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节气养生要遵循哪些原则?

1.长夏将至:养生养“心”。在热天克制愤怒是明智的。

专家指出,长夏传统上被认为是夏季的开始。此时气温明显回升,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左右,是“各种红紫争野”的仲春和晚春时节;夏天到了,雷雨增多,植物进入旺季,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夏季与心脏相连,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所以要顺应这个节气的变化,保养好内心。专家表示,此时老年人要注意避免血瘀,防止心脏病发作。

2.注意心脏保养:多做安静的事。

随着天气的炎热和干燥,我们的心也会变得焦躁不安。所以,在炎热的天气里,要“戒燥戒怒”,保持心态平衡。方便吃的时候少吃辣。多吃山药、海鲜等清淡食物。既能清热防暑,又能增进食欲。

中医认为,夏季心阳最旺盛。夏天气温升高,人容易烦躁,发脾气,免疫功能也比较低。尤其是老年人,因愤怒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高血压易加重,甚至发生猝死。所以,春夏之交,要适应天气的变化,做好自我调节,注重心脏保养。

专家表示,在“长夏”季节,要做好“精神卫生”,多做一些安静的事情,比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

3.注意补肾助肝:多食有益滋补。

对于人体脏腑,长夏的肝气逐渐减弱,心气逐渐增强。这时候饮食要增酸减苦,补肾助肝。保证肠胃功能正常,抵御暑热的侵袭,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漫长的夏季过后,太阳的精神正在升起,天气逐渐变暖。多吃油腻或易上火的食物,会引起体内外发热,容易发生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疾病。为了解决此时脾胃功能失调,饮食要清淡,多补充水分,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多吃薄食。比如喝粥。粥可以消暑解渴。此外,还应多补充维生素,如吸光、冬瓜、西红柿等。

4.根据季节调整:晚睡早起午休。

由于“长夏”后天黑得晚,天亮得早,人们往往睡得晚,醒得早,导致睡眠不足,白天经常“午睡”。据专家介绍,从13到15,气温是一天中最高的。人容易出汗,出汗多散热,大量血液集中在体表,所以大脑供血相对减少。午饭后,消化道供血增加,大脑供血更少,人容易情绪低落,昏昏欲睡。

因此,根据节气的变化,我们可以比冬春晚睡早起,以适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但午睡是应该增加的,尤其是老年人,他们有假睡的特点,更需要午睡。不习惯中午午睡的人,应该听听音乐或者闭上眼睛,最好不要加班。

一般来说,午休时间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时间不宜过长。醒来后不要急着起床,然后躺10分钟起床。睡觉不要贪凉,避免睡风口,防止受凉受风得病。