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的向家山
我比周围的同龄人更早知道向家山,当然知道的也更多。小时候随父母过向家山,走茶瓷古道,过十岭,去江西外东至县外婆家。
从我记事起,向家山就是个“小南京”。在父亲的背上,听着向家山有“48个公章”的传说。我坐在仙人洞边,听路人说着洞里仙人的故事。我跨过断桥,涉水过溪,看青山,闻花香。站在十岭之巅,回头看山脚下向家山的荒凉,还是有点迷茫。
我越来越老了。看过几本游记,追过几座名山。感觉不如文人画的完美。比起童年记忆中的向家山,我少了一份真实,一份闲适与宁静。
以后再有机会去向家山,我会刻意去寻找她隐藏的过去,寻找她四季不同的装扮,看到她在各种天气下不同的美丽,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她不同的姿态,让我好奇的心感到满足。
向家山的山很大很高,群山环抱,中间一个大盆地周围的山很奇怪,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
进入向家山只有一条路,就是神龙寺的入口。从山上爬十岭可以到扬子,转杨嘉玲过镜山可以到十岭垦荒场附近。剩下的就没别的办法了。
当然,无论你什么时候去向家山,她都会把最美的风景呈现给你欣赏。无论什么时候去看向家山,都能看到她最美的一面。
如果选择夏天去向家山,那里有点凉。夏天的香家山给人一种舒适清爽的感觉。只有天上的太阳不肯放过镜脊上的石镜,炽热的阳光直射在湿漉漉的石镜壁上,使石镜不时发出忽明忽暗的银光,远远地刺痛人的眼睛。
秋天的向家山郁郁葱葱,中间偶尔有红枫点缀,特别帅气。
向家山的山永远是绿色的,她拒绝在冬天褪去青春的色彩。下雪的时候,她会从杉树、松枝、竹林的头上露出一些青色,依然美丽。
春天是最美的季节。春天的向家山娇艳,像一个穿着崭新衣服的美丽少女。此时的双喜像一个害羞的孩子,躲在绿林树下,露出两道水色后偷偷下山。五迭泉毫不掩饰自己的大胆和豪爽,赤条条、白练地在山涧里跳来跳去,响水坞的泉水发出了兴奋的齐声欢呼。春天的向家山简直就是一个水乐队,在青山白云下演奏着春天的音乐。
春天,你可以闻到山里清新的空气,远远地看到亦舒港清澈的流水,闻到山里兰花的清香,欣赏白鹭在田野里觅食的悠闲模样。
早上看香家山的风景和站在远处看是不一样的。
小心翼翼地,你站在县城边上的双峰尖,看着远处的向家山。走廊里满是深绿色,在蓝天白云下浓墨重彩。如果你清晨带着露珠踏入向家山,站在社树港看着山谷盆地的新村,再看看周围的青山。村中炊烟袅袅,绕山腰的薄雾与葱郁的绿色和流动的水交织在一起。如果有些现代建筑不是太显眼,你会觉得自己置身仙境。
下雨天不能上山,但当你坐在下面的故乡,听着他们遥远的关于向家山的故事,看着烟雨掩盖下眼前朦胧的山景,你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的悲壮和深沉。雨后的向家山焕然一新,还在热火朝天的白云在石岭头上,缠绕着白猫峰。这时,你听那山的吼声,就像朱洪武十八年战鄱阳湖时的千军万马,山洪汹涌而下。
去了神奇的黄岐洞,路过山脚的古石灰窑。我很惊讶这两座用石头砌成的窑子,经过岁月的风化和霜冻,依然保存完好,我不忍心在旁边拍照,生怕打扰了它的宁静。
去传说中的神仙洞,会为白桥为何成了断桥而困惑,暗暗叫好绿藤环绕、石头拱起的猪龙桥美不胜收,惋惜上石岭神仙寺金菩萨的逝去,更为她古址的宁静和用她与生俱来的仙气增添了一条清幽祥和的山路而格外敬仰。
向家山的风景因其秀美而被人们所欣赏,向家山的桥因其古朴而被后人所铭记,向家山的故事因其真与奇而被人们所歌颂。
刻意探索山中奇景,远远望去可以看到巍然屹立在群山中的巨大壮观的猫鹰崖,近看则是仰视。陡峭的悬崖令人害怕。
进入九甸谷,一路上都是柴火和栗子树。你可以想象当年这深谷有多繁华,九铺出山怎么就变得这么冷清了。你永远不知道!
向家山的美景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但向家山的神秘故事,没有当地人的解释,没有向氏族谱的追寻,没有史料的参考,是无法解开的。
有时候我总在想,如果是大项家山,为什么不叫周家山吴家山钟家山呢?这荒山码头怎么可能是小南京?向家山过去有多少官员和名人?既然叫向家山,为什么要改名尖山?.....无数的谜团让我无法安静。
应县作协的邀请,我和他们一起去郊游,终于有机会解开心里的这些结。
我真的很感激。感谢向家山乡亲们的盛情款待,伴随着他们的孜孜不倦,在他们的细腻讲解中,在他们毫无保留的帮助下,在查阅了向氏宗谱,阅读了加封的方志后,我清楚地知道了向家山的由来,向家山的兴亡史,以及更多鲜为人知的向家山的故事。
从许多废弃的旗鼓、旗鼓、随处可见的瓦片、华丽的牌楼、古墓的模糊记载中,我知道向家山顶峰有四十八个以上的官印和名人?从坂本的故事中我们知道,向家山当年富甲一方,后被太平天国的一支军队误中埋伏而毁,后又被林部太平天国所灭而荒废。从向家山几位老人的口中得知,“造山”的原意是1958年,当地政府因为地广人稀,特意从外地迁来居民重建向家山。
今天的向家山,依然是静静的没有一座花园,原始的森林,辽阔的土地,稀疏的村落。只有过去的故事还在流传,只有古迹还在,只有那些奇特的洞穴和险峰还在被有心人欣赏。只有山依然年年常青,只有河依然终年流淌,向家山的地理依然有效,给后人留下了勤奋好学的传统。所以很多后人都走上了今天的事业。
2016.04.24最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