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药用特性
根据对黄芪本草的考证,从历代本草对黄芪产地的描述可以看出,黄芪的正宗产地随着朝代的更替而变化,最初在四川中北部、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唐代移至甘肃东部和宁夏南部,宋代移至山西中部,清末扩展至内蒙古,直至民国中期。
黄芪的种类很多,主要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此外还有东黄芪、毛黄芪、单苞黄芪、无毛黄芪、锁果黄芪和多路黄芪。
1.2黄芪的鉴别;
我国黄芪资源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鉴别药材的一般方法是: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粗,长30-90厘米,表面浅褐色,有不规则的纵向皱纹或沟纹。它又硬又韧,不容易折断。切片呈纤维状和粉末状;果皮黄白,木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和裂纹,俗称金井玉兰;老根中心偶有枯萎、黑褐色或中空。轻微的呼吸,微甜的味道,咀嚼时略带豆腥味。
2.1黄芪的化学成分
黄芪含有多糖、苷类、黄酮类和微量元素。
黄芪的主要成分:黄芪甲苷、蔗糖、黄芪总苷、熊果酸、胆碱、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氨基酸、苦苷和粘液。
内蒙古黄芪的主要糖类成分有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亚油酸、亚麻酸、甜菜碱、烟酸、淀粉酶等。
黄芪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
3.1黄芪多糖提取工艺
煎煮醇沉法:称取黄芪饮片,加8或6倍量水,分别煎煮65438±0小时4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1: 1 (1 g生药相当于1 ml),加入3倍量95%乙醇沉淀,静置12小时以上,离心,蒸发沉淀。溶于水,离心。取上清液,加入3倍量95%乙醇沉淀,冷藏,离心,蒸发沉淀物。
超滤法:称取黄芪饮片,加2倍量水,煎煮时间同上,合并两次滤液,冷藏离心,取上清液,用中空纤维超滤,截留分子量6000以上的药液,浓缩至1: 1,加3倍量95%乙醇沉淀,同上。
微波提取法:采用微波技术,用石油醚和乙醚除去黄芪中的脂溶性杂质,用80%乙醇提取除去单糖和寡糖等干扰成分,然后在MCL-3连续微波反应器中,用水连续回流提取20分钟,调节功率,减压浓缩至一半体积,加入0.1%活性炭,脱色,过滤,滤液加入乙醇含量为95%的乙醇溶液。
4.1黄芪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苯酚-硫酸法
对照溶液的制备取0.1g无水葡萄糖,干燥至恒重,准确称取,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准确量取1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准确量取本品50毫升,置25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30%硫酸锌溶液5毫升,水浴加热5分钟,立即振摇加入5毫升亚铁氰化钾试液,冷却,加水至刻度,摇匀,过滤,弃去一次滤液,取二次滤液25毫升,置5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
测定方法准确量取2ml对照溶液和2ml供试品溶液,分别置于65438±00ml量瓶中,加入0.5ml 2%苯酚溶液和5ml硫酸,摇匀,水浴加热65438±05min,冷却,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5.黄芪多糖的药理作用
5.1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
黄芪多糖能显著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显著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血清溶血素的形成,提高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功能,显著除碳,明显增加脾脏重量。
5.2抗肿瘤作用
黄芪多糖对多种实验性肿瘤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黄芪多糖具有与IL-2/LAK相似的抗肿瘤作用,对IL-2/LAK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两者结合可明显提高LA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力。动态细胞免疫功能观察表明,两者均有对抗小鼠脾脏NK细胞活性和IL-2产生下降的作用。说明黄芪多糖的抗肿瘤作用与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5.3对创伤感染的影响
黄芪多糖对实验性小鼠创伤的药理实验表明,它能明显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发光强度,抑制PCE2的释放,并进一步促进TNF的释放。免疫激活剂黄芪多糖和环加氧酶抑制剂布洛芬合用,不仅增强了巨噬细胞的吞噬发光强度,而且显著抑制了PGE2和TNF的IL-1分泌。可见,免疫激活剂与环氧化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有望成为创伤感染药物治疗的新方案。
5.4保护
张延等发现黄芪多糖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明显对抗四氯化碳和扑热息痛引起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对四氯化碳和扑热息痛引起的小鼠病理改变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5.5对血糖的调节作用
APs具有双向调节功能。能明显降低葡萄糖负荷小鼠的血糖,还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高血糖反应,还能明显对抗苯乙双胍引起的小鼠实验性低血糖。但对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无明显作用。
黄芪多糖的临床应用
6.1治疗糖尿病黄芪多糖具有益气固本、通脉降血糖的作用。本品能明显改善各种疾病引起的精神疲劳、心悸、胸闷、腿肿等临床症状。
治疗肝炎张凤玲等人用黄芪多糖治疗肝炎。口服黄芪多糖的患者乙肝病毒DNA抗原转阴率优于对照组。
对鸡喉气管炎的治疗效果郎景华等人用黄芪多糖注射液2-3天治疗5万多只患喉气管炎3个月以上的鸡,治愈率达94.4%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