国时期蒙古人常穿的皮袍(大衣)分薄、厚两种,毛朝朝外。毛向外的皮袍较厚,冬天常穿在外面抵御风雪严寒;毛的皮袍比较薄而柔软,所以一般是在帐篷等室内穿着。当时蒙古袍的制作风格类似于赵“胡夫骑射”时期的武陵王,即袖窄、腰紧、扣子扣在右(右)。
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为了联系王罕为父报仇,送给王罕一件价值不菲的貂皮制成的皮袍作为见面礼。收到袍子后,汪涵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大意是说,别的不说,为了这件貂皮袍子,我也要出兵助你克敌制胜,因为它不仅能保护我的腰(“肾底”)御寒,还能让我的心(“腔膈”)保暖。可见,蒙古人爱用动物,尤其是珍奇动物的毛皮做袍服,既不是因为可以就地取材,也不是因为珍贵稀有,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特殊的保暖、防寒、养生功能。其实当时蒙古人的回答大多是羊皮做的,貂皮、银鼠皮、银狐皮等珍贵皮做的蒙古袍只有少数贵族穿。随着蒙古人走向世界,进入中原,蒙古人制作长袍的材料越来越多。故南宋官员彭大牙、徐婷在其《黑鞑靼略》中记载:“旧者以毡、丝、皮为制,新者以丝、金线为制,颜色为红、紫、黑、绿,花纹以太阳为制。虽然丝绸和棉制品被广泛用于服装,但为了御寒,裘皮服装继续被使用和流行。
关于蒙古袍款式设计的起源,布里亚特有一个传说。一位蒙古族老人在为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做一件新衣服发愁时,老太太突然灵机一动,伸出手掌说:“给你看看。”首先,她根据右手的拇指在衣服的左侧(穿着者的右侧)画袖子,左手的拇指在衣服的右侧画袖子。拇指的第二关节部分相当于袖子的宽度,第一关节部分相当于袖子的窄部。然后她用手掌的生命线和情感线之间的宽阔部分做了一个腰,一件蒙古袍的原型就是这样设计出来的。虽然是一个传说,但它形象地说明了蒙古族服饰朴素、实用、色彩艳丽等生产风格和特点的形成,是人与自然融合的必然结果。
就像天气随着时间顺序的变化而变化一样,蒙古袍的款式也根据男女的体型而变化。如:男袍宽而长,女袍薄而短;高个子经常穿较肥的袍子,矮个子穿较薄的袍子。此外,蒙古人在着装上讲究合作,即“如果你穿着长袍,你必须踩上靴子,系上腰。”这种搭配不仅是为了追求美观,也是为了养生。因为脚处于人体的最低端,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发生冻伤,所以需要一双防寒结实的高筒靴和蒙古袍,增加保暖系数。更重要的是,用靴子骑行还可以防止腿部与马镫皮肤的摩擦,具有骑行速度快、阻力小的特点。腰带不仅可以将一件蒙古袍分割成两个独立的空间,还可以通过隔绝空气的流动来增强其保暖效果;还能保证骑行时腰部和肋骨的稳定性和垂直度,具有缓解疲劳、防止胃下垂的作用。此外,蒙古皮带还可以挂刀、铁、烟盒等生活用品。
蒙古人进入中原后,特别是元朝定都(北京)后,曾制定了明显受汉文化影响的宫廷和官员的服饰,但仍保持了传统的服饰风格。欧阳玄的《渔父颂》中“一个中国女人是金姑娘,一个中国女人是金貂帽”这句话,描绘了春节期间大都城人们拜年的不同服饰,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蒙古族和汉族穿着不同的历史事实。
严峻豪迈的草原生活不仅使蒙古族传统服饰具有冷暖、简洁明快、经久耐用等特点;而且它促使蒙古族在崇尚白色的同时,追求服饰的华丽、鲜艳的色彩,从而使蒙古族传统服饰兼具象征性和实用性。
在蒙古人眼中,白色不仅代表纯洁、美丽和神圣,还代表健康和长寿。大雪是白色的,没有冬雪就没有春草;牛奶和奶制品是白色的,羊毛和羊绒是白色的。没有他们,就没有蒙古人的衣服和食物。中外都有记载,蒙古人在服装颜色上一直主张白色。南宋官员张德惠曾亲眼目睹过贵由可汗时代蒙古帝国的君主和大臣们都穿着白色皮毛过春节的情景:“除了日本人过年,还要把户口迁到和政的地方,酒席(宴会)都在户口前,从国王以下的人都穿着纯白的皮毛。”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传统的元旦,也是蒙古族的主要节日之一。由于蒙古人崇尚白色,在春节期间穿白色衣服庆祝节日,所以春节在蒙古语中也被称为“白色节日”。
张德惠在节日期间见到的蒙古官员穿的衣服是元朝著名的“太阳服”。“孙智”是蒙古语color的音译,也写为“唯孙”、“吉勋”,又称“诈马”(波斯语音译,意为衣服、大衣)。所谓的“优质防晒衣”,其实就是同色系的衣服。蒙古人穿的“优质晒衣”除了白色,还有红黄蓝。如果一个节日持续几天,参加庆典或宴会的蒙古官员所穿的衣服每天都会变色。蒙古袍制作和优质太阳服在颜色上最大的区别,就是男女老少都集合了各种艳丽鲜艳的颜色。甚至在做蒙古袍的时候,女人的绣边专利都给了男人。
蒙古族传统服饰色彩丰富,既是与五彩缤纷的大草原的一种协调,也是对单一空虚的游牧生活的一种补充,更是对骑马游牧和远征中意外事故的一种防范。由于服装颜色丰富多彩,不仅便于将人与猎物分开,避免和减少误伤的发生,也便于在牧羊人或士兵受伤或失踪时进行搜救。
蒙古族传统服饰设计第一人。
除了长袍,蒙古族还穿着“夫差”(蒙古语的音译,是大衣的统称)、“加比”等服饰。据《出使蒙古》一书记载,元代蒙古妇女常穿蒙古长袍,有两条天蓝色的缎带,一条系在腰间,一条系在胸前。前者是变相的腰带,后者是bra的前身。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蒙古人在穿衣打扮时非常注重保养身体。所以最迟从元朝开始就成为蒙古族服装设计的重点。这个结论的依据是,早在元朝,蒙古人就有了自己举世闻名的服装设计师。这位时装设计师的名字叫查比,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王后。
查比设计的蒙古族传统服饰估计不会少,只有两件留在了史籍里。一个是有檐的帽子,一个是类似于马甲和斗篷组合的“比较盔甲”。
据《元史》、《驻蒙古使臣笔记》、《黑鞑靼草树略》等史料记载,元代蒙古人“皆戴帽”,男子“冬戴帽夏戴帽”,“女子护姑”。人们可以通过文献记载、考古出土实物、故宫南浔殿所藏历代皇帝的塑像,对当时人们的衣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那时,蒙古男人经常戴圆形和方形的帽子。一种圆帽,顶部呈半球形,帽檐很宽,很像现在士兵头盔的顶部。方帽又叫“罗纹帽”,由四块上小下大的梯形毡片拼成,再加一个方帽顶。据《元史》卷114《后妃传》记载,这些帽子的帽檐是察隅改革设计后才定制的。“胡帽无前檐,皇帝被太阳光照得眼花缭乱,故字后益于前檐,皇帝喜出望外,遂命如此。”在帽子上加一个前檐,既可以射箭,看东西不受刺眼阳光的干扰,又可以保护眼睛的安全和健康。
《元史·后妃传》卷114中关于查弼发明“加比”的故事也很简单。只说查弼为了方便骑马和射马,发明了这种加比。设计“前面有礼服,比以前长一倍,没有领袖。它装饰有两块,称为“加比”,以便弯弓和射马。这种无领无袖的连衣裙,前面无开口,后背宽长为前胸的两倍,配有两条腰带,不仅在当时流行,而且保存至今,集中体现在牧区蒙古族妇女常穿的乌鸡(马甲)的制作和设计上。
在故宫博物院南浔殿的历代皇帝雕像中,有一幅查碧皇后戴皇冠的画像。伊是蒙古语翻译过来的,有古古、伊古等不同写法。意思是已婚妇女戴的皇冠帽。查碧女王画像中佩戴的王冠,下部有一个圆形的箍圈,上面有一个圆柱形的高顶,顶部扩大形成一个倒圆锥形。帽子用红黑两色的锦缎包裹,顶上缀满珍珠。高高凸起的王冠上镶嵌着珠宝。左右两边还有大珍珠做的装饰串。实际上,易观的流行历史远早于元朝的建立。在1974期间,内蒙古文物队在四子王旗乌兰花镇西南方向发掘出几件完整的王良古墓文物。这些皇冠由桦树皮包裹,呈长管状,覆盖有印花丝绸,并用各种珠子装饰。有些顶部有蓝色的孔雀羽毛。考虑到蒙古帽不仅仅是为了御寒防风,还代表着身份和地位,察必王后所戴的那顶奢华的“超豪华”王冠,很可能就是后来察必王后的个人创造。据袁石介绍,查碧作为“国之母”,设计了许多引领新时尚潮流的精致服装,但她衣着朴素,不仅在后宫织布,还挑郑玄研究所丢弃的羊皮缝制地毯。
虽然在元代人们不可能提出“专利权”的概念,但在一位工匠为他制作了一顶黑色细花斜皮帽后,元成宗铁木尔在大德元年(1297)下了一道特别的圣旨:“将来这皮帽若长得像人,就要你的命。”现在不做事的,做事的,穿的都交给扎萨里人了。“这顶黑色细花斜皮帽已经成为铁木尔的专利,凡是私自制作、仿制、敢戴的,都将受到司法机关的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